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早间播报[太阳]
时间:2023年1月12日(星期四)
主播内容:
1.《学习“领头雁”精神,助推旭日发展》
2.《乡村振兴与金忠华教授之农业中国梦》
3.《新时代的旭日人奋斗在路上》
🎤 播音员: 李廷飞
[太阳]早间播报[太阳]
时间:2023年1月12日(星期四)
副播内容:
1.《倾听播音有感 》
2.《满足农村产业融合人才需求 》
3.《水、土壤生命修复前景广阔 》
🎤 播音员: 朱小香
歌曲:《鸟儿对花儿说 》
主播2023年1月12日(李廷飞)
旭日华光的 听众朋友们:大家 早上好!
这里是《旭日之声》电台的《早间播报》栏目,今天是2023年1月12日,星期四。我是播音员 李廷飞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新的一年。走过激荡人心的2022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3年。回首2022,旭日华光在奋进中书写了精彩答卷。我们忘不了各级领导、全体架构人员忠诚担当、坚定支持、辛勤劳作的情景。时间不会停止,脚步也不会停滞。四年磨一剑,旭日华光厚积薄发,已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旭日华光,任重道远,前程远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李秀春总裁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坚守初心,迎难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首先请听【部门动态】:
《学习“领头雁”精神 助推旭日发展》
西北召开短会议 有序落实工作任务
2023年1月8日,西北分公司程桂荣总经理对近期工作落实情况召开了短会议,本次会议程总亲自主持。她说,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就要是将各部门工作情况,学习情况逐一汇报。目前旭日华光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新的一年里更是前景无限美好!每次看到李总裁与企业的签约,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总裁的辛苦,和大爱无疆的付出。他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希望大家要以李总裁为荣,认真学习旭日华光文化,深刻领会旭日内涵。
接着各部门的负责人做了近期工作汇报和培训学习分享,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的谈学习感悟,并表态在新的一年里立志努力融入旭日华光伟大事业。
紧接着常务副总经理朱世锋为我们作了重要讲话,朱总给我们讲了关于企业对接的注意事项,他在1月7日开车去门桥村对接企业并会见荣获全国劳模殊荣的村书记,观看了一千多亩地的蔬菜大棚,这真是我们西北分公司的骄傲和自豪。朱总说我们西北分公司在程总的带领下和大家的配合下,是很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我们只有把工作当事业来做,把事业当使命来完成,紧紧的融入旭日,才能把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
最后程总作了精采的总结,她说看到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态度心里很感动,我们西北分公司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的朱总和人力资源处长刘家寅为对接企业线上线下很辛苦,我们的办公室主任李卫东为分公司的各项工作默默无闻地付出,客户管理处吴双辉,商务处李建辉,培训处靳金莲等各部门领导和各大区经理都是很认真地工作。大家的辛苦和努力我都是看在眼里的。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齐心协力,携手共进,把我们西北分公司打造成一支红色的钢铁团队!会议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结束。
以上内容由西北分公司培训处靳金莲供稿
接着请听【华光溢彩】
乡村振兴与金忠华教授之农业中国梦
旭日华光空性能量生命修复专项培训已进行了两堂课,在乡村振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金忠华教授的农业中国梦令人耳目一新,他为人低调,满族,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无论什么农作物或者牲畜得了什么病,他都能手到病除;无论多么贫瘠、干旱的土地甚至沙漠,在他手里都能生长庄稼,甚至能获得高产;他有时沉默寡言,有时慷慨激昂;他的理论让人似懂非懂但却不得不信服;他却甘愿抛家舍业,投身到又脏又累、前途未卜的农业科技研究与实践中,每天在实验室、实验田、农村之间奔波劳作,和农民、农作物甚至农民饲养的牲畜在一起,摸爬滚打,一干就是20年;金教授认为农业的中国梦就是高科技、低投入、高产出、环保、高效的生态农业。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各产业的基础,离开了基础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都是空中楼阁。
用中国梦的理念,实现中国梦的农业,才能解决农业十大类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8~9亿农民收入增加几倍问题、农民道德水平提高问题。金忠华认为中国梦是由诸多梦的分支有机组成的,需要各行各业的无我和天人合一,一切为了国家、为了事业的各领域领军人才共同实现本领域的中国梦的目标。在农业的问题上金忠华提出“道、德、中国梦的农业”。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建立中国梦农业的理论模型与技术模型,根据理论模型建立中国梦农业的实验点,按技术模型解决实现中国梦农业的具体问题。在农业中国梦的实践中,金忠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精髓融入其中,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的实现与实践的过程中,首先要在科技教育领域中解决道德问题,在农业科研中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的顶层设计已经全面推出,中国梦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就要靠中层的解析、联通和底层实干”。
从单一追求粮食产量观念,转变到生态的循环,转换到多种食品的粮食效用上来,如1亩地除了籽粒产量的食品,通过微生物技术转化作物秸秆成为牲畜饲料,由饲料转化为肉,肉也是食品,两项食品比仅一项籽粒食品要增加几倍。
金忠华教授站在“中国梦”、道、德的高度,用中国梦的理念建立了“道、德、中国梦的农业”的理论模型与技术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研究农业的各个问题,用实现农业的中国梦的方式实践着对中国梦的追求!我们相信旭日华光在李秀春领航人引领下,乡村振兴品牌孵化基地的进程会越走越稳健,实现旭日人初心宏愿和使命指日可待!
以上(内容)由学院教务处崔俊荣供稿
最后请听【旭日动态】
新时代的旭日人奋斗在路上
奋斗是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个人的成长、公司的发展,奋斗精神贯穿始终,奋斗意为奋进,是勇往无前的动力,是开拓创新的源泉,是继往开来的力量支撑。新时代是奋进者的时代,无奋斗不青春,无奋斗不成事业,要有梦想,有奋斗,才能创造出奇迹。时代在变,奋斗不变,奋斗是时代不变的气质。
奋斗精神一直流淌在旭日华光人的血液中,在旭日华光三年多的锤炼和磨砺中,李秀春总裁始终把提高旭日华光整体素质,作为我们事业前行的方向标志,通过各种培训强化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拓展知识面,元旦期间都在奋斗,没有休息,为我们分享了巜旭日华光为什么要打造一支新型的红色纲铁团队》,总裁说:“是为了完成旭日华光产业互联网的需要,是为了完成旭日华光人的初心宏愿,是为了完成旭日华光系统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的需要”。总裁过节心都系着我们旭日人,听了总裁的分享,让我们知道了旭日华光为什么要打造新型的红色纲铁团队的意义和作用,受益匪浅。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活不长久的,旭日华光以兵马未动,文化先行的理念,一直都在学习培训,核心价值文化所呈现的不仅是旭日文化的精髓和底蕴,更集中展现了旭日华光事业前景的发展走向战略规划,是旭日华光的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总公司1月6日邀请了金教授来培训授课巜空性能谐振理论四大生命修复》。第一课《土壤,水生命修复》,听了金教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懂得了土壤和水和微生物被受污染了都需要修复,不能肆无忌惮的毁灭某种生物或者作物、动物,必须去修复它们,世界才能得到平衡。
目前各分公司也在筹备年前一定要完成专项培训课件当中,2023年,新时代的旭日人都在奋斗,大家都在你追我赶的在学习旭日华光的文化价值核心体系3.1版,为线下产业实体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做就做最好,争就争第一的理念,为旭日华光的伟业奋斗在路上。
以上动态由华中培训处周小玲 供稿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接下来 由/ 朱小香/继续为您播报
副播 1.12(朱小香)
亲爱的旭日华光听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旭日之声”电台的播音员 朱小香 ,接下来由我继续为您播报。
首先请听【学习感悟】
倾听播音有感
每天早上,习惯地打开旭日华光早间播报,甜美的声音萦绕耳畔,泡上一杯绿茶或是冲一碗麦片,舒爽而又惬意的感觉霎时满怀。
一篇篇优美的文稿,随着播音员抑扬顿挫的声音,表达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周围同事认真工作的崇敬与感动、对旭日华光事业的内心认知,还有就是巩固在旭日华光的一次又一次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对当前社会现象和时政的评论、对前沿科技创新的研究成果带来的震憾。是的,撰写稿件确实有困难,对于几十年长时间不提笔写作的我们来说特别不容易,但是,当你沉下心来,一遍又一遍,用心去感知旭日华光所做的一切,获得审稿组的肯定和播音员的播出后,你一定会沉浸其中,醉心其中,沉醉于那种从无到有的自我感动的创作状态中。那种喜悦是无可比拟的,是发自内心的。
撰写稿件,是心灵表达的一种方式,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渲泄,既锻炼了自己写作能力,又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是对旭日华光事业的认可程度,是对旭日华光培训的一种学习态度。同时,也是旭日华光对这种学习态度的检阅,既树立了其他人的学习榜样,又可从中找出旭日华光方方面面需要的人才。
当你提起笔时,一切的烦恼忧愁都置之脑后,所有的不开心都丢在角落,剩下的唯有写作的乐趣,创作的灵感,精神振奋,犹如老照片修复后的光鲜亮丽,疲累时的一杯咖啡,漆黑夜空里的一丝光亮。
耳朵里传来悦耳的声音,一篇又一篇,沉迷其中,是旭日华光同事们的稿件播出了,是你们用辛劳,用休息时间,创作出了洗涤心灵的稿件。是你们的付出,为我们分享了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加深了导师授课内容的印象。
写作的人用了心,播音的人用了情,倾听的人用了神。感恩有你们!让我们每天一起享受这精神的大餐吧!
以上(内容)由华北人力资源处李鸿博供稿
接下来请听【华光溢彩】
满足农村产业融合人才需求
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重要保障。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引育并重,因才施策,培养和挖掘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人才需求。
要大力培养乡土人才。一是要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存量”人才。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存量”人才的重要源泉。二是要激发“增量”人才潜能。通过畅通返乡渠道、强化项目支持、鼓励多样化合作、给予政策扶持和技术帮助等务实举措,进一步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提高“增量”人才创业技能。三是要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懂管理、会经营和掌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开展包括弹性培训、专项培训在内的多种培训,培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一是要形成各行各业人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共识。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必须依靠各行各业的人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二是要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方式。充分借助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利用多样化方式引入外脑、智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现代手段和融媒等形式,请专家通过专项辅导、个别咨询等柔性化、弹性化的方式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要广搭平台,利用乡村产业发展集聚人才。重点鼓励和支持省内外创业型人才聚焦“乡村旅游+”“乡村生态+”“乡村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乡村产业发展的事业平台集聚人才。
大力留住各类人才。一是要提供机会,搭建就业创业阵地,让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二是要不断创造发展空间,让人才既看到当下也看到远景,有长期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打拼的动力。以更大魄力创新评价、薪酬等机制,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三是要精准化、有针对性地开展留住人才工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专业性、创新性和持续性等特点,需要体现相应人才政策的特殊性,更好激发人才潜能,发挥人才政策效能。
以上内容由产业实体链领导小组何玉文供稿
最后请听【培训心得】
水、土壤生命修复前景广阔
——培训学习感悟
2023年1月6日、1月9日晚20点整,旭日华光《空性能谐振理论四大生命修复》专项培训在腾讯会议室开课。
金忠华教授的授课,使大家耳目一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我们的思路,是不可多得的黑科技知识普及课。
他的精彩授课,使我深刻认识到:水、土壤修复前景广阔,不可限量。
水、土壤生命修复和作物生命修复有关,那么,我国乡村振兴,三农建设和品牌孵化就大有希望。习主席曾提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端中国的粮食,并且这个饭碗每时每刻都能装满中国的粮食。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国人端牢这个饭碗呢?我们知道,生产中国粮食的是18亿亩耕地,这18亿亩耕地还不全是精品的土地,有的是有毒的、有污染的土壤。然而,我们的农业产量是5亿多吨,也就是平均1亩地还达不到1000斤。我们能不能让我国的18亿亩耕地翻倍变成36亿亩耕地?我们用原来的理念、原来的技术是办不到的。怎样让从事农业的这些中国人当年收入翻倍?乡村振兴有没有这种技术?有!我们用空性能量技术就能做到这一点,只要现在我们能在水和土壤这两个生命修复里面认真地、务实地去做,驱使产量翻倍,然后经济效益再翻倍,这就是轻而易举之事。
现在我们的谷子产量实质上能达到2500斤,而原来的谷子产量,最多才600斤;玉米产量1700斤,而用了这两个修复去种玉米,产量可高达3000斤;还有蔬菜、水果的产量都翻了好几倍。
我们非常期待这样的黑科技在乡村振兴、乡村品牌孵化基地的建设中推广开来,为中国广大农民造福,推进民族复兴早日实现。
以上内容由 学院教务处何淑玲供稿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让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播报,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