



七绝·戏头榜鼠
屯仓小物犹肥耳,吃遍人间丧道邦。
可笑天公无眼睛,沽名钓誉上头樁。

七绝•为学步者说
画地为牢索一方,寿陵处士亦风光。
吾人不是邯郸客,步踏桥梁丈短长。

七绝•感怀打虎灭蝇
一朵玫瑰枝上开,风中带刺立兰台。
劝君永为金针客,穿透人间腐朽才。

七绝•怀曹子建
燃萁煮豆泣文豪,酷苦相煎费六韬。
七步诗中肝火尽,无情骨肉枉同胞。

七绝•读《民抄董宦》
欲说人间兴废事,先平自己是非心。
调高弹尽不能泪,何必名章狅啸音。

七绝•咏白菜
不知嘉种萌何年,一片灵心抱素颜。
只有寻常平淡味,长留清气满人间。

七律·咏鼠并序
之前写了一首七绝,发至网上趣赏而已。谁知诗刊主编再次邀作首七律。难啊 ! 一、格律太严谨,立意须确切,二、语言得通俗,内容必丰富,三、不能犯孤平、失粘、摞眼、四平头之大忌。况且,唐人合乎《七律》者也寥若晨星。是乃,鼠虽小物也,借得生肖名头第一,其本质暗处作恶传疫,对人世间之祸害是有必要写的。遂膺其主编良苦用心,奈我学识谫陋,然而 步前人之旧辙,但立场坚定,无迎合喜乐之事耳 !
同是苍天造物流,也分劣种也分优。
性频未足先生怪,身贱只能为盗囚。
害理伤田真可恶,行端末路有原由。
过街小丑人人打,缺德从来地狱收。



中华大豆赋
煌煌华夏兮,大豆之种源,分布于世界兮,使空前之升值。国立于民本兮,延百族以果腹;劳农耕于畛亩兮,决斯民之生计。庶以宣于调节兮,预卜未来之形制。开发荒原,引导种地,擘画蓝图,构建先机。拨冗尘兮互友邦,路漫漫其遥集。辅良种于获麟之乡兮,培育圣豆夫适宜;望四野以求遍植兮,走南北乎东西。趋方寸于标本兮,共科研之工欤 ! 访院士于南京兮,赖教授之不弃。行朝问道,躬身政体,精益求精,以壮社稷。于是,灵物以进化兮,变五谷之更替。大豆通于市贸兮,供良品之主旨。
然则,诗经《大雅》云 : 菽,犹角称荚,长叶名藿,曼茎号萁,结实为豆。春融融而夏生长,秋迟迟则冬储仓。含酸吐钠以弥膏兮,净万物之蛋白;呈祥瑞于今朝兮,凝三光夫朗朗。含苞可绘,相杂而肥,夭夭则聚,灼灼其光。获粉受精,但成鲜汁,百日胎娃,度阴化阳。夺风云之咤哪,出躯壳竟芬芳,承银盘乎雨露,宴嘉宾于上堂。思九州于农耕兮,载南山之锄下;邈六合以备货殖兮,论司马之中粮。
观乎豆蔻之门,起于韶华兮。呈梯田,越兴安,跨长江,笼川渝。广宇宙之辽阔兮,丰圣豆乎叶茂;藻玉音鲍乎穹庐兮,开美景于大连池。夹沟岭子,纵横交错,金凰遍野,气贯重霄,驱岁时之云驾。朦胧兮塞北,偏多种地老手;浩渺兮江淮,见条梗之沿花。脱皮而出,轻盈而秀,质嫩鲜美,腴乎奇葩。端玉碗于冰凌兮,含太液之清纯;或雪融以傅粉兮,惟余香之豆沙。美人兮,独食豆而不食肉也,固世人爱之,先闻其质,世人取之,斯得其价。
至若《老子》言: 有名万物之母兮,常有欲以观其徼。相辅相成之内美兮,和前后亦相随。纳金豆于饮欲兮,且圆滑乎耿介。游草原之见瑚琏兮,惟儒商之得器。得时不如得地,得地勿如得种,得种乃繁衍生息也,是为明之。豆曰 : 吾乃从道矣,圣人之为也,千万万人之为。团团之大豆兮,或黍菽而延序;如品类之循环兮,从结实而复生矣。述理于此,化育为道,尽人之性,不忘初心。
故曰:神农尝百草而辨味兮,其从心也;轩辕帝蒸五谷而造饭兮,其从力也;圣丰科技今育豆为良种兮,其从人也。一颗颗乃汗水兮,劳作于娇阳之下;一粒粒似丹心兮,苦干于天地之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豆者,今变种为殊物兮,应大用于将来。
此赋应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而作于北京寓所2021年9月11日李泉成。


诗话一则:
诗人有两只眼,一只眼端视着大自然,一只眼斜睨着人生;
诗人有两只手,一只手举着鲜花,一只手握着蒺藜;
诗人有两只脚,一只脚踏着历史,一只脚走向未来。



李泉成,字东甫,号鲁驼,祖籍山东济宁,现居北京,诗人,学者,书画家。中国《楹联教育》杂志社长,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作教授,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碑赋文化工程院务委员,政报书画艺术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员,中楹联文教部副秘书长,济宁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理事,21世纪教育论坛文学顾问。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胡半农,欧阳中石,霍春阳,喻建十诸先生,在老师指导下,刻苦攻习古文、诗词歌赋法贴等名画名著,受到严格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老师曾说:“学书要经过传统、造化、自然三个阶段的历程,才算是为艺术了"。又云:“书画必同文”,写字作画要写出书卷气来,必须多读书不可,非易事也。再云:以法度韵味称者,达其辞、遣其意,则无俗事耳。而立之年后,登名山大川,写生状物,足迹全国,绘制蓝图,著述颇丰。诗、词、文、赋、书、画1万余章收录在新闻,典籍,百度百科中。并多次被邀请到各地写诗撰联、题字、作画作赋。2013年2月16日由济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举办了李泉成诗书画辞赋鉴赏朗诵会及书画展,入编《人文任城》文献纪录片。成功联络全国诗人书画家,举办了由(文化部与山东省政府主办祭孔大典)20I4第一届,20l5第二届,20l6第三届,20l7第四届《中华诗赋联书画孔子故里行》在编参加祭孔大典,影响深远。代表中楹联学会向学校授牌,创办楹联教育基地。近年来其诗词,书画作品流传于日本、韩国、港澳台、新加坡等地。论文入编《中央党校》并获得纪念勋章《儒家文化与艺术思想》《诗的语言与趣味谈》《诗话二则》等。出版《李泉成诗词选集》《李泉成画选》《李泉成书法选》《楹联100幅》《霍家街小学赋》《槐根赋》《兴唐赋》《儒商赋》《中华大豆赋》《孔府宴酒赋》等。向济宁学院捐赠书集500余册,慈善总会捐赠书画作品12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