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江飞雪
朗诵:梓坤
封心学堂创始人,追求用心吐字用爱归音,大明湖畔的一位传媒工作者。他创办的封心学堂在全民也是久负盛名。

视频制作:爱的心
公元11421月27日(农历12月29日)年仅三十九岁的岳飞在临安城钱塘门外风波亭服下御赐毒酒含恨身亡……

钱塘江!
你为什么不挟怒潮奔腾而来?冲向那钱塘门外的风波桥!
钱塘的潮啊!你为什么不起狂飙呼啸而至?
席卷这风波桥尽头的风波亭!
残酷的冬天啊,你、你枉费了这风波二字,
难道真的就没有电闪和雷鸣了吗?
那么凛冽的北风啊,你就激荡着吹向那九霄,
撕开这密布的阴霾和如铅的乌云吧!
临安城啊临安城,
风波亭中,当这腥风起,当这血雨飘,你又想安在何方!
又能安到几时!

一枝笔,静静的放在镣铐加身,遍体鳞伤的岳飞面前,
将他带回到了他那驰骋疆场、铁血征战的一生……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角从军,历二百余战····”翘首北望,莽莽大地,
中原啊,中原,
是我生于斯的故乡和长于斯热土。

一旦沦落敌人之手,放眼处处腥膻,遍地声声胡笳。
狼烟起,哀鸿遍野,满目悲凉。
马踏处,血流成河,尸堆如山。
敌人铁蹄下的苟延残喘,在“亡国奴”沉重压榨下的屈辱又浸透了多少的泪与血。
仇满胸,长刀所向,铁血丹心;
恨欲狂,金戈挥处,气冲霄汉!
血染铁衣,拼死疆场是要保家卫国;驰骋征战,万里纵横誓死还我河山!

有多少父老乡亲锥心刺骨的哭声在渴望着飘扬起的大宋旌旗,
又有多少父老乡亲肝肠寸断的热泪已经沾满了破碎的汉家衣襟。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我仰无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三十功名尘与土。二十年来纵横疆场,有多少手足埋骨他乡;八千里路云和月。
九州大地血泪满眶,又有多少兄弟葬身沙场。
岳飞我又何惜百死以报家国。在你们的酷刑下,
我的衣衫已经遮挡不住我的身躯,
你们能看到的除了你们的严刑拷打之外
再有的就都是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搏斗时留下的累累的伤痕

再有的!
你们能看到的就是我背上的这四个大字“尽忠报国”!
这!这是在我自幼的时候就与我相依为命,
含辛茹苦的母亲,在经历了兵荒马乱;
在饱受了颠沛流离;在不甘忍受家破之恨、丧国之痛,在我走向抵抗侵略者战场的时候,
我的母亲她,她·…·…含着热泪用全部的心血寄托着全部的希望
将这“尽忠报国”铭刻在我心头的。

“尽忠报国”就是让我铭记着我岳飞是在为国家而战。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憾山易,撼岳家军难!
“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役,一鼓败虏,
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郾城一战,打的金兵全线崩溃。
乘胜进军朱仙镇,复取舊疆,报亡国之耻,指日可待。
“直抵黄龙府!”
我全军上下与父老乡亲奔走相告以此激励。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北逾沙漠,喋血虏庭,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土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安枕,余之愿也!”
“尽忠报国"就是让我铭记我岳飞生是大宋的人,死也要作大宋的鬼。
“尽忠报国”啊!就是这四个大字
让我跪下了我在千军万马之中也岿然不动的身躯;
让我低下了在刀如山,枪如林,箭如雨面前我也绝不回首的头颅。
“尽忠报国”啊!就是这四个字让我接下了班师的十二道金牌,使得“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我心~何甘那!”我心~何甘那!
“尽忠报国”也正是这四个字让我昂然立于天地之间
从容的面对这风波桥,一直走向风波亭······


岳飞紧握住饱蘸浓墨轻如鹅毛的笔,
如山一般的在等着他画押的供状上奋笔挥毫写下了八个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在天地间大义凛然的踏过了风波桥,
一直走向风波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