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爱菊,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兼论坛站长、学会会刊《香港诗词》副主编、丛书《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主编,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发展部主任,《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副主编,湖北省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兼女工委主任、会刊《中华女子楹联》主编,湖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女工委顾问、散曲分会副会长兼会刊《湖北散曲》副主编,黄冈市诗词学会驻会顾问兼女子诗社社长,创办了女子诗刊《漱玉》、丛书《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中华女子散曲》并任主编,黄冈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会刊《东坡赤壁楹联》编委会主任兼主编、《中国对联集成湖北黄冈卷》执行主编、《大别山楹联选粹》主编,《中华诗人》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中华诗人》杂志执行总编、《中华诗人千家诗》主编,已出版诗词曲联集、诗词曲点评集十部。
点评雷海基老师诗三首
看天安门广场升国旗
明天欲去看旗升,怕误时辰设闹铃。
不待铃声起床去,晨星伴我御风行。
【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我国的象征和标志。到我国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更有庄严感、仪式感、使命感。诗起承句交代事由:明天要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作者居住北京,有条件上个闹铃就明天去。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即北京当天日出时间,所以每天不同,总的讲在4:46-7:37之间。所以要想顺利看到升旗,必须准确把握当天日出时间,还要留足安检、交通等所需。作者怕误了时间故设闹铃。可未等闹铃响就起床上路了,一路伴着晨星像风一样飞快行走。天上还布着星星,可见早。驾驭着风行走,可见快。体现了作者激动的心情和迫切的愿望。流水递进的动态描写,把人物的情态写活了,读者的情绪也被带进这种迫切的氛围中,无形中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作者不是空洞地说教,而是以自身示范,极具感染力、影响力。
游鼓浪屿鼓浪石
天蓝水碧鸟身轻,岛岸无风涛亦惊。
遥望台湾海波外,声声鼓浪诉离情。
【评】鼓浪屿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的一个小岛。明代人们发现小岛西南海滩上屹立着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便称其“鼓浪石”。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这里目视都可看到我国台湾金门。诗首句呈现一幅景美鸟幽的自然和谐之境,也体现大陆安定祥和的局面。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对比之下而格外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岛岸无风涛亦惊。”这就让读者要急于探个究竟了,为什么“岛岸无风涛亦惊”?“涛”应是狂风掀大浪,狂风大浪才心惊啊!看似不合自然规律的句子,寄托着作者的深厚爱国情怀。这情怀转结句道出:“遥望台湾海波外,声声鼓浪诉离情。”作者站在鼓浪石上遥望台湾,想到祖国尚未统一,台湾同胞还在被台独顽固分子的祸害之中,作者思绪像这声声鼓浪一样倾诉着离情。切情切景的描写,把读者的情感也推向高潮,与之共鸣。这种写作方法可称顺逆法,即通过顺势与逆势的巧妙穿插安排,使作品波澜起伏,层层深入,更加牵动人心。
游井冈山
循路徐行步步攀,一山又有一山关。
无须过问山多少,且看眼前这一山。
【评】井冈山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诗起承句写作者一路上井冈山的感慨,就是山高山多,这与井冈山“千里罗霄之腹”的地势颇为切合。转结句宕开一笔,用先否定后肯定的句势,巧用暗示语言操控主动,说尽管攀了一山又一山,但没必要过问到底攀了多少山,只为“看眼前这一山。”既突出了井冈山的重要地位,亦突出了作者此行目的,很好地表达了主题。这种构思方法值得借鉴。
点评湖北女子楹联六副
蝉
作者:裴秀枝
如无五载卧薪尝胆;
哪有千枝引吭高歌。
【评】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中的几年或更长。该联五年取概数。用设问自答句式把地下五年称为卧薪尝胆,引出目的是为了“千枝引吭高歌”。构思奇妙又合乎物象的个性特征,寄寓只有默默夯定基础,才有更高展示舞台的道理。成语运用贴切,对仗工整,言简意丰,给人启迪。
题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作者:陈永凤
忆五环初至,欣逢盛夏,巧筑鸟巢燃圣火;
喜冬奥又来,恰遇新春,笑看虎将展雄风。
【评】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又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和闭幕式场地。上联“忆”当年奥运会,下联“喜”今日冬奥会。“初至”“又来”,对奥运赛事接连在我国举办充满自豪。“盛夏”“新春”写两次举办时间。“巧筑”“笑看”“燃圣火”“展雄风”,分别写准备、观看奥运会和奥运健儿的人物形象。全联对仗工稳,用词准确。但内容分布不合理,未能很好突出“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主题。
赞“七 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
作者:黄丽萍
广施化雨,润万紫千红竞放;
遍引春风,培群凰百凤高飞。
【评】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该联对其事迹进行了赞颂,上下分句前四字化用成语“春风化雨”寓教育贴切。后两分句颜色、数字自对见技巧。“培”改“助”似更好。张桂梅是办女子高中,雄为凤,雌为凰,“凤”用在这里范围的界定欠准确。
题城市公益
作者:刘开俐
清落叶,扫灰尘,街巷干干净净;
扬善良,明荣辱,心湖亮亮堂堂。
【评】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认同,包括个人或组织追求公共利益的活动和行为。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社会性等。该联从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切入,将城市的自然环境美和人的心灵美,作为城市公益的检验标准,应该说抓住了城市文明建设之要。文字清新,自对与互对灵活运用,叠词有特色。唯觉与公益界定本身的非政府性有别,题目大,内容窄了。
张家界
作者:张良玉
山峦吐翠云霞接;
瀑布流清雨雾飞。
【评】该联应属佳联之列。一是短联用字十分凝炼讲究。“吐”“接”“飞” 动词生动准确。二是对仗十分工整,小类都照应到了。三是意境优美,韵脉通畅。连绵不绝的山峰,吐着青翠接着云霞,画面美仑美奂。瀑布流淌着清泉像雨雾飞,比喻形象,如仙如幻。唯感“流”字与整句动感和景物实态比稍弱,若改为“瀑布腾清雨雾飞”是否更好点呢?
贺寿联
作者:张万菊
诗联独爱三生梦;
德艺双馨一寿星。
【评】联写出了被贺者趣雅德馨的高风遐致,语言凝炼贴切,特点突出。上下联前四字对仗严谨,用语讲究,末三字意境优美耐品。不足处一是题目过于简单,所贺对象无具体人名及身份,使得联文的个性化描写缺乏支撑。二是上下联末三字断句“三生”“寿星”对仗略欠工整。
点评浙江省张思村、塔后村诗词三首
张思村组诗《古韵张思》(其三)
张密珍 许昌渠 徐燕萍 陈学迅 梁清福等
宜耕宜读自传家,美丽乡村感物华。
十里沙溪围绿竹,一泓碧水绕桃花。
腾腾红日彰春色,片片诗心映彩霞。
墨迹书香流万世,客来尽可酒当茶。
【评】诗将美丽乡村与诗墨书香揉合一起写,展示诗乡人的精神风貌。首句即给爱诗人以亲切感,反映了当代农民安定适意的生存环境,以及高雅的文化追求。中两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末句体现农民纯朴豪爽的品性,但因前面缺交代而略显突兀。
张思村组诗《古韵张思》(其四)
张密珍 许昌渠 徐燕萍 陈学迅 梁清福等
阳光雨露发新枝,春入桃林不负时。
溪水潺潺花照柳,渔歌隐隐鸟吟诗。
满园草木引人醉,一带廊桥招客痴。
借得清风挥画笔,毫尖落处即瑶池。
【评】全诗描写了江南水乡春天的美好景致和诗人的情致。“桃林”“溪水”“渔歌”“草木”“廊桥”“清风”“花照柳”“鸟吟诗”,让人目不暇接。尤其在乡村诗人眼里,鸟鸣的是诗,清风挥的是画笔,毫尖落的是瑶池,多么美好的情愫。田园人写田园诗,生动、鲜活、满是泥土的芳香。“引人”“招客”意近,合掌。
解连环•塔后岁月(其三)
天台诗词楹联学会集体创作
张密珍 梁 斌
好秋无限,爱遥峰泼彩,碧云霄汉。怎抵它、丹桂流馨,更金菊弄姿,绕篱招眼。大美村庄,赏不尽、万千装扮。颂丰收喜象,团圆乐事,月明如幻。 茱萸插头未惯,便登高就近,彤霞轻挽。竟有此、山水萦环,置盆景自然,宝乡天选。旖旎人生,问多少、壮怀能遣?值消受、沧海桑田,古今浩叹。
【评】塔后村是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下辖村。该词写村庄秋天景象,抒发作者面对美景讴歌时代、感人生幸运之情怀。用语大气,形象丰富,是盛世中华美丽乡村的缩影,有较强的思想性。个别用词略欠准确,如“月明如幻”,月既明又怎幻?另,个别平仄有出,如:“团圆乐事”“自”“沧海桑田”。
点评香港诗词学会论坛作业三十首
黄 河
作者:蒋瓒曾
九曲黄河骇浪流,奔涛千古唱凉州。
波澜壮阔滋疆土,一路欢歌四望收。
【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诗写出了黄河昂扬向上的精神,颇具中华民族大气豪迈、不屈不挠的风度、气质。“波澜壮阔滋疆土”正是母亲的情怀。诗取材有特色。“黄河”不与题重更好。
长 城
作者:牧云归(岑虎)
威壮蜿蜒万里长,历经千古鉴沧桑。
城墙哭塌孟姜泪,鬼魅驱弹志士枪。
漫卷西风今胜昔,振惊世界笑梳妆。
如龙盘卧群山脊,时刻维和挡野狼。
【评】首尾两联写出了长城的历史沧桑和功用,意脉流畅,音韵响亮。中两联对仗较工,但用词略欠准确。“鬼魅驱弹志士枪”表意不明,“驱弹”即驱逐并以弹弓射击。鬼魅射击志士枪吗?读来较别扭。“笑梳妆”与“振惊世界”的气势不协。“振惊世界”,“振”应“震”。
长城观日出
作者:汪芬
启明星伴月儿弯,云海翻腾天复天。
万里红绸风展去,长城呼出一轮圆。
【评】启明星又称金星,即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看到的那颗特别明亮的"晨星"。诗前三句描写日出前的景观,首句写观日出时间早,启明星和月亮还挂在天空。接下来云海翻腾,再接着写太阳刚出时高度较小,阳光斜射向地面通过的大气层比阳光直射时要厚的多,在过长的传播过程中,波长较短蓝绿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最后一句“呼出一轮圆”。过程的描写形象真实,文字畅达。问题是结构的安排上日出前所占过多,“长城”犯题。
咏长城
作者:杜金良
先人血肉筑砖墙,防御倾心九域疆。
踏遍青山绵万里,寻穷绿水盖群芳。
龙蟠大海城名振,虎踞雄关国运昌。
一统神州嬴政始,求同尧舜谱新章。
【评】诗立意好,“虎踞雄关国运昌”,大气威严,寓意深厚美好。内容丰富,从前人建造的艰难,到一统神州的秦国,到“求同尧舜谱新章”的今天,高度概括其历史进程、功绩。工整凝练。“寻穷绿水盖群芳”,与长城之地理、功能稍有隔。
咏长城
作者:李斯达
好汉能无此地登,千年御敌任纵横。
欲知边塞风烟定,只为中原星月明。
今古兴亡惭我败,江山代谢羡君赢。
孟姜女哭传青史,万里飞龙旷世惊。
【评】开篇意境开阔,首句借好汉坡和“不到长城非好汉”意,既体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精神,又体现长城的雄伟崄峻。“千年御敌任纵横”,视觉感强,运笔有神。中两联稍弱,立意和用词都有可酌之处。末句“万里飞龙”鲜活出彩。
沁园春•咏长城
作者:王维宝
铁壁铜墙,气势宏伟,世无双龙。自春秋争战,始于城堑,塞亭围障,直到明清。君列诸侯,敌防胡马,南北东西各不同。秦皇帝,业统一天下,功过垂名。 过秦论誉长城,却步敢南胡马射弓。汉匈奴扰乱,守军反退,增修续筑,夜火白烽。迭代更朝,千年血汗,都是人民劳苦功!东方亮,看长城万里,华夏文明。
【评】词内容丰富,结构严密,句式工整。对长城的历史功绩、劳动人民的贡献和今天的新寓意,都有涉及,立意好。但多处出律,如:清、城、名、明与龙、同、弓、烽、功不同一韵部,“白”仄声应平声。写古诗词还是要遵规范,不是随意一写自己标个新韵就解决了。
咏长城
作者:白雪
穿山越岭一长龙,曲折蜿蜒上九重。
万里城墙堪绝世,千年御寇敢称雄。
霜摧雪打何曾惧,日晒云餐志不松。
铁骨铮铮谁可比,巍峨挺立傲立东。
【评】诗较注意形象语言的运用,有气势,见精神。但多处须酌:“穿山”形象描写不准确。“城墙”“御寇”、“世”“雄”、“何”“志”不对仗。“傲立东”,立,仄声,此处应平声。
洞庭湖
作者:老山雪
潇湘自古岳阳殊,万顷波涛云梦都。
浩瀚千重吞九水,苍茫四面孕三湖。
登楼道破忧和乐,读记看轻有似无。
明白人生先后序,青螺不枉近城隅。
【评】该诗大气磅磚,对仗工稳,富诗味。远近景互映,思绪纵横交错,写景与生发感慨相结合,给人以教益。把登岳阳楼所思与忧乐得失相联系,用典精到。尤其前两联着意铺陈,所描写场景令人震撼。“读记看轻有似无”,“看”在这意读仄声,孤平。隅,出韵。
巢 湖
作者:韩大昇
怀抱巢庐气恽飚,鸟罺形似现今朝。
浪涛滚滚五河入,烟水茫茫八百遥。
姥岛青螺争貌美,鼓山亚父傲天骄。
人文荟萃明珠灿,帆影波光兴未消。
【评】诗合律。对仗工整,从地貌到人文都有叙述,形象生动,气势不凡。问题整个较粗糙。一是相关资料看得不详细,形似鸟巢不确。二是“恽飚”生造生硬。三是“鸟罺形似现今朝”,“罺”字错。四是“浪涛”“烟水”意近。五是末句“兴未消”三字前面缺少交代。
千秋岁•洞庭湖
作者:杜玉林
波盈八户。丽水昭吴楚。名声噪,光寰宇。汇巴陵胜概,丰美馨黎庶。菱荷艳,湖歌跌宕酲瑶圃。 清滟萦和煦。欢棹旋香雾。彦才乐,诗襟著。青螺应矞舞。交口扬幽绪。弦觚叠,洞庭调雅辉千古。
【评】词写洞庭湖,赞美较多,意象纷呈,句式活泼灵动,也点到了与之相关联的《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但感觉抓典型意象不够,未写出八百里洞庭的气势。上下片层次不清,思绪有些混乱。“宇、煦,绪”出韵。
浪淘沙令•太湖情
作者:一尘
潋滟太湖波。神话情歌。浴盆王母足旋挼。七十二峰云绚媚,浪漫青螺。 宸宇赏游戈。冰鉴如何。功成身退范蠡皤。紫电清霜来爽气,自在婆娑。
【评】词取神话和范蠡传说为主要素材,给太湖增添了神秘色彩。“宸宇”释义为屋檐和帝居,不知作者用在这何意。“冰鉴”古人用来盛冰的容器,作者大概想把湖比喻为“冰鉴”,写夏天游湖清凉之感。“紫电”指祥光,“清霜”这里大概指白发。整个词写得光怪陆离,不知所云。看不出太湖的本来面貌,歌、戈、何,出韵。
太 湖
作者:孙永和
湖海分离別梦阑,上天掉下白银盘。
六余万顷琼浆漫,七十多峰翡翠峦。
叠浪春秋人杰出,橫云吴越地平安。
鼋头抬起观新景,一串明珠耀眼繁。
【评】诗取景典型,结构严密,层次分明,形象优美,主题集中突出,地理人文、今之景况都有描述,首联尤其生动鲜活。“漫”“峦”对仗欠工整。
喝火令•咏洞庭湖
作者:彭得宝
北纳长江水,东雄胜迹楼。浩茫湖面雾氛稠。烟隐竹亭奇岛。花落古坟丘。 醉眼封山印,诗人弄笔头。 旧时文墨眼前浮。赋涌涟波,赋涌燕歌讴。赋涌浦荷怡色,梦入舜神州。
【评】词营造的意境优美,开篇两对仗句工整有气势,用典恰切,有词味。上片写景,下片寄情,层次清楚。“古坟丘”与描述的整体意境有隔。“浮”出韵。
八声甘州•洞庭唱渔舟
作者:许三阳
正衔芽细柳弄幽姿,喜吟岳阳楼。恰春心初许,晨光乍看,枯草消愁。玉蝶琼枝垒砌,嫩蕊面含羞。昂首君山远,佳景全收。 薄雾苍烟空杳,醉拥天下水,欣舞银鸥。又惊涛狂卷,淘尽泪千秋。昔希文、贤仁才卓,笔记书、字墨永传流。红霞耀、彩辉波浪,晓唱渔舟。
【评】题目写《洞庭唱渔舟》,实际是渔舟在洞庭湖歌唱。上片写春天湖边景致,视角触向君山。下片着重写人文,写到范仲淹,字希文,他的《岳阳楼记》因发先天下之忧而忧,才字墨永传流。但,上下片景观描写有些交叉,洞庭湖宽无边际,清早看到“玉蝶琼枝垒彻,嫩蕊面含羞”,与所写地之自然现象有隔。另,《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笔记书”指什么?
太湖渔歌
作者:刘光军
苍鹭寒波湿不飞,太湖云密曙光薇。
渔舟雁阵连歌起,白雨翻珠载乐归。
雪浪才平人入梦,好风已报日初晖。
几回望远登高处,带酒扬帆自振衣。
【评】诗描写了渔民劳作丰收的喜悦,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纯朴、知足常乐的优秀品质。首联写天还未全亮,渔民就开始在太湖劳作了。颔联意境优美,很有感染力。颈联写心无杂念的渔民,收获后的满足感和对简单生活的适意。中两联对仗工整,意境俱佳。“薇”应“微”吧?后两联跳跃快了点,空间相容不够,渔民到底在哪安睡、在哪登高和什么时候带酒扬帆自振衣?
踏莎行•洞庭湖拾趣
作者:孟耕文
婉转莺歌,翩跹燕舞,云霞相伴悠闲渡。盈盈秀水叩心怀,轻轻笑语惊鸥鹭。 一派风光,万般情愫,恍如误入瑶台处。半湖烟雨半湖诗,千重碧浪千重趣。
【评】该词着重写作者与同伴游洞庭湖拾趣。上片描写秀美风光,游人妙趣。在莺歌燕舞、云霞相伴中闲渡,秀水怡人,人欢惊鸟。下片写作者感受,恍入瑶台仙境。末两对仗句,用重叠语强化该湖如诗如画的美境,照应题目之“拾趣”。全词形象丰富生动,对仗工整,语言灵动优美,天、水、人、鸟相衬互动,场面阔大,很切合洞庭湖宽广的景物特征。唯“莺”“燕”“鸥鹭”同时出现,略显繁杂。这大的湖,有莺燕吗?
过洪泽湖
作者:李忠光
平沙柳岸絮花舞,一叶扁舟荡碧涛。
晓色湖堤朝旭起,暮云水国夕阳高。
当年飞渡惊栖鸟,此地萦回梦雪騊。
诗帅吟怀洪泽过,柔情挥笔逐英豪。
【评】诗借陈毅元帅《过洪泽湖》七绝诗生发,写其“柳絮“晓色”“暮云”“诗帅”“逐英豪”等。但过于粘着此诗,又个别用词当酌。如写“晓色”又写“朝旭”,写“暮云”又写“夕照”,而且夕照“高”,既意境重复又用词欠准确。
鄱阳湖
作者:远山寒雪
一统五湖烟渺渺,清波南北细腰分。
无垠碧草连天际,白鹤银鸥汇作云。
【评】诗开头两句高度浓缩该湖水之来源、地之形貌。尤其末句构思奇妙,形象生动贴切,“汇作云”比单纯写鸟多更具美感和可视感。这湖很宽,“无垠碧草连天际”写这大湖不确切。
鄱阳湖
作者:李志跃
极目鄱阳湖浩渺,波涛涌起水天连。
云铺浪上千重雪,雾合堤前一派烟。
怕见庐山悲诤帅,欣逢蠡泽忆诗仙。
渔舟唱晚帆樯过,柳岸槐村稻菽田。
【评】前两联写湖光山色,画面感强,读之如在目前。唯第二句已写水连天,三、四句再细写“云”“雾”略显意近。颈联借看湖边著名景点庐山,作者想到彭德怀元帅在此之事,又想起李白写此湖的诗,抒发感慨。尾联写看到渔舟唱晚,湖岸外的槐村稻菽田近景。全诗远近景交替,情景交融,对仗工整,语言流畅。
浪淘沙•黄海湿地
作者:孙永和
三水挟泥浆。冲向东洋。海潮拍岸浪头狂。淤积沉沙圩湿地,见证沧桑。 丹顶鹤梳妆。麋鹿徜徉。碧空万鸟竞翱翔。世界自然遗产地,你我家乡。
【评】黄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中国的碧流河、鸭绿江、苏北灌溉总渠及朝鲜半岛的汉江、大同江、清川江等。该词写《黄海湿地》。“挟泥浆”“淤积沉沙”“见证沧桑”“顶鹤梳妆。麋鹿徜徉。碧空万鸟竞翱翔”,选取的都是湿地的典型意象。物象能够紧扣主题。音韵响亮,语言精炼流畅。结以“你我家乡”,自然而又肯切地彰示主权。不足处是资料的查读略欠深入细致,表象立意有些笼统。
渤 海
作者:于景会
远借天光近借峰,津门一出变形容。
秦皇岛外波涛起,旅顺口间烟色浓。
泰礴来风送春夏,蓬莱入梦忘秋冬。
中流击水三千里,淘尽泥沙几万重。
注:泰礴顶,是昆嵛山脉的主峰,也是胶东半岛东端最高的山峰,属长白山系。
【评】渤海,旧称勃海、北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内海。诗借沿途景点生发,形丰语炼,严谨贴切,布局合理,章法可鉴。尾联力破千钧,气势非凡。不足是“波涛起”“烟色浓”“送春夏”“忘秋冬”,这样的划分略欠允当,有为诗而诗之嫌。
定风波•南海渔舟
作者:刘卫东
鹭集鸥翔锦鲤嬉。棹催帆动浪花飞。一曲渔歌声渐远。归晚。海天连处染斜晖。 旧路走来从未误。寒暑。晓光簇拥暮云围。千百年逢盈或缺。惟月。今宵又到梦圆时。
【评】渔舟自然是捕鱼。看似全词都写景,但上下片分工明确。上片写当天捕鱼之景。在“鹭集鸥翔锦鲤嬉”中下海,急切又欢乐地去远海捕鱼,然后在“海天连处染斜晖”的美景下载着丰收的喜悦回家。唯美的动态描写,画面犹在眼前,充满了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歌颂。下片通过渔民“旧路走来从未误”“千百年逢盈或缺”,突出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无可争议的海域。所以我们说写大题材要以小见大找角度,这是此词成功之处。“归晚”“染斜晖”“暮云围”,意境略显重复。
东海观澜
作者:孙辉
天风海雨几番秋,大浪淘沙叛佞羞。
背主欺宗生媚骨,挟洋自重孕顽瘤。
演兵已见星罗布,亮剑方来一网收。
潮洗铅华天宇净,同胞共气壮神州。
注:“星罗布”,星罗棋布,为统一实战演练,解放军今年6月五度东海演习,“南机北舰”震慑美日台。“顽瘤”,代指毒瘤、独瘤。“同胞共气”,成语,喻指亲兄弟。
【评】诗写《东海观澜》,主要写台湾当局挟洋谋独和解放军台海军演。这样借象释题有特色。全诗义正辞严,痛斥、亮剑、期盼兼之,引读者共鸣。但“铅华”用在这欠准确。注释太长。“顽瘤”“同胞共气”不须注释。
南 海
作者:青莲……
千帆破浪履波光,万里朝霞挟羽翔。
云合潜滩盈宝藏,星罗岛屿筑机场。
三沙锁钥襟天际,九段风烟血海疆。
蓝水宗传承祖业,岂容敌寇逞凶狂。
注:1,九段,指南海九段线,意思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南中国海里有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2, 蓝水,指海疆。
【评】开篇意境阔大优美。“筑机场”“三沙锁钥”“九段风烟”,特点突出。“襟天际”“血海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冲天气魄,以及捍卫祖国海疆的坚强意志。语言凝炼,正气凛然,有感人的力量。数字词最好别在一首诗中两联用。
渤 海
作者:史金发
诗吟碣石越沧桑,日照潮波更盛装。
五大资源优势显,三湾经济动能强。
风光无限酬千古,春色由来慰万方。
四水注流怀揉远,和平舟舰赤旗扬。
【评】首联借曹操《碣石篇•观沧海》道中国渤海历史之久远,以及景貌的沧桑巨变。颔联着重写其经济地位。后两联写发展现状和趋势。内容丰富,音韵悠扬,满是对祖国壮丽疆海的礼赞。数字词在一首诗中运用略多了点。
咏渤海
作者:杜金良
津门渤海齿唇连,三省京畿福地牵。
南指蓬莱仍古迹,东临碣石得遗篇。
昔时纯碱黄金榜,去日长芦白玉田。
历尽沧桑骀荡景,丝绸水陆共婵娟。
【评】用多个意象和词语,有力地证明渤海中国领海之权属。用语平和却道义凛然,不容争辩。律工语炼,意境俱佳。“昔时”“去日”意近,合掌。
咏南海
作者:汪焰明
千秋疆域颂,南海好家园。
劈浪播新梦,倾心启巨帆。
铭怀诸岛稳,誓守碧波安。
何惧狂风雨,扬威战舰坚。
【评】尾联颇有气势和力度。首联概念性用语显空泛。颔联仗工意好。颈联意到了,前两字对仗欠工整,“稳”欠贴切。
沁园春•忆当年捍卫东海钓鱼岛
作者:陆华珍
孤岛飘零,被窃东洋,闹剧正酣。看石原投石,推波搅局;野田撒野,厚脸纠缠。妖女挑唆,魔男蛊惑,狼狈为奸肇事端。龙颜震,促炎黄护岛,沥胆披肝。 史书铁证如山。钓鱼岛神州一弹丸。昔明朝永乐,著书记载;大清弘历,测绘图函。甲午蒙羞,鸡年解恨,倭寇投降璧应还。今山本,拜强权壮胆,歪曲欺瞒。
注:1,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比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并登上钓鱼岛的记录要早400多年。2,清朝弘历即乾隆钦令将钓鱼岛测绘制入大清疆土版图。3,妖女指美国时任国务卿希垃里;魔男指美国时仼国防部长帕内塔。他们俩人先后到日本等国挑拨离间,蛊惑人心,制造事端。4,鸡年指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年属鸡。5,今山本指日本石原、野田及右翼分子等,人们说他们是山本(即山本五十六,日海军大将,侵华将领,与发动侵华战争的东条英机同罪)还魂,又做侵华美梦。
【评】词史料详实,意象纷呈,义正辞严。问题一是“酣”“函”出韵。二是层次较乱,结无力。三是意象过杂,注释太长。
南海风云
作者:佟淑珍
浩瀚深蓝秀景光,高端戒备傲东方。
巍巍舰艇惊寰宇,赫赫雄姿挺脊梁。
倭寇铁蹄侵禹域,兵戈血肉筑南疆。
试看天下谁能敌?华夏腾飞翼展翔。
【评】诗合律,韵响亮,见得作者心性秉正。但我们写一首作品,首先要紧紧围绕题目写,题目写什么,正文必须突出这个主旨。二是要了解所写资料,做到景物相容,情感相融,句意相关,风格相衬,修辞相协。此诗题目《南海风云》,诗文东一句西一句,看不出风云所在。
黄 海
作者:石光明
悠悠碧浪忆长河,甲午悲风随逝波。
今日重光民享有,快舟激荡唱渔歌。
【评】诗二十八个字,蕴含丰富的内容。起承句写黄海历史悠久,由此忆起当年发生在此地的甲午战争失地赔款之耻。转结句自豪偕适地描写当今“民享有”“快舟激荡唱渔歌”的祥和之境。语畅情浓,读之令人感慨万千。“今日重光”可更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