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初,城南公社开展了全面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教工作队人员基本上是灌南县派来的。时令进入到小秧落谷季节,小闸大队第三生产队小秧已落谷,但水尚未引来,傍晚队长王锡贵就到小秧的田头蛇家坝干渠上,用铁锹划一个小口子让水慢慢流过来,自己就回家了。谁知当他走后,不知何时蛇家坝闸上提闸放水,干渠水位增高,原先他划的小口子渐渐成了大口子,一下子水漫到大田。他得知后,迅速组织社员带上自家的被单、门板等物资,集合全队众多社员,把口子堵了。但浸到大田的水,迅速向东流去,使韩城、运南两个大队部分麦田浸水。天亮后,驻小闸大队工作队立即向公社分团回报,分团领导人立即火冒三丈,说“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公开破坏社教运动”。一边叫工作队长回去将王锡贵绑来公社,一边向公社党委通报此事,立即整理材料上报。
当时天刚亮,在公社的只有徐庆珍书记和组织科长杨家禄同志(运动后期提拔为副书记)及党委秘书王连骥同志。当时王连骥同志提出:“应先去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后再抓人"。杨家禄竭力赞成这个建议。经过研究,分团和公社两党委采纳了、并立即指派分团党委秘书晏怀文和公社党委秘书王连骥二人前去调查。王连骥和晏怀文二人由公社出发,自东向西,走访了运南大队的四、五队,韩城大队的六、九队及小闸大队的一、二、三队。先查看麦田,后走访大小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逐一写出书面证明。所到之处的干群,一致认为此水浸人麦田,不但没有害处,反而对三麦灌浆有利。随即王、晏二人找王锡贵谈话,指出此事做得欠妥,也肯定了他的动机不坏,又及时带人堵住了缺口,未酿成灾害,并责成王锡贵写了书面检讨。带着这些材料回公社后,由王连骥同志向分团和公社两个党委集体作了汇报。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调查细致,事实清楚,王锡贵放水动机是好的。放水过程中,擅自离开,造成缺口扩大,酿成水漫大田。同时堵口及时,水浸大田后,对三麦没有影响,故不予抓人。此事了结。
这事过了多年,小闸大队人都夸赞王连骥同志能实事求是,爱护干部,在处理王锡贵的问题上,敢于直言,采用了实地调查的迂回战术,搭救干部。这真是人民公仆为人民,用心良苦救干部。
处险有智,措施果断
我在城南公社任贫下中农协会主任期间,1967年冬天的一个上午,我按照支左解放军指派,带领公社机关干部学习。学习前和学习后都要做“四首先",这天上午学习结束又做“四首先”时,“四首先”中有一项叫行“注目礼”,“四首先”做完了,我叫一声“目毕"。当即有一人说:小李,你怎么说“默毕”,咒骂毛主席呢。马上人员解散。不知何故,公社综合厂外号称"大麻疯"的造反派知道了,立即带着长绳,到公社院内抓我。
就在关键时刻,在杨家禄同志授意下,王连骥同志领着治安股长许保银、人武干事周凤章,立即与支左解放军商量,要求将我锁到解放军住的屋内,保护起来,不能交给造反派捆绑走,那样后果会不堪设想。解放军同意了,就把我锁在他们住的屋内。“大麻疯”等人在公社院内转了三圈,始终未找着我,就走了。后我也随着王连骥找来的保护我的几个人,一同回运南大队第二小队家里了。
不久,中央又有新文件,提出要保护一大片,造反派对我的事情也就不好再找什么借口了。王连骥同志真是保护同志,临危不惧,足智善谋,措施果断。此事让我终身难忘。说也奇怪却又很正常,“文革”中城南公社先后有六批支左解放军,六次来的都与王连骥关系很好,都支持他这个干实事的人,支持“当权”的、带领广大社员群众“抓革命、促生产”的这些人。支持广大干群拥护的这些人。
迎难而上 魄力过人
1976年夏末的一天,大雨不停,小河大队第一小队的石大坊倒口子,涛涛大水迅即向下游推去。当日夜,城南公社的运南、城南、轮窑几个大队已抽穗的水稻都浸在水里。此时清江市革委会下派在城南公社的工作队,从淮阴地区抗排队要来八台水泵,按急需处的轮窑电站安六台,运南二队的运河边和小河六队的关城大沟边各安一台。这些水泵的安装都由公社领导人直接负责。而当时公社一把手去地委党校学习,在公社负责此事的两个副职,平素就不太团结,互不讲话。六台水泵运到轮窑电站上,跟机的工人不知怎么安装。两领导人虽到电站工地,却互斗不让,一个到堆上,另一个就到堆下,对骂不止,工作无心。工人就在一旁看笑话,要什么物资或辅助材料全无,且装机工人餐饮无人过间。两天过去了,水泵迟迟安装不起来。天还在不时下着雨,众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法可施。
这时,清江市革委会两名常委和农副业局的杨宝莲局长,带上工作队长杨辉在察看了现场,了解了实情后,马上对王连骥同志说:“你上来指挥安装水泵怎么样,要求在24小时之内把水泵打响,就一台也行”。又将公社那两位会吵架的领导人,分去运南和关城大沟地段,各负责安装一台水泵。
此时王连骥同志二话没说,火线上领下军令状。随即通知公社干部及社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在电站工地上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布置了三项工作:一是抽公社干部8人,一人负责一台机,直到打响为止;二是抽调社直农机厂书记、供销社书记、食品站站长和粮管所长四人,到工地上办公。并要求食品站立即杀猪两头,供销社把烟酒即送部分到工地,粮管所送几袋米面到工地,交管站食堂人员由站长指挥,负责做饭菜。后勤保障由一名公社干部统管;三是从公社农机厂抽调书记1人及12名工人,带齐工具及安装水泵所需材料,由书记统一分配,每台机两名工人,服从抗排队师傅领导,干具体活。交待与会人员,从中午开始,连夜作战,保证在次日天亮前,六台水泵全部打响。
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各台机组人员均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有的新机丝口,有的沉到水下作业,有的两人合握大板紧螺丝。被请来坐阵督导的抗排队负责人,与王连骥一起,从这台机到那台机不停地走动查看,每遇疑难问题,立即解决。这里有一件事特别感人。即当时公社团委书记(现在为淮安市清河区政协副主席)杨金华同志,也被分派在工地上,当他看到他负责的一台水泵,水下难题迟迟不得解决时,就几次向王连骥请求,要求批准他下沉水底排除机口障碍。可是王连骥同志考虑到他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又不太了解他的水性如何,沉下水底作业危险性太大,故一直未同意他下沉水底作业。杨金华经过多次请求下水未被批准,他认为组织不信任他,一时情绪亢奋,来到王连骥同志面前说,我最后一次请求组织批准,下沉水底排障,万望获准。王连骥同志在这种情况下,一边叫人拿瓶酒来,一边安排做好保护工作。在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杨金华同志喝了几口酒后,迅即下沉水底,经过几个回合,进水口的故障被杨金华同志排除了,不长时间水泵头一个打响了。在场的人都说:“杨金华书记立功了!”
在第一台水泵打响后,其余五台水泵也在深夜12点之前相继打响了。经过连续两天两夜的全力抗排,两千多亩被深度浸水的水稻获救了,秋收产量没有减少。事后,城南广大干群都赞扬杨金华同志在“燃情岁月”中的感人行为,更赞扬王连骥同志敢挑重担的过人魄力和迎难而上的无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