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切缅怀严惕非老师
屠一宝
先生逝于2022年1月22日,辛丑腊月廿日下午3:23分。
谨以此集纪念严惕非老师,送呈教州区教育局、宁波五乡中学校史办。严老师当被记录在鄞州教育史册和五乡中学校史上。
弟子 屠一宝
2022年3月11日,壬寅二月初九。
初识严老师,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严老师带病休养,时常到父亲厂里的保管间读报纸,因我那时在父亲的厂食堂就餐,所以会遇见严老师,这样就认识了。
后来我上五乡中学,严老师也到五乡中学工作。严老师没直接教过我,但印象中严老师很威严,常铁青着脸,学生见到他都很怕。可每当我遇上他喊严老师时,他总会漾开笑容。好几次他对我说,“一宝,放学后帮我把药瓶退回给药店。”我被喊到非常开心,药店是回家必经之路,极方便。心里也会感到很骄傲,这么多学生,老师为何只叫我去退药瓶呢?
严老师和夫人徐老师找对象时,常散步经过我老家小河。凑巧得很,等我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横溪中学,竟然和徐老师做了同事,我教英语,她教数学。女儿晓蔚外婆抱着。我和徐老师一家住一幢楼,我住楼梯口,她住走廊里端。严老师从五乡到横溪去家聚,并教晓蔚喊我一宝舅舅(事实上喊我大哥哥就行了)。晓蔚常爬上楼梯后,直接敲我门,喜雀一样银铃般的笑声,喊道:“一宝舅舅,一宝舅舅。”喊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我那时才20岁。徐老师不久调到五乡中学去了,那时严老师已是教导主任。
85年初,我也想调回母校教书,就用毛笔字直行从左至右写了两封信分别寄给严老师和蔡书记。为何用毛笔字按老式修书,自然是有炫耀的成分。那时,有多少人会用毛笔字写信呢?有一次我周日回家,去看严老师。严老师对我说,“一宝,我收到你的信了。我是同意的,你在横溪表现也很好,这里也缺英语老师。但这事得由蔡书记拍板。”我心里有了底,就到蔡老师办公室找他谈。蔡书记说,“看你这笔字,我就想要你。惕非也跟我讲了,你会教书的。但问题是你原单位要放,再经教育局同意,我这儿没问题。”心里有了数,或者说有了接收学校的底气,就开始给横溪中学吴校长写信。吴校长不同意,不肯放我,大会上说,我们有些年轻的老师很有才华很能写,文笔优美。并通过其他老师暗示我,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年轻教师,怎么可以轻易放掉呢?我不管,回家心切,缠着校长一定要调。吴校长看拗不过,就放言,只要教育局同意,我就放你。后来几经周折,到八月底调令到,我顺利回到母校执教。要不是严老师当初一句同意的话,也就没了继续和徐老师做同事搭班。
学校要送一套精美相册给侨胞徐阿花女士,需要给每张照片题字,那时我正处于徬徨期,情绪极为低落。蔡书记对别人说,五乡中学只有一个屠一宝会骂他,给他提意见。他是没做过领导,不知领导苦,我要让他尝尝苦头。严老师找到我,题字的事让我来做。我对严老师说,我已被学校评为“四类份子”,考核等第D, 我怎么能做这事呢?再说,这种事也该语文老师来做。严老师不愠不火,却坚定的说:“这事你做我放心,其他人做不够出彩,我们要送一套精美相册给侨胞,只有你可以胜任。”我完成了,交还给严老师。严老师自然是非常满意。如今,阿花女士早已过世,不知我亲笔题字(实际上是一首首小诗)的那本相册流落到了何处?
严老师调到教师进修学校后不久,我真的被蔡书记套上了“紧箍咒”,当上了教务处副主任、主任。一直到1997年10月我被调到教研室做英语教研员。教研员常要命题,我最讨厌出理论题,要求老师背这个记那个。就跑到对面严老师的办公室请教,想不到严老师的意见与我高度一致。他说,书要读,领会要旨,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不要老师死记硬背。于是,案例一词跳出来了,严老师甚至帮我出题,撰写评分标准。
老天有眼,缘分总是割不断,我到教研室两年后,严老师居然来当主任了!
我一身兼三职,担任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研员。严老师常说,“一宝弹钢琴,低、中、高三音部交叉敲几下,如果哪一部忙不过来,我去帮忙。”他是正教授级英语高级教师,对各年段教学指导自然是游刃有余。当时小学教学刚起步,严老师是鄞州区小学英语教育蓝图的总设计师、奠基者,而我是执行者。
严老师是鄞州教师队伍的建设者、各科高端师资的引领者,许多老师的成长离不开他的指导,我留学英国也是得到严老师的支持。工资奖金一分不少,我的工作全由他接过去做。
严老师还是鄞州教科研的杰出带头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履行者。许多课题省、国级获奖,他功不可灭,他的睿智的光辉照亮了整个鄞州、宁波乃至省内外。他自己笔耕不缀,出了多本专著,发表了80余篇论文……
严老师,七扯八扯,今天送别了你,下次再见,已在没人愿意离开的地方,让我再做你的学生、部下和最亲密的朋友!
严老师,一年半与病魔抗争一定累坏了,安息吧!

七律•悼严惕非老师 昔日追公问学时,先生典范传威仪。天云暗淡倾冥雨,地气幽悲恸石碑。道德高标修亮节,文章锦秀遗清词。他年再拜恩师去,塔岛风情会有期。
注:塔岛,指澳洲塔斯美尼亚岛,2005年暑假和严老师一起带学生去澳大利亚游学,同住同吃同游整整23天。

【夜游宫 • 恩师头七祭】2022年1月27日,辛丑腊月廿五今天是恩师仙逝一周,民间有做头七祭奠。宁波暴风雪了,为悼念恩师而下的吗?步贺铸原韵念之。
头七追思郁发。慈容不见云烟灭。已报梅花飞腊雪。茂春来,却凄凄,兰玉折。 寒雨连声咽。莫非是、断人情绝。河柳河杨多恨别。举清尊,望天堂,酬酹月。

七律 严公二七祭2022年2月4日,壬寅立春。严老师已逝去两周。悲歌不能已,夜深忆先生。正月立春日,长别更伤情。
雨雪霏霏何不绝,依依杨柳泛春烟。故交不返苍天哭,浊泪难收夜梦缠。怀瑾握瑜高士节,待人接物正君贤。梅花凋落开桃李,果报先生德义传。

谨以此诗纪念严老师三七祭!聚会2022年2月10日,壬寅正月初十屠一宝
有的人走了,消失在大漠风沙。那最后一次的饯行,留给了岁月变得如此多情。历史的长河里,一次次演绎着这般生死别离。聚会总是那么地令人陶醉,可千年传诵的却是乐景哀状的心碎。
有的人走了,不是因为身的距离,而是走着走着,把心走丢了,纵使相逢也聚不到一起。感情可以浓郁到两情相悦,也可以破裂成怅然叹弯月。平行线负向如光远逝,永远没有相交的霎时。
有的人走了,天各一方,却依然陪伴身旁。长长的电波把心聚拢,隔空对望,还似昨夜举杯时的古道热肠。浓情烘托天上一道彩虹,把友爱的心桥点亮。
有的人走了,再见的份量太过沉重。拿一辈子的相交倾怀,换余生的落寞等待。那边一定春暖花开,因为去的人再也不愿回来。我等待那悲欣交集的聚会,在最美的天堂一角与你碰杯。

七律 严老师四七祭2022年2月18日,壬寅正月十八
遥看青山白鹤悠,惊天别梦四周休。苍松翠柏流溪侧,彩燕黄莺唱陌头。钩月一轮开笑脸,掬泉几滴润明眸。良辞教诲音犹在,春发桃花绕指柔。

【喜迁莺慢 • 讲郎阳煦】 屠一宝2022年2月18日壬寅正月十八,周五,先师四七祭日,特填此词以志纪念。
讲郎阳煦。正应了训开,尊者为父。新课施成,文章先领,行内傲春芳吐。从前命途历劫,有谁惜、几怀辛苦。竟撞遇。起病因归结,摧肝伤腑。
雄步。行琐旅。勤学益知,享大贤名誉。石细泉流,琢雕新玉,桃李遍生琼宇。紫霄也须丰化,设另院、邀师前去。走云路。倩仙神诚候,天庭莺语。

忆秦娥·恩师五七祭 屠一宝2022年2月25日,壬寅正月廿五
杜鹃泣。春如秋肃萧风瑟。萧风瑟。凄凄冷月,苍翠松柏。
宏文开示杏坛惑。天堂犹写凌云笔。凌云笔。缤纷桃李,荣栽芳泽。

先师六七祭屠一宝2022年3月4日,壬寅二月初二,先师六七祭日,龙抬头。
腊廿公西去,凄凄雨感知。故交失友伴,吊唁尽含悲。花圈肃里外,弟子别泪垂。从此天地绝,相逢更无期。六七尤怀念,我亦梦成痴。当年同室卧,澳洲游学时。塔岛林院静,先生多妙词。明月悬半空,未觉夜已迟。上界妒英才,紫霄缺名师。突兀显笑貌,云头落仙姿。孟婆终解意,不忍断尘丝。超弦带影来,骑龙于春熙。桃李花正发,蓬勃傍杏池。

诉衷情·严老师七七祭屠一宝2022年3月11日,壬寅二月初九。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一去泪湿襟。星河觅影依稀在,对月寄词作飞吟。
梅花凋谢别君情。溪谷野鹃鸣。山高耸,水流清。岂料失贤朋。
承导似传灯。记叮咛。星河遥隔送嘉声。觅天庭。

七律 线上祭师屠一宝2022年4月5日,壬寅三月初五,清明节,严老师离世第73天。
清明在线望云台,期冀先生驾影来。叙话从前多趣事,叹伤故去少欢杯。闻声杜宇临溪叫,对月春花傍水开。追记兰馨犹沁鼻,轻风细雨洗心苔。

严老师百日祭屠一宝2022年5月2日,壬寅四月初二。
腊月别师去,转头百日临。时感影犹在,惯常梦金箴。凄雨带伤泪,素花送哀音。几言诉不尽,缅怀寄切心。春柳飘如旧,故人已难寻。苍穹深无际,且作短歌吟。可驾云天否,北斗酒满斟。快意扶桑下,邀君听吾琴。怎忍悲古地,荒野多噎喑。问道解惑事,知有谁所钦。

寿楼春·天国香屠一宝2023年1月11日,壬寅腊月廿日。去年农历今日下午3:23分,严惕非老师驾鹤西归,特填词以作周年祭。
吟新诗追芳。忆年前细雨,遥隔冰窗。肃立如听公语,奈何阴阳。师且去、披云裳。约寿楼、霞端迷狂。但朗月清风,悠悠说课,还识旧容妆。
嗟春短,思愁长。每良宵曲起,情溢琴腔。最怅余恩留别,直教魂伤。怀故友,飘仙乡。蝶梦缘、兰风庄郎。射临岁超弦,回频接收天国香。

古风 严公周年祭
屠一宝
2023年1月11日,壬寅腊月廿日。
月圆十二回,仰首望恩师。
新蜡梅腮染,追念已横枝。
日出天光动,依稀故影移。
祥云浮绮阁,仙界说雄辞。
常在梦中见,只因长失悲。
疑惑不能解,知音更是谁。

作者简介:屠一宝,男,汉族,1962年1月出生,笔名呆子,号缘督禅师、口木了一。1978年考入杭州大学外语系英专,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硕士课程班结业。2002—— 2003年赴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修习英语。
甬上望族屠氏第二十二世孙。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诗人、古琴家。
出版《缘督诗心》中英文诗集,《屠一宝诗三百首》第一辑,《屠一宝词三百首》第一辑。多次在全国级文学大赛中获奖,作品入书多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