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昌永 朗诵:谢东升
音乐合成:杨建松

巴东,古巴国之东也。县城坐长江,上承巫峡,下入西陵峡。境内野三关、神农溪、水布垭、女人谷皆以险美名世。予四过巴东,于大面山拍夕阳西下之长江,惊艳自我。然令予至为感动者,乃宋之寇准知巴东故事矣。

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九八0年),十九岁寇准受命巴东令。十九岁,奶娃也。然三年任期,政绩卓著,时记有三:一为短期内理毕历史积案,断案公正且为民颂扬;二为访贫问苦体察民情,传播中原农耕文明,引入蒜种,编《劝农歌》,劝耕止贫;三为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教化于人,取信于民。三年间,巴东“无旷土”,县域“无游民”。既得朝廷欣赏,又获百姓爱戴。

宋人孙应时有《秋风亭怀寇公》诗:“秋风亭上思悠哉,想见鸣琴日日来。野水孤舟故如昨,为公长啸一徘徊。”寇准离任,乡人捐建寇公祠。所谓寇公,时不过弱冠青年耳。问君巴东史来多少牛人,迄今能在城内留下弘阔堂皇之祠者,不过寇公耳。真心为民,百姓铭记。故为人年不在高在人高,王勃、骆宾王少年文才,寇准乃少年官才。试问天下县官皆如是,国何不强民何不安哉!

寇公祠面大江,与秋风亭及古县衙同向排列,依山筑就,气场凌然。十数级台阶,以供景仰。江山衬托,古色氤氲。属四合院式单层砖木结构,五大间开面,门头巴饰,骑墙徽式。内塑寇准汉白玉座像,展陈生平事迹及巴东任上传说故事、劝农佳话、诗词文章、附历代名人咏巴东及寇准名作,充溢文化气息。

一侧为古县衙,内设正堂,展现宋时县治威武。

一侧为秋风亭,依次三进,古香雅韵。此三景皆因寇公存,自皇祐年间历元明清民国至今,县城江北江南,斯楼累废累兴。今之所见,乃为第六次复修。所以山河可变,民心向善不变矣!

余有《过巴东怀寇准》一首,仅附其后:
英才弱冠镇巴东,
三载劝农第一功。
江畔祠亭今尚在,
忠愍胡不忆莱公。

早先有《上巴东大面山观巫江》顺便附录于此:
鸟瞰巴东壁挂城,
峡江千里断山横。
流云忽出弥天缺,
昳日收藏罥霭平。
李白乘舟吟险绝,
冦公升案遗英名。
大面山前观曲直,
巫山巫峡气恢宏。
(注:忠愍:寇准谥号。莱国公:寇准封号)



作者:葛昌永 ,笔名长吟、室号远斋。第六届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北省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书法院副院长。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编辑:杨建松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