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提要】先进篇共有26章,围绕做人之道主要阐述了以下四个观点:一是人的品质。强调做人要纯真不伪,做事宜朴实无华;二是做人的智慧。孔子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特别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主张活好现世人生,强调中庸之道。既不认为人的现实生活会被超现实的“鬼神”之类的力量所左右,更不认为人的现实生活能够影响其死后的情形,或者说其根本就不相信人死后其生命会以一种超现实的形态进入另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而继续存在,这是孔子学说区别于其他一切宗教学说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说孔子的学说,是现实主义的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展现的是现实主义智慧。三是做人要恪守底线,强调以道事君,这是为政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操守;四是君子当志存高远,强调应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融合,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6)莫论鬼神话人生
说到做人做事,自然就涉及到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立身处世的态度,包括对人的生命及其价值的看法、做人处事的基本立场等等。古今中外,围绕人生观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关于“人从哪里来?死往何处去?”的争论,不仅从未消停过,而且形成了“唯心”“唯物”两大阵营。唯心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是由一个超现实的力量主宰。人的生命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总是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生,是生命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一种形态,死,又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比如鬼魂)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情形。由此,便产生了神学,产生了宗教,就有了上帝、鬼神、极乐世界、生命轮回、善恶报应等等意念,对现实人生做出了种种玄妙诡异的解释,进而构建起种种唯心主义的人生观。唯物主义者则否认有鬼神的存在,更不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类的现实生活是由超自然的神创造并主宰。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并按照一定规律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现象,不存在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能够主宰或左右。人类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来适应、改造客观世界,改善现实生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唯物主义者崇尚科学,反对宗教迷信,并依此构建起了以积极进取为基本特征的现实主义的人生观。
科学主义者则中立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既不承认鬼神的存在,也不否认其存在,或者说是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并且抱着这个怀疑态度依靠科学方法探究解析自然界一切现象,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科学家变成了唯物主义者,如达尔文,他的《进化论》,不仅成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范例;也有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最后相信了上帝。直至现在,关于鬼神是否存在,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也就是说,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肯定或否定的科学依据,仍在探索争论之中。

哪么,孔子对此问题是持和态度呢?我们看他是如何回答子路关于如何事奉鬼神的问题的:
【原文11·12】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事鬼神”就是“为鬼神做事情”。“事”是动词,是“(为、替、帮)…做事情”的意思。“季路问事鬼神”实际上就是请教“如何才能把鬼神侍奉好”的意思。在这里,就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或者说是有一个已经设定的前提,即:存在鬼神。在春秋时期,在世俗的普遍意识中,不仅存在鬼神,而且活着的人还要侍奉鬼神,子路问的就是怎样才能将鬼神侍奉好。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还没有学会如何事人,又怎能去事鬼呢?“事人”即在家尽孝,在外尽忠,这是君子立身处世应恪守的本分。
子路大概不服气,紧接着又问:“敢问死。”即:人死后会是什么情形呢?引申而来,就是人死后究竟会不会变成鬼魂?这是一个深层次的人生观问题,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告诉他:“未知生,焉知死?”即:尚未弄清活人的事情,又怎么能知道死后的事情呢?!
“未知生”实际上就是“不知道人该怎样活”的意思,即没有弄清现实人生的道理。用现代的观念来说,孔子是告诫子路,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的人生观问题,即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做人。很显然,孔子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对鬼神虽没有否定其存在,但也没有肯定其存在,总体上是持怀疑态度的,因此,他对鬼神的基本态度是“敬而远之”,从不讨论怪、力、乱、神之类问题,关注的是人的现实生活。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学说中,是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他研究《易》,无非是认为《易》是人类远古经验智慧的结晶而已,并没有把《易》当做神怪诡异之学去研究,当然更没有将神怪诡异之类“玄学”引入仁道,这就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现实主义本色。这一点,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孔子学说非常重要。
顺着“未知生,焉知死”的话题,很自然就引出了做人的智慧问题。下面几章就集中讨论这个问题。

【作者介绍】史永峰,笔名冷梦良。出版有专著《论语通俗解读》和杂文散文集《阿Q重返人间》。现为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丶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理事,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讲师团讲师,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论语通俗解读》目前己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图书馆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