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税务的爱
文/金正路
红楼巷宏华小区,住着位老税务,姓张名洪。他可是雄赳赳,气昴昂,跨过雅鲁江的笫一批志愿军战士!虽没拼过刺刀,在后勤运输线上有几次也差点光荣了。
转业分到了塔城县东风公社税务所,所长哈里甫和他共两人。工作不多,有时干些公社安排的临时工作。他文化低读不了书,看不了报,一切听哈里甫的。
三年工作进步不大,到是熊吃能喝胖了许多。他身不高,但均称壮实。不黑不白肤泛红,很受看。哈里甫的妻子是老师,一天要把老师王青介绍给他。
他见过王青,长的身才苗条,五官周正,两条乌黑的辫子飘在身后,是当时公认的美人。但她出身不好,张洪怕影响进步开始不太同意。
哈里甫骂他:你多大的官?大字认不了几个,你能进步到那里去?出身不由巳,革命靠自己你不懂吗?大领导出身不好的多的是,王青算个啥?
这一骂他还真开了窍,要不是参军,咋能当上税务干部,要不是税务干部,王青能看上我?在老家说不定打一辈子光棍呢!
二人终结成良缘。二人都觉得很幸福。王青以前总无端受欺负,遭白眼,穿小鞋。现在有张洪这个出身顾农,志愿军战士,税务干部,共产党员四块金牌集一身的人罩着,谁不高看一眼!这是王青最初感到的幸福。
张洪感到的幸福是,有人管了,开始他还不知那就是爱!婚后王青定规:一不准喝醉酒。二养成洗澡刷牙不随地吐痰的习惯。三晚上睡前泡脚。四不说粗话。五每天认三个字。一条做不到不准上床。张洪最头疼的是每天认三个字,可王青最较真的就是这一条。不知她从那里弄来本工农兵速成识字书,叫张洪随身装着学。半年后张洪养成了好习惯,戒了酒和烟。两年后他能看报纸,局里下发的通知和文件也看得懂,还能写个简单的材料。反正有王青这个秘书把关,送到局星都说好,还表扬他进步大。
婚后第四年他升任所长,王青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后调到局里,退休时是位老科长。
王青教子有方,他管的也严。两个儿子都是处级干部,小女儿也是个科级。逢年过节全家团聚,儿子们要在酒楼订桌,他是坚决不同意,团聚团聚就是在家里聚,在家才有亲味!每当此时他总是对儿女们说:咱都得感谢你们的妈,没有她我当不了科长,你们也不会有今天!
可老两口竞为看孙子,孙女,外孙分分居聚聚了十多年!等二人再团聚时都老了。小区的人见了都尊称他一声老税务好!。
他在一次看新闻时,有一则甘肃某山区小学的一位校长,为小学生求援棉衣棉鞋的报道。他看了不由得心酸落泪,又回想起自己少年时的日子。第二天就去儿子和小女儿家,叫他们把不穿的衣服,特别是孩子们的衣服统统翻出来,背了两大包回家就和老伴一起分类打包,,到邮电局寄出。
从此他就一天三次转垃圾桶,碰见衣服鞋子就捡上背回家,然后和老伴一起整理,分类,该洗的洗,该缝的缝,最后打包到邮电局寄出。后听说民政局有个专门机构管此事,他就直接送那里。
红楼巷过往的人,宏华小区有些不了解实情的人,纷纷议论:这个老税务,不缺吃喝捡这些破玩意干啥?可他越检越有劲,他认为这些都是好东西,扔的人日子富了,今天换一套,明天换一件,好好的就扔了,不知节俭,简直是忘本!寄给贫困的人有啥不好!
别人想咋说就咋说,管不了我咋做。有老伴支持,俺俩要一直干到走不动!
这也算是发挥余热献一点爱心吧。
【作者简介】
金正路,安徽肖县人,生于1942年。1959年入新疆煤炭专科学校,1963年8月毕业,分配到塔城地区铁厂沟煤矿,1971年调塔城县南山煤矿,1974年南山煤矿搬迁到铁厂沟,改名为塔城县铁厂沟煤矿,1979年与地区铁厂沟煤矿合并,任生产技术科付科长。后任科长,副矿长,矿长1993年调任地区煤炭处党组书记,副处长,2002年退休、简述其一生,学校四年学煤,铁厂沟三十年挖煤,煤炭处十年管煤,一句话,与煤情缘深似海,一生为煤心未悔。退休后,拾起搁置多年的笔,写些小故事发表在塔城的请风论坛,山东的鲜花论坛,最多的是沈阳的忘忧草家园论坛从2006年起,多篇文被塔城文艺刊登。现又上塔城文学新世界。2021为庆祝党百年生日,感党恩献诗篇,获塔城地区文联领发的获奖荣誉证书。

一、投稿请附个人照片(2张以上)和简介(300字以内)。
二、投稿注意事项:
《大众文苑》微刊投稿标准格式:
一、原创首发(在文本前注明)
二、投《大众文苑》(在文本前注明)
三、文本顺序
1、标题,如《诗和远方》
2、文|姓名(或者网名)
3、正文
4、简介
注:简介300字或少于300字.
四,照片发附件。
为了严肃谨慎,请严格按标准格式投稿,谢谢!
五.本平台所发布作品必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