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导语:
春节年关之际,【英国文学】再推英藉华人作家静好女士一组佳作。岁末,有一年的回思,有对春的盼望和新年的抒怀展望,题材多样,点滴流露于心间,抒发于笔尖的都是那么真挚感人。片片故乡情,游子心。着眼小处是自己的生活体悟,大处便体现了血浓于水的炎黄情怀。而她对世间疫情战争的关注,对美好的向往,更让人感受到万物同体的悲心。让我们携手用爱心撑起一片蔚蓝,用温暖点燃希望,同心照亮未来,走向绵绣的明天!
祝天下众生,海内外华人幸福永聚,心想事成,开心康乐!(蒋雯)

望云(外四首)
作者|静好 (英国)
赏析|蒋雯(中国)
佳节抬头望
浮云飘缈独凄凉
谁可诉衷肠
低头寄哀伤
每逢团圆思亲娘
悲泪流千行

蒋雯赏析:
这首汉俳诗的韵与境都安排得极佳,尤其在这个辞旧迎新众人渴望团圆之际,短短两节汉俳通过″抬头""低头","望"与"思"的描写,把游子想念家亲,归心似箭的心情通过驻立望云得以很好表达,远近间彼此的地理位置也通过这种描写形象于读者眼前。熟悉的场景,一样的心情让世间所有只身在外的游子得以共鸣。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之际,华夏炎黄的血统里深深的对故亲的恋情是炽热到可以融化冬日寒冷的。

2. 眼泪
生命孕育的珍珠
含在眼里,动情时
吐露

蒋雯赏析:
把"珍珠"比作"眼泪",诗人抓住了它们发光灵动的特点,用了相似的物象放一起,很形象。诗人从外形中把这两种相似物象连接便可再延伸至实质,可让人浮想联翩。微待的特质就是短,但却精。一句甚至一个词组都有无尽意,这就是作者功力的体现。比如这首诗中"生命孕育"简单四字已包罗万象出人生太多悲喜,孕育出的眼泪,经历中有几多滋味值得品尝咀嚼。诗人描绘出眼泪是从心灵至眼眸的动情处的显现,多么深情真挚才使得会如珍珠般形象。这首诗画面有很强的灵动感,从外形至内质可反复回味。

3. 竹音
新月倩影斜
烟水悠悠竹声寒
凭窗忆当年
相思隔重远
静闻风舞青竹喧
湘妃泪斑斓

蒋雯赏析:
一首《竹音》呈现,一幅竹图随之美轮美奂展开。我们看到了″月下竹影,烟水点点,凭窗而立"等几个特定的物象中主人公的伴竹而思的情景依稀袅袅,清新又古典。"竹"贯穿上下文,物与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是意境中的点缀亦是主体。一幅竹图亭亭升起一片思乡之景,这是诗的点睛处。诗人凭窗而立,见此竹念彼竹……诗境优雅,思乡之情生发蔓延。诗在于抓住了"烟波″"凭窗"的特点,从而借此媒介寓意望穿秋水之意,突出思乡之情。而此诗在此之上,更用竹音之音带动视角,让感官互助。"竹声寒"″风舞青竹喧″,以竹音传达出诗人的心声,春节之际,更让我们深深地走入了这种情境,感慨万千。
4. 盼春
春光破土
涂绿时间 染红桃花
喜迎玉兔

蒋雯赏析:
这首诗以三行微诗的形式用寥寥数字绘满了春色满园,"破土""涂绿″"染红",这些动词犹如一支画笔,几抹红绿瞬间绚染了一幅美丽的春景。从下至上,从地至空,花红柳绿,一派生机,在这冬寒之际,不禁让人眼亮心热。更将有朝气向上的人们穿梭其中,冬末春初,玉兔已携欣荣之景借着诗人的笔带着微笑款款向我们走来,走来……

5. 新年抒怀
玉兔临门
祝福处处闻
鞭炮齐鸣
辞旧迎新气象清
静坐思往昔悲喜交织
三年疫情
不能回家为慈母送终
亲人不能团聚
残酷战争
世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盼新年
疫情消散
战争结束
千红万紫和平景
飞过万水千山
回家拜奠慈母
拥抱久别的亲人
释放无尽相思之情
愿新年春满人间
人间再无战争
世人和平共处
互助互爱幸福美满

蒋雯赏析:
这首《新年抒怀》在憧憬中回顾,在回顾中憧憬。写的人五味杂陈,现实又有些无奈。年复一年的三年中,疫情袭卷世界每个角落,让人恐慌又无助,一拨一拨,阻断了多少想走天涯的脚,隔断了几多牵肠挂肚的人。在又一年兔年来临之际,诗人依旧怀着往年的盼望,寄予新年新的希望。诗的开门见山就把我们带入了美妙热闹的新年景象:″祝福,鞭炮。""闻和鸣"这种声音效果更增加了新年喜庆气氛,但当静下面对现实时,世界疫情仍不断并伴有局部的战事,不由给喜庆增添了些忧虑。诗人通过回忆倒叙手法很现实地描绘了新年现状,但仍满怀期盼,望疫散战停,人间和美共处,爱如一家。正因对人类有这样的情怀,才表现在生活点滴中,大到世界的种种变化,小到对家人亲朋的想念关注,″拜奠慈母,拥抱亲人",是她也是海外游子一生割不断的情怀。这首诗让人感触颇多。愿天如人愿,亲缘早聚,世祥太平。新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祈祷!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赏析人简介:
蒋雯,笔名云竹。多年从事文学创作,是美国华人诗会会员,澳华诗艺会会员,抚州作协,剧协会员。澳华国际文学协会任秘书长,[驭风者诗社]任副社长及专栏诗评,《英国文学》诗评师,《凤凰山诗刊》特约评审。有小小说,散文及诗歌等作品在《飞天》《长江文艺》《黄河文学》等数十家刊物及被海外《世界华人微诗选》及《海外华人爱情诗精华》多种书籍翻译录用,现一直有文章在发表。
诗观:心中有诗,生活才会如诗。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