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和芳闻南海丝路行吟组诗》
诗家森林从行吟诗人芳闻近20首诗中,沙里淘金似的,提炼出一了一系列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元素,又把丝路行吟诗人想象成一位“飞天”,“乘着着长安的席雪…带着郦山的石榴…剪着秦岭的云羽…沽几句西风的醇酒…醉入南海的蛟龙。”诗人的瑰丽神奇的想象力在丝路古道的六维空间里翻翩飞翔。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浅表层,而是向历史文化深层进,飞天继续“乘着老子银杏树上金叶…挂成金帆…做般若波萝蜜梦…骑着玄奘白马,驮着《诗经》唐诗…送给海马海星…”寥寥几句,就生动传神的描绘出了唐长安到海上丝路的文化交流的千年史,既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既是古人的修为,也是丝路行吟诗人的作为。
结尾段也颇为奇妙:让“唐长安的一片月”,与“南海的一片月”,交相辉映,“把诗写在海潮”…想象极其瑰丽,用词丰瞻大胆,神性的光辉映照海上丝路,似听见海潮哗哗激荡五州风雷和四海云水。
感谢诗家丰厚的古诗词修养,扎实的历史学功底,以及诗艺通灵术的娴熟运用,为丝路行吟诗人芳闻,描画了一幅充满神性的飞天精神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