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之损益
受益于迟钝多一些,受益于聪敏少一些。
但生之损益,只能分阶段计量。谷仓堆得
多高,冰窖挖得多深,性的温和和戒律的
繁冗,各有一套法则(都是可量化的现实)。
儿时,我比人慢半拍。害怕老师提问,见别人
举手,也佯装举手,避开投过来的目光,希望不被
看到。“从楼顶跳下去,如何做到四肢同时着地?”
“飞蜥有肉蹼。”“寻求一个替身。”称“你”为“您”。
年纪渐长,喜欢没走几步就拐弯的街巷,几座
孤零零的小房子构成的街景——在那里游荡。
假设一个男人感到一阵酸楚,在回家关上门的那一刻。
外面有树枝伸进窗口,有几台电动割草机的轰鸣。
“酸楚”,一个词语会抓住一对事物:一根穿了线的
针,一枚指头暗暗用力的顶针;配有图画的一句话——
图画和那句话。符号的意指。你闯入“我的
时间”,我却说:“请进。”而我自己,渴望
消失,又渴望重现,有着节日前后的情绪波动。
(2020)
异地感
自我否定而后自我修复,类似瞬间的内疚,
人生中间阶段的弹性(两端是童年和老年),借此
测试我。开始有异地感了。缩短两地间距离,
码头、波浪、桥。具体而言,则是一群外地人对我
的身心施予影响:一些奇怪口音的片言只语。这些
坏邻居,坏伙伴。(我们可以坐在一起讨论人格吗?)
某个夜晚,在船头,我失去对时间的感觉,令人
惊慌和恼怒。我看到的河水尚算湍急,船一直在
颠簸,在浅滩暗礁处,遇到过好几次险情。
船舷边,几个人在游泳,姿势不甚协调,像在互相
追打,又像在即兴表演泳技。其中一人,在水面上
昂起头,望着我笑——当然,这只是个梦(可能是
本体论的一种推断,如在一个历史学家的梦中)。
那几个人,似是我死去多年的伙伴——谁知晓它
的含义呢?一个事件与另一个事件的联系。成长
的惯性(这个最容易被人忽视),因为有成长的需求。
关于那条河,有一个比例尺,现在缩小了好多倍。
(2020)
异体感
对我的身体,我了解得不多。它具有
行星的低语性质。我常想象它在离我很远的
地方,闪烁,独立于我而存在(要从佛学要义
说起吗?)。一次,在手术台上,在全麻中,我听见
医生们聊天,他们谈起智人的身体构造。我不知道
这与我现在正打开的胸腔有什么关系。他们还谈到
南极企鹅、雪后松鸡和雨中蝉,仿佛我与它们是
同类。同一个谱系,古老的分支(听上去还挺
科学的)。亲爱的大夫,你找到那颗瘤没有?那哪儿。
不是。那是心脏。我感到了你的手,指甲传递
的颤抖。通过身体对话,好啊。宇宙的缩影。群体中
的不明个体。表现和再现——但只能通过艺术媒介
来表现和再现。有一段时间,我热衷于与朋友们
讨论“分别识”和“相”,有时去寺庙,找僧人
攀谈,终究不得要领。(我居然还信仰过一块猩猩
的头盖骨。)“我是结茧失败的蚕宝宝,我是冻僵的
千足尊者。”但这只是说说而已,连我自己都不相信。
(2020)
失忆记
上一次的失忆发生在哪儿?——我不记得。
傍晚下山途中(脚下是垂直的、一眼望不到底
的石阶)?一次度假回来(昏睡一觉,不想
穿衣起床,出门赴约)?某一回溺水——“我把
他的头按到水中,它拼命浮起。”?一个小手术——
只是面部局部麻醉,脖子、手脚、全身仍能活动?
来自吊桥上的晃动。你的,一群人的,混杂一处。
腰腿扭转,运力。你加入那晃动。突然你停下来。
晃动中的那种停顿。童年记忆的黄金分割之法:
把某些事放在这边,把某些事放在那边,叠放
整齐,像玩具和学习用具的分层抽屉。它们是
二维的,同一个平面上的。蒙着灰尘,被忘记。
是“现在”损害了我,而不是“过去”。使我不能
得到三维的宁静,更不必说四维、六维。(在数以百计
的空间里,探讨某个灵魂存在,这是在折磨自己。)
没有人像孩子那样经常去关心那些飞来物。空中,
无数颗流弹飞着,上下乱窜,不理会抛物线原理。
(2020)
纪念物
总得留下些纪念物,活了这么久。现在,
我来看我自己,比十年前更脆弱。那些苦恼,
总得轻声说出来,留下些痕迹。那么,没有比
文字更好的了。也可以采用雕塑,将纸质的
换成石砌的,在居所旁树一座自恋的纪念碑。
那种表现“沉思”的建筑,某个信仰体系中的塔。
隐匿在周围的建筑群中,根本就不显眼,像向
所属的组织提交的每日行动报告、每日心理报告,
依照它们随时随地反观自己。想做的事,不能
去做。“总之,诗是诗,生活是生活”。有时我会
觉得肉身之外多出了一些什么,一个尾巴样的
东西,细条状肉赘,一个需要其他器官支持的
小器官(作为知觉的一个指导,我认为它尚稚嫩),
远不如树梢上以尾巴绕枝的金丝猴,它自如,上、
下、跳、翻筋斗。我对我们的理性真感到无奈——
尤其是本来挺感性的女性,成年之初有了点理性,
就忙不迭地去评估一个中年女性的迷惘,并划清界限。
(2020)
老少病人
我依旧是人们眼中病人的样子。不爱说话、
与人争辩;用花卉(吊兰、仙人掌等)装饰
房间;亲近动物,观赏景物(病中观察,并做
一些记录);走路时一阵小跑,跑动时想某件事,
反复想;与同性结为旅伴,身处一艘船中(船舱里、
甲板上,靠近船头的位置)而不自觉;打听孩子
的秘密,加入某个小型团体。这些就像一个个自编
的神话,谁也不去说破它们,或对它们做病理切片。
“别跟人谈论你的过去。”父亲说。我就不愿去了解
他的过去。(这回是逆时针方向。响过一次的小闹钟
又诡异地响了。)是的,甚至当我轻声喊他“父亲”,
他的肩膀都会微微一颤。我们都很懦弱,内心中。
湛蓝冰块给人以安宁感。夏日病房中常见的。那儿,
护士们都很美,嗓音低沉,忙于注射、量体温、
重整床铺等候新人。天花板上的老式吊扇,转速
都很慢。这时候,没有病人愿意轻易开口,呼叫
或者呻吟。我们都很珍惜,知道何物,何时易碎。
(2020)
旋转着行走
坐在旋转木马上,匀速转一圈,获得一系列
透视图。这么看世界,可能更真实。在雪地上
疾走,感受白茫茫;在小雨中慢跑,感受雨丝纤细。
“但最好能旋转。”是的,人类的行走方式本该是:
旋转着行走。它会使你的感受立体起来。归纳
各方位所见。(卷一个纸筒看流星。用左眼,然后
右眼。)那些山、山上的铁塔;公路上的车辆和
车上人;那些河、河上的船帆,一概可视为某种停留于
“表面”的东西——“此时此刻”的所属物。即现即逝。
你失去一根手指,夜里,在缺损的指间,你感知那根
手指(那儿,有一个对它的补充说明)。像年老的
白鹳,放弃树冠上的旧巢穴,在荒草乱石间筑起
新巢穴,改掉俯视俯冲的习性——我整日写作,错过了
许多赏心事。对小物什迷恋、收缩视野于室内、不再
关心周边的人和事。一次,在静静飞驰的高铁上,听
两个孩子大声争论,一个说“外星人存在”,一个否定。
我移目他处,装作没在听。心里,我认为他们都对。
(2020)
理想物种
总是试图说服别人,逞强之心依旧,不觉得
这么做徒劳又愚蠢。更糟的是,因文学熏陶,
学会了狡辩,凡事搪塞以“真理”和“不证
自明”,自比“与自然相抗衡的跳蛛式灵敏”。
夏夜里,朋友们围绕某个话题,喝着酒,谈兴
正浓,你突然打断他们,引入一个新话题。全场
陷入静默。你停顿片刻,继续说着,以掩饰尴尬。
出于礼貌,他们听着。即使作为知觉的一端,他们
也难以完成一次借用似的躯壳转移(需要多次
授权)——你去体会某个人无力完成一件事时的
心境。“是文学教坏了我。”——可以这样诿过于文学。
“学宠物藏起爪子”。路过宠物店,看见店员在给
猫狗们剪趾甲、洗澡、梳烫毛发;进入水族馆,
看见海龟们划着鳍状足,一跃一跃地嬉戏于铁栅
和玻璃墙围起的人造沙滩,你若有所悟。它们都
称得上是“理想物种”。还有例子吗?所有爬行的、
动中寓静的、仅剩触觉的:没人在意它们是些什么。
(2020)
文学论纲
美丽的街头女孩,穿着奇装异服,不顾
她的美丽。触摸某物时不够专注,触摸
自己时不够自知。(你了解色盲者的心理吗?)
跳着街舞,在结冰的下坡路上,她一晃一顿地
走着“蜘蛛步”,瞧上去像个嗅足了檀香气味,一时
半会醒不过来的嗜睡者。看来她还反对我的诗。
令我想起我常用的那些措辞:灵魂、拯救、神圣、
责任、爱、意义(在一个专门的词语库中),现在
我可不敢随便用在哪个人的身上。文学已如此
不堪。倘若文学只赞赏伪善,对待她以鄙视、忧惧
和哀其不争,那么就可以随手扔掉它。我为我
的诗人身份感到不安。啃食自身鳞片的穿山甲。
嗜好肥皂、洋葱和腐肉气味的仓鼠。性无能的新郎。
以前,我为乡野、山谷和山顶、某些动物植物
的很多自然声响写过诗。现在,独自坐在这里,
隔着数个房间,听着电锯刺耳的尖啸,我想为
电锯穿过这几个房间依次递减的震动而写一首。
(2020)
思考论纲
傍晚,找一些事儿来思考。很明显,这是一种
姿态,明知自欺欺人,却改不了。思考?哼哼。
例如,在林中。树上,无法再划分的意义单位“一只
蚂蚁”跟着蚁群爬上爬下,它与经验“蚂蚁”在
体型和颜色上并无差异。经验的总和:蚂蚁、蜜蜂、
果蝇,及其幼虫,乃至树下的我们,都是一体的,
无法割裂来看。(请思考“……在……之上”与“……
在……之下”,有无类似肢体残缺者所产生的错觉?)
更多的时候,在纸上制定一个计划,然后让它在
纸上去实现。设想几方面困难、几处漏洞,确定
解决的步骤,最后画一个圆满句号。就好像真有
那么回事似的。有时兴起了,为马路上的环卫女工
设计一件鲜艳时尚的工作服(还是在纸上),代替她
的黄马甲——假设一个她骑着扫帚翩然而至的童话情境。
她的身旁,飙车党驰掠而过,积水四溅。摩托车
后座上张开臂膀呼喊的烂仔让人艳羡。你会生出
一把将他拉下来的冲动。这冲动荒唐。你来不及思考。
(2020)
死亡论纲
期待死亡两次。这样,活着至少有趣些。
前一次,是对后一次的彩排。熟悉它,
享受它,而不是老躲着它。两次之后,便是
常客了,不再是陌生客人。“女店主杀死了闯入店中
的一头白犀牛。”“第二天,招致了报复,一大群
白犀牛、黑犀牛、五彩犀牛,挤满了她的小店。”
客体的死亡成为你的谈资,也才更可信。你坐过
过山车。你去过迪士尼乐园。现在,你穿着
工作装,坐到电脑前,想找回平日状态,但你
心里清楚,此刻已不同以往。你低头窃笑,
想着自己比他人拥有更多。死过一次,再回来,
这体验没有谁真正经历过。迪士尼里的亡灵家族
是设计团队杜撰的。他们还杜撰了骷髅石、小飞侠、
喷气背包飞行器、海妖复仇号。你不知道,还有多少
不为人知的孤独的妖怪,拥挤着,围坐在你身边。
死亡嗅到了我们:这是借喻。高位截肢、换半边肝和
肾、植物人昏迷,不过是对死亡的模塑。至多是诈死。
(2020)
河边旧事
收敛一下疯狂,我对一个女人说,把你
的长发剪短。理由呢?弗洛伊德式的隐喻——
你的身体,是一个警察局。臀尖、指尖、舌尖
的不同感觉,为你规定了一个世界。有内外、
前后、上下的规定性。有简洁的指示。“可这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她说。插在花瓶中的绿萝,
会生出白色根须,插到土中也一样。“哪儿欢迎我,
我就到哪儿去。”走在河堤柳树的昏暗中,她脸上
的阴影像抓伤。我谈年轻女人的社会属性,她谈
中年男人的古怪性情。我感到需要占星术。“我们
谈谈星星吧。”我说。“可以考虑用分级火箭将你
送到冥王星或阿尔法星上。”她说。她知道我是个
不着调的诗人,面对美色美景,常常会无缘无故
产生“黑林错觉”。这时,天际有了电闪雷鸣,雨点
却未落下,我们朝对方喊:“跑呀”。于是我们跑。
一个站在船头挥舞着白衬衫的男人,让他的采砂船
与我们并行,保持同一速度。他学着我们喊:“跑呀。”
(2020)
初始力
所有让欲念实现的方法我都尝试过了。
最有效的一次是,在空空的卧室中央,竖起
一面大镜子,而后,你就如我所愿地,全身
被反射了出来——是反射,你才到达了这里。
此前的思念和呼唤,一点用处也没有。幻觉——
初始状态的视听力(与人体相分离的,作为
“第二人称”属性的心智),旧石器时代的
挖掘工具(石镢头、木钻头);此外,它还具有
怎样的、反科学的、我们难以理解的古老图式?
一团被冷冻过的东西。一些见光即死的微生物。
我们需要科幻体验,情侣和鳏寡者更需要。
(内心独白的不可验证和不可演绎。)隔阂、冷漠、
排斥,像连绵群山和浩瀚海洋、大片星云的死亡螺旋,
连荒野寂静都具体化为坚固如铁的“四面八方”。
而有了它,才算有了温情,彼此生出认同感。有人
让我们“思考这宇宙太蓝”。其实是:太辽阔。无以
想象。“在蓝色的边缘你会掉下去的。”你这样说。
(2020)
从前的本能
回答“你从前的本能是?”。总是回答不了。
很多时候,你想跟人说说你的十七岁,又总是
说不出口。一段不光彩的经历,镜头被剪掉。
片长不超过90分钟,优先考虑票房。放映到
一半,还剩下几位观众?别吵醒他们。每天,
他们都会上这儿来,找寻“被替代”的快乐。
远处声响,身边黑暗,上面穹顶。最好是小剧场或
地下电影,尽情表演,不担惊受怕。(一封匿名信或
匿名情书,亦可多人环签以致匿名效果。一次
匿名漫游,去偏远的外地,不带任何行李。没有
暴露的危险,不会被揶揄、禁止和抓获。匿名表达
最酣畅——那是完整的、很明确的意思表示。)
以十七岁为标志。此后的酒精中毒反应。晃荡在
雨中大街。青春期缓刑。被拉长的疲惫。雨与抑郁
的关系:细雨;雨与欢愉的关系:暴雨。作为一个
有着各色渴望的年轻醉汉,一个受虐狂,无中生有
地假想出一个施虐对象。后者的存在被视为当然。
(2020)
心灵感应一种
在早上记下早上所想,在傍晚记下傍晚所想。
凡在脑中闪现的,我都一一记在纸上。转眼
即忘。很久以后来读它们,才知道自己曾经
是个有过欲望的人。(给欲望以特殊语法,精心
选取一些词和短句,称此时的心情为“小姑娘”。)
杂乱癫狂的小念头。女性化的思绪及据此的行动。
“喂,小姑娘。”“昨天我们已经打过招呼了,今天
不妨再重复一遍。”关于枝头宿鸟的诗,关于海底
章鱼的诗,都不是关于我的。出于对文字和印刷品
的轻信,人们乐意阅读它们。“使其完整”或“加入
我们”:对我怀有这种浪漫的期许。就像面临性暴力,
一不声张,二不反抗,做一个逆来顺受的好脾气伴侣。
我很少体验到不同类别的“美”,怎么说这都是缺憾。
有时,我为路上听来的一句话难过,半途狠狠心下车,
望着野外落日,感到这个星球正在急速地由南北轴线
变为东西轴线。那么高的天空与那么袒露无奇的大地,
如俯与仰的心灵感应,说合上就“啪”地一声合上了。
(2020)
啄痕
沉溺于城市生活的人说他们喜欢田园诗。他们
绕着悬崖下的小木屋转了几圈之后回到屋子里,
开始谈论它。木质的:松木、樟木、棠棣木?上面
有白蚁蛀孔和鸟儿啄痕。四周有溪流环抱。溪边
布满叶色沉郁的喜阴植物。几声鸟鸣——纸质跃动。
尽管身临其境,但描述中仍然带有书中某些片段
的启发(猎人手记或谈情说爱的小说。食蚁兽缩首
藏尾的喜悦。一步,一陷阱。草木深处的欢爱镜头,
裤袜上扎满芒刺)。这是适婚男女长于想象的疯狂劲儿,
自命为博物学家,胜过少男少女的懵懂相遇。一些
感触被夸大,像诗;一些对立被缓解,像疾病面对
残疾。我不知道当人们共处一室或乘车同行时是如何
体味“他者”的。这说起来容易。我离开这些人,
孤身站在悬崖边,习惯性地判断一下动能,最后
还是选择从山坡上滑下,留意着松动的石头和割手
的茅草。今天的鸟儿没有痛苦,更不必说,增加我
的痛苦。此即为何我自叹不如却又不渴望成为它。
(2020)
是,而且只是
重新安排这个世界固然幼稚。但必要。你
不是科幻小说中的人物,永无岛主人彼得·潘
或兔博士。你在现实中已经存在了五十年。
将这些年发生过的大小事情重新排序,只能是在
回忆中(比如看大海啸或大逃亡纪录片时的走神)。
回忆的移情作用。诸多细节。数量、尺寸、轻重:
多和少、大和小、几克和几吨,早已被分项配给。
“我在C空间,他们在X空间(他们的孩子在X²空间),
他们看不见我也抓不住我。”必须重新思考这个
物质世界,是同质累积的一和二,抑或不同性质的
C和X?同一个星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抑或质量、密度
相差巨大的众多星系?这至少需要一次脑洞大开和
一些知识储备。脱离具体物体的幻听。而听力尽头
是一只蜂鸟。它那么小。但重要。它是为推论预设
的一个前提。那种振动频率。让你也去验证手的
抓握能力、上下颚的咀嚼能力、腿的弹跳能力,各自
的极限,告诉你“这是世界。而且只是这个世界。”
(2020)
理想,噢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艺术家的身体感到好奇。
对着那些画像,与我的相比较,五官与五官,
胳膊腿与胳膊腿,自惭自责,乃至寝食难安。
看到一幅插图,揣度画家是什么模样;读到
一个童话,神往于那个上天入地,游魂一般的作家。
这样一群上帝,容貌姣好的男男女女,不食人间
烟火,好快活啊好快活啊。长大后,我的理想就是
做这种上帝——上帝是我的尺度。直观地讲,他
是自带光环的,真人秀似的,也是一个航母级的
精密复杂系统。当我跟着人们用古希伯来文唱起
赞美诗,我感到我终于降临到上帝之中了。“归还你
一个整体。”这让我偷着乐。虽然禁止窥视,但还是有
屡试不爽的献身。“亲爱的宿主你好。我是年幼的
七星瓢虫。我饿了。”我要让艺术家们成为我的厨师。
六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可知的,是自然物,或贪欲父母
的玩偶。等到足龄上学了,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了,
他却成了一个塑料娃娃,你捏他,他报以一声尖叫。噢。
(2020)
小世界
一切还能保持原状吗?一天下来。我这么问,
不是指落日下收割后的苜蓿田,或狂风过境后的
小沙丘,游行结束洒了一遍水的街道,而是特指:你。
(你还能保持原状吗?——热肌体的再生能力。)
每天,从外面回来,身心俱疲,恨不能马上
爬上床,蜷缩在被子里,忘掉上下班接触过的
所有人。“我可以继续接受自己。”未至完全失望。
剩下的一些想法,像傍晚一样亲切:有窗纱框架
的窗户,由背带裤约束的手脚。你陪伴一个病人
度过他的临终时刻,全神贯注于那个身体的变化,
并投射于己。帮他通灵。有另一个大世界护着这个
小世界,两倍于它。情绪与行动的相关项,是浸在
水底的定时炸弹。“不是你,”他说,“是我的女医生,
更了解我。”“那是不同性别的斗争。”“不,她是个
讲伦理的未孕新娘。”“保持原状”的最野蛮的例子——
一头母角马在角马群中飞奔,它的胎儿掉落到
地上,腹部空下来的它一刻不停,只当未察觉。
(2020)
小振幅
悬索桥上所感到的震动。或船舱中所感到的。
或在大叫一声后的溶洞,在唱诗声刚停息的
礼拜堂。像是有一个构成“彼处”的小振幅客体。
往往,它会持续很久,被我一路带回家中。一周后,
一个月后,仍清晰。那是什么,无以名之:外面
是丛生的刺,里面是颤颤的一团肉,不是我们熟知
的腐叶间的刺猬。一个叹息般的弹簧。一阵纯形式
的呢喃。直到听到理智轻声相告“我——是由
外部决定的”才使我平静释然。这是“自由意志”
的一个诱饵。翘起的响尾。空匣子,等着你的好奇。
曾经,有一个女人,说她能做到“心如蜂巢”,我
当即表示怀疑。她在一个完全是粉红色的书房里,
眯着眼,读书,放任着四肢。阳光照进百叶窗时,她
叫着“柏拉图,柏拉图”。那么谁是柏拉图?她令我
厌恶。她把地板上打着滚的那只荷兰兔叫作柏拉图。
当我身陷某个山谷,在树木浓阴覆压之下,我一般会
想象自己是那儿的常客,用土著人的眼光去观景辨物。
(2020)

余怒,生于1966年,中国当代诗人,著有诗集若干。


鸿山 . 玉和祥杯首届南方诗歌奖继续征稿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2-3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4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5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6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7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8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9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0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1月目录
“崖丽娟诗访谈”:森子|诗人必须成为语言里的“我”
梁京:我们多么温良地望着这片黑夜
小树林诗会:简朴的生活总在某处
“他山诗石”:岩子 译|保罗.策兰诗选10首
“他山诗石”:汪剑钊 译|桑戈尔诗五首
“他山诗石”:杜鹏 译|拉塞尔 . 埃德森 散文诗10首
“他山诗石”:李笠 译|埃里克·伯格奎斯特6首
“他山诗石”:远洋 译|我犯了一个销魂的罪(9首)
“他山诗石”:芮虎 译|法罗赫扎德(伊朗)诗三首
“他山诗石”:姚风 译|努诺.朱迪斯《世界的重量》(选11首)
“他山诗石”:张曙光 译|斯蒂文斯诗选
“他山诗石”:远洋 译|德瑞克.沃尔科特诗选
“他山诗石”:柳向阳|亨里克.诺德布兰德《十一月,手的颤抖》
“他山诗石”:刘文飞 译|帕斯捷尔纳克《天放晴时》
“他山诗石”:伊娃.达.曼德拉戈尔 译|俄/罗斯诗人作品6首
“他山诗石”:岩子 译|狄金森诗选10首
“他山诗石”:张桃洲 译|巴克斯特《克雷西达》
柯红:月亮割伤天空的蓝
王西平:活着,成为一场虚构的睡眠
蒋立波|合成的对白:在安迪·沃霍尔的房间
陈亭夫:海鸥之鸣
舟自横:幽居或庇护所(14首)
坎离:等待冬天将我们封锁
杜华阳:火中的词语,没有休止
沈苇:钱塘组诗(12首)
黑辞:偏爱失声的虚无
黑丰:生活在一种庞大的雾气里
王春芳:现实总在秘密流淌(系列组诗1)
王春芳:现实总在秘密流淌(系列组诗2)
孙谦:山河故人
霁晨:怀念你灵犀的手指
苏拉:天空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拓野:讲座哀歌
笨水:我是荒诞深处的哭声
丁南强:卢舍那大佛
佳妮:“夜里关着一次动乱”
唐果:我喜欢你是自由的
尘轩:缩写的父亲(10首)
王璞:没有证词,也就没有
余涅:盛大的光明还未到来
“90℃诗点”:蒋浩&张媛媛|藉有限寓无穷
佳桑古子:我的血液说明了一切
陈铭华:我以什么理由来忘记
张慧君:在春的门槛上
“品鉴”:朱涛&杨碧薇|美得像一枚指针
“品鉴”:楼河&臧棣|天真与生成的诗学
章平:老虎睡到在一棵被老虎撞倒的树上(组诗)
西衙口:修辞是种危险的游戏
青蒿子:徐家营的春天
海来文清:在黎明中走失
淳本:潕水浮槎记(组诗)
马莉:词语在体内开花
叶朗:浮生八卦
哑石:置身于悬空的地狱
高春林:唯有你的声音在将空阔唤醒
余怒:《鳗》第一辑(1)
“品鉴”:西衙口&敬丹樱|诗歌是什么
潇潇:燃烧的魂灵
王彻之:走钢丝的人
宋 琳:隐迹稿本(1)
“崖丽娟诗访谈”:清平|诗歌没什么道理可讲,或讲一点歪理
刘兴华:午夜的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