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我
文/青山依旧
明朗的月光,舒爽的清风,一向是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境界。
披一身月色,沐浴着习习清风,最好再弄二两小酒自酌自饮,搁置尘世间万千俗事,抛却人生中诸多烦恼,飘然物外,陶醉于大自然之中,此情此境令神仙也羡慕三分。
自古文人多以清高自居,常常借“明月清风”抒怀言志。
《南史·谢惠传》有言:“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只与清风相伴,惟与明月对饮,不滥交朋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足见其至纯至真的性情人格。
唐诗宋词中,吟咏“明月清风”者不计其数,若论境界之高雅非大学士苏东坡莫属。公元1090年秋天,苏轼谪居杭州任职,与好友出游,欣欣然填写《点绛唇》一首:“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明代文学理论家卓人月拿这首词与“诗仙”李白的《月下独酌》作了一番比对,他认为仅凭其中“明月清风我”这5个字,苏轼就胜过了李白。单说《月下独酌》,也算得上是李白的代表作了,其中那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元代散曲家徐再思有言:“明月清风共我,闲人三个,从他今古消磨。”此乃因其意而用之,虽也不失超然,但总让人感觉有一种打发时光的无奈,少了苏大学士和李诗仙那份洒脱,其格调逊色不少。 对于苏东坡来说,明月清风是一种文学意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说是一种人生格局。论及仕途生涯,苏东坡可谓屡遭厄运,一生坎坷。他二十岁参加殿试金榜题名,赐进士及第,随后入朝为官,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然而此后一贬再贬,几起几落,官职忽高忽低,足迹遍及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最终病死常州。有人统计,苏东坡一生担任过的官至不下30个,遭贬17次,还坐过130天监牢。然而,他始终认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坦然面对颠沛流离之境遇,从来不曾有消沉与颓废,从他的诗词文章中也很难看到玩世不恭的愤世怨言。在他的心目中,“此心安处是吾乡”。因而每到一处,他都会尽其职责所能,兴利除弊,因法便民,凿井浚河,筑堤除患,造福一方百姓,硬生生把"大起大落"的致仕生涯过得风生水起。至今保存完好的杭州苏堤、惠州东坡井,就是苏东坡政绩的历史见证。
苏东坡生性豁达率直,刚正不阿。他不会随波逐流,更不会趋炎附势,属于那种”认准了的道理九条牛都拉不回”的主。基于此,这位聪慧过人的大才子为人处世上不会变通,甚至“不识时务”,这从他与司马光、王安石这样的朝中大佬们的情愿恩仇中可见一斑。王安石拜相,大刀阔斧推行变革,苏东坡上书直陈新法弊端,为此遭受新党打压,被迫外放;变法失败,王安石遭贬,衣锦还朝的苏轼却又同情变法,直谏曾同为一党的司马光尽废新法"不妥",旋即遭旧党陷害,不得以再次远离朝堂。这期间还发生了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苏东坡入狱,位高权重的昔日“政敌”王安石上书直言“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由此保住了苏东坡一条性命。后来,在王安石失势退居南京的时候,苏东坡曾前往拜谒,两人同游钟山,其乐融融,演绎了一段文坛佳话。可见,无论是“和”是“分”,甚至相互攻讦,都是政见之争,而非个人恩仇。他们之间没有私仇,有的只是道义责任。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他在诗、词、文、书、画等领域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其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与文坛领袖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唐宋八大家”;其书法遒劲洒脱,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绘画工于墨竹、怪石、枯木,自成一体,开宋代“文人画”之先河。此外,苏东坡在茶、酒、医药等领域都是行家,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历,而且有非凡的理论建树。他精于茶道,著有《叶嘉传》一文,详细介绍茶的历史、茶的功效和制作过程;他不仅懂酒,而且亲自动手酿制“万户春”“罗浮春”等名酒,著有《东坡酒经》;他注重养生之道,通晓病理药性,曾收集民间验方整理成《苏学士片》惠济苍生。苏东坡还是天字第一号的“吃才”,他发明了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酥、东坡凉粉这些传世名吃,至今令无数美食家只能望其项背。世上所有的雅事几乎都让苏东坡一人包办了,如此涉猎之广泛且成就之辉煌,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乃绝无仅有的旷世奇才了。
苏东坡心情旷达,是一位“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与追求,并乐此不疲,总要“折腾”出一些不同凡俗的名堂来。“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骤然间由朝廷大员跌落成了一个“副科级公务员”,他竟然还有兴趣广交朋友,乐游山林,在东山坡上开荒种地,且自冠名号“东坡居士”。苏东坡喜酒,他可以与朋友知己开怀畅饮,闹得个“持杯月下花前醉”;也可以与村野乡人同饮同乐,以至于"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在他看来,与民同乐是人生旷达的体现,且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呢?苏东坡是幽默大师,在他的身后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幽默故事,比如与苏小妹、与好友佛印。林语堂评价苏东坡贴了一大串标签,其中有几个尤为特别:“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在《苏东坡传》中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 “明月清风我”,这是苏东坡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明月清风,不仅仅写在苏东坡的诗文里,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灵深处,陪伴他一生一世。他的内心如月光般明媚,似清风般爽朗,不染一丝尘垢,不存一丁点污秽,所以才有强大到任何势力都无法摧毁的人格力量,能经得起人世间所有的挫折与考验。他有“惊涛拍岸,乱石穿空”的气魄,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度,更重要的是,他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博大胸怀。说干就干,说吃就吃,说玩就玩,对于苏东坡来说,无论何时何地何境况,都是成就人生的道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自始至终都在享受生活,成就自我。这样的人,谁人能奈他何,他何愁没有快乐?他是人生的“不倒翁”。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在苏东坡的性格中有一层温暖的底色,他可以穿越千古,抚慰着今人的创口,让万千失意哀愁付诸东流,从而产生直面人生的活力和力量。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月亮还是那个月亮,风儿还是那个风儿,只要读懂苏东坡,在“我”的心头悬一轮明月,怀一缕清风,迎面而来的注定是快意人生!
2023年1月15日 【作者简介】青山依旧,本名郝永渠,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大学学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原邢台县浆水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