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题在永胜瓷上的诗——毛诗奇
精华热点

题在永胜瓷上的诗
毛诗奇
后土娘娘,
大地之母,
堪称美神。
永胜瓷是用我的原乡母土一一
高岭土冶制而成。
提起景德镇瓷,
中国人无人不知。
它曾沿着古丝绸之路,
走进五洲四洋,
成为中国的品牌和名片,
成为洋人观赏把玩收藏的
稀世珍宝。

提起永胜瓷,
云南人无人不晓。
它是百岁高寿的仙翁,
实在其里,
美在其表。
它的高岭土质优于江西,
它的瓷品造型古朴大方,
沉着典雅,
甲等上好!
它被国家总理作为国宝
赠予睦邻国王,
显示出它无价的价值份量。
它的釉下五彩,
异色纷呈,
琳琅满目,
宝气珠光,
艳而不俗,
丽而不娇。
它的青花瓷,
古朴素雅高洁,
刚正不阿,
清清白白,
干干净净,
硬硬朗朗,
表里如一,
干脆果决,
宁折不弯,
只为玉碎,
不为瓦全,
坚守德操。
它的瓷碗,
无论贫富贵贱,
家家都有,
习以为常。

它曾盛过多少辛酸苦辣的滋味,
它曾盛过多少悲欢离合的
眼泪与欢笑!
我曾见过无数善良的乡村妇人,
勒紧辘辘饥肠,用这慈悲的器物,
盛满一碗雪白的米饭,
慷慨地倒进乞丐和流浪者的讨饭钵,
自己却甘愿吃糠咽菜嚼杂粮。
那年那月那日,
父亲去城上的大厂瓷社,
把我的一首《竹颂》诗,
题写在茶杯的瓷坯上送进窖里,
用千度烈焰烧制定型,
然后用绵纸裹了又裹,
用破衣布包了又包,
然后再沉甸甸地背到邮局,
遥寄给远在异乡的游子。

我用它泡一杯清茗,
啜饮永远的念想。
除了瓷碗和瓷杯,
父亲还送上一方洗墨的瓷缸,
嘱我写下故土与原乡的乡愁。
百年来永胜窑烟火不熄,
传承有道。
它是烧窑人血汗的凝聚之物,
它是彩绘贴花喷花人的技艺绝招。
那些能屈能伸的匠人与文人们,
既坚守了瓷性的骨气与节度,
也能忍辱负重地接受时代的
磨难与塑造。
永胜瓷啊,
它是故乡人的精神与品貌。
永胜瓷啊,
它是骨肉情的铭刻与写照!
2022年11月27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