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化人生多彩笔
郭云策
我和毕长代先生是在两年前,县委召开东平县文联成立大会时认识的。因为我那时在文联做领导工作,文联创办了一个文学刊物,他做的虽然是机关事务性工作,却喜欢文学,尤爱诗歌,常在刊物上发表作品,所以渐渐地便熟悉起来。我知道,他工作勤奋,写诗也勤奋,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突然拿出《人生随笔》这样一部作品集,却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我一向认为,身处行政工作岗位上的领导干部,有的人虽然写点游记啊诗歌啊一类文章,那不过是一时兴起的附庸风雅,心里最看重想得最多的还是把官当稳。至于文章,实是可有可无的事。当然也有想以文章问鼎高位的,但那与文学无关。长代先生不属于“那一流的人”,他虽然也有职务在身,却是被文学陶冶的人,他的气质和心地,有很多文学的因子在其中。我甚至认为,他的人生,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因为他工作、学习、生活、交友,都没有离开过诗。读者从他的这部作品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把诗当作人生的伴侣,是一件幸福的事。诗可以雅化人生,鼓舞人生,也可以记录人生。这在长代先生身上体现的十分突出。如在“社会篇”中,他以诗的形式,真切而详实地记录了自己参加工作后,从工人到军人又到走上地方工作领导岗位等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他在国家黄河委员会领导下的地方单位工作,在“湖河情深”中,记述了治黄工程和东平湖管理中亲历的一些重大事件;在“学海拾零”中,留下了自己大半生政治学习、道德修养方面的感悟和体会;在“情谊无价”中,记述了一生中不同时期与亲朋好友间的交往故事;在“闲情逸致”中,则淋滴尽致地抒写了个人喜好与追求。通过读他的作品,从看似紛繁与杂芜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触摸到了作者滚热的灵魂。其喜怒哀乐形象,跃然于眼前。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以说,毕长代先生不仅学诗,而且以诗滋润着心灵,丰富着知识,记录着生命的每一个足迹;也以诗为人间万象留影。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圣人名训。
这部作品,有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首先,作品表现了作者向往高境界的人生追求。如刚参加工作之时,他写诗立志:从此自努力/未敢稍怠慢”、“争胜心强盛/任务超倍完”,展示了青年人追求进步,奋发向上的风貌。由エ厂走向军营,他又写诗自励:“常思再进步/参军去前线、投身大熔炉/重塑世界观/军装穿在身/壮志立心间"。练刺杀时更发出铮铮誓言“白刃格斗显英豪/练兵场上声震天/热血男儿豪气迈/定叫来敌无生还"生动地展现出作为一名革命军人的英雄气概。转业到地方工作,仍要求自己“淡泊名利驱欲念/心若止水逐忧烦/闭门三省非清高/静坐三思效古贤”在社会上腐败狂潮怒卷之际,表现出一种可贵的独善其身的清醒。退居二线后,即使养花种草,也表现了取向高雅的意趣,如在《咏茉莉》一诗中写道“玲珑清淡仪大方/一表素雅不张扬/珠圆玉洁无异彩[奇香浓郁久芬芳”,借物抒怀,彰显清正脱俗之志。凡此种种,都透露出作者追求人生高境界的强烈愿望。


其次,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具有与读者近距离交流的效果。如他在《理想》一诗中这样表述“黄河岸边生/东平湖畔长/爱听船夫歌/喜闻渔姑唱/常在水中戏/乐捉鱼虾蚌”;又如《喂鸡》“人多钱少工资低/后院搭窝喂小鸡、一天捡蛋七八个/改善生活添乐趣”;谈包村感受:“小村不大人五百,千亩耕地围村边/表面平静无风波/内里乱成麻一团/进退犹豫两难时,党委派人来助战/东风吹来及时雨/三九送来雪中炭/工作方案细推敲/同舟共济渡难关”。类似者还有很多。所有这些语言,都是口语化的,读起来使人不会产生陌生感。可以看出,作者在运用诗歌这一形式时,善于使用通俗的语言表情达意。或许有人瞧不起通俗,其实,高雅难,通俗亦难。难在化高雅为通俗,诵俗而不庸俗。
再就是,创作的题材与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表述对象中有对重大政治活动的诗化记述,也有对无足轻重的闲花小草的吟咏;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激越倾诉,也有对平凡工作的热情歌唱。文字表达也采取了类似律诗、长短句的形式,显得灵活多变,律动感强。证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善于多方借鉴,化为已用。
作品集中的“文艺园地”是我最为喜欢的。因为,在这二部分里作者记录抗洪抢险、宣传水法等重大事件时,采用了“相声”、“对口快板”、“群口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写得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历史上,金元时期的东平,曾经是中国戏曲繁荣兴旺的重镇,出现过一大批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戏曲宝库中的珍品。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几百年来,植根于东平本土的这一优良文化传统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发扬,其损失之严重,是无法估量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局面才略有改观。目前,搞曲艺创作的人才十分短缺,盖因这种文学形式,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艺术素养和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以及对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人才成长不易,得之亦难。所以,我读了长代先生的这些曲艺作品后,感到高兴,希望他以后能在这方面再做努力。
长代先生有即兴作诗的才能。我们在一起开会时,他常常不暇思索,诗句便脱口而出,让人们刮目相看。文联举办新春茶话会,他即席赋诗“文坛盛会迎新春/喜看丙戍满园辉/国际论坛赞罗公/平湖广场立四尊/亮点一处星一颗/犹如银河群星萃/新年更有新气象/快马加鞭马上催”。东原书社成立,他又锦心秀口“东原书社振东原/以文会友兴文坛/神州佳作汇聚地/朱墨丹青皆是缘”。他像作家赵树理笔下的李有才,思维敏捷,出口成章。这类即兴之作,虽然说不上多么完美,但表现了作者的不凡才情,而这正是诗人应有的素质。
作为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长代先生的作品自然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如有些篇章欠精炼,有的内涵还欠深刻等。我相信在以后的创作中,这些会得到克服的。
祝贺《人生随笔》的出版!

郭云策简介
郭云策,男,1959年9月生,山东东平人。退休前任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工作之余,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地方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出版,已出版散文、散文诗、报告文学作品集12部,地方文化史料著作二十余部。曾连续两次获“山东省优秀文史工作者”称号,连续三届(15年)被评为“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泰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东平县罗贯中与东平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东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东原文化》杂志主编

🇨🇳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39个编辑窗口!如下:【主编.李红】【儒子叟国娇】【向幸福出发编辑部】【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吴金祥】【雨后初晴】【清风入心菲】【黎明】【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徐凝】【清风明月】【西湖】【江南】【春有百花秋有月】【千里与君同】【一片冰心在玉壶】【同醉唐风宋雨中】【诗意】【诗意朦胧】【田园风情】【诗情】【书香】【墨兰】【小雅】【鸿雁】【蓝天白云】【孙世伟】本团队下设63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文学社】【沽河一叶舟】【歌缘友聚好声音】【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向幸福出发编辑部】【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荷塘月色】【香】【南湖書香斋文学社】【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清风入心菲】【安好】【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五之堂主/新诗集】【五之堂主/系列词律分享】【五之堂主格律诗词专题】【徐凝】【高山流水遇知音】【情与感】【诗意朦胧】【心有灵犀】【诗意】【灵犀】【田园风情】【宁静致远】【书香】【墨香】【红梅】【墨兰】【诗情】【画意】【大雅】【小雅】【空谷幽兰】【幽芳逸致】【鸿雁】【轻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

非文友拒加!拒闲聊!拒加群!非诚勿扰!本作品配图图片来自网络、毕长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