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一钓鱼的朋友
潘盛国
鲜鱼钓得一罗筐,轻唱渔歌伴夕阳,
海上波涛潮复落,不如梦里一锅汤。
读老杜《月夜忆舍弟》
潘盛国
露从今夜白,诗圣感时伤。
忧乐关天下,情怀迈四方。
吟哦思日暖,瞻念望星光。
千古文心永,流风世世昌。
初冬舟上作
薛申太
残叶恋枝条,茅亭独奏箫。
轻云头上过,疏雨眼前飘。
移棹桥溪浅,闻声雁影遥。
立冬三两日,江暖乐渔樵。
古山村下庵
宋连富
其一
旧居古道老墙院,野经幽深峻岭前。
银杏孤怀多韵事,滴泉善世叹尘缘。
其二
庙宇遗存旧碾房,老茶印记史留芳。
沧桑阁殿千年福,祈愿乡民世代祥。
其三
庙堂期许福神来,兴举仙缘佛乐哉。
银杏世年泉绮梦,灵峰铁橛笑尘埃。
酒
公建平
悲欢离合席中物,绿蚁三杯尔我神。
都是性情闲作使,风流寂寞古今真。
蝶恋花-相聚未果而作/冯延巳体
公建平
袍泽别离今已久。仍记沙场,生死同驱寇。
又到冬寒初聚首,何时再饮重逢酒。
不恨天涯行路陡。恨疫居家,将梦成屏秀。
明水支山犹记否,夕阳归去情依旧。
冬夜
李汉乐
酒冷何妨瘦影孤,独斟谁惧向穷途。
秦砖汉瓦由他写,屈赋苏词任我趋。
一念会须生稗草,千言或可废通儒。
自今莫问唐虞后,河洛无凭不是图。
冬夜
李汉乐
孟浪长思醉少年,荒唐犹愧日中天。
僧庐听雨石阶后,破帽遮颜走马边。
不绝人言真亦假,半明星火坠还悬。
看来一岁又将尽,忽梦乡书到眼前。
今日世界人口达八十亿
李汉乐
苍茫宇宙一星尘,万载独存唯是人。
刨食土中求饱腹,裹衣叶底为遮身。
可怜瘟疫连年起,长恨征途跨国频。
休说文明应迭代,谁家白鸽色都纯。
巴厘岛峰会观感(古风)
迟焕东
风光旖旎蓬葭摇,元首云集巴厘岛。
聚焦复苏谋共识,迎接挑战筑美好。
共同命运理论伟,高膽远瞩搭金桥。
中国担当人敬重,领袖英明擘大道。
风景诗两首
薛国峰
(一)
观盘锦红海滩
滩头胜火红,秋来艳更浓。
勃海湾前美,神奇醉众翁。
(二)
枫桥忆往
月照水中明,舟停柳下清。
钟声惊梦醒,夜泊候乌鸣。
落叶
王永高
风高枯叶荡,地上变金黄。
窗外启明亮,工人保洁忙。
落叶
王永高
随风起舞荡悠悠,四海无家地上留。
岁暮天寒萧寂景,春来新叶绿油油。
秋晨于潍河岸
徐艺宁
连天潍水祭花殇,多少相思欲结霜。
最是秋风能刻骨,教人一夜识炎凉。
望月
徐艺宁
每忆儿时赏月光,哪知其影在千江。
天真只道自家物,夜夜悬于小碧窗。
青岛冬日
卢国成
历过严寒更惜春,岛城物候最宜人。
立冬不见雪飞舞,落叶非携霜降沦。
月洒清辉星散淡,霞牵白浪气清新。
常欣美景家门口,似与仙都为近邻。

初冬
李双林
萧瑟初冬树叶黄,随风零落憾秋伤。
红花虽去青山在,寒气飘浮满地凉。
孟冬
刘新华
时光荏苒已初冬,万木凋零冷气浓。
瑟瑟芰荷撑瘦骨,萧萧枫叶落残红。
东蓠菊蕊凝霜露,西畔芦花荡冷风。
莫叹秋别无秀色,傲梅迎雪绽芳容。
柿子红了
孙德力
连枝缀串粲玲珑,时见清秋叶落风。
过雨临霞香自敛,披霜带露颜逾红。
春携夏梦倾囊里,月泛云波与帐中。
些许和甘些许涩,芳园得味韵无穷。
怀秋
孙德力
万里长空旅雁鸣,霜披丹叶腼颜呈。
寒山孤影梧桐色,野水瘦形芦荻声。
题到秋深吟句冷,梦馀客久御风清。
西霞暮落乡关望,一样冰团别样明。
观古板诗词
张永财
世间本无诗,更无牵强词。
一朝灵感来,洒脱抒胸意。
原本少攀比,个中无友敌。
志同多交流,惺惺亦相惜。
学海无高低,书山无竞技。
韵律无定格,绝无圈占地。
迂腐孔乙己,形同多才艺。
自大假顿悟,至死不明理。
万紫千红时,百花自春意。
文化多烂漫,推翻古板日。
横江冬记
胡永青
欲诗天冷无词吟,望却平芜尽旧林。
哀草白头江色暮,归鸿数点动愁心。
常叹洛浦西风早,犹念秦关孤雁音。
我且舒眉展山翠,喜悲自遣酒初斟。
偶吟
胡永青
诗成非是天然具,三份才情七份吟。
一树锦华西子意,万峰萧瑟雨寒侵。
瘦驴仗剑入斜壁,霜发援琴合水音。
多少江湖冬获老,一滩明月照君心。
雨晨偶提(通韵)
胡永青
杯底昨宵茶垢红,晨曦似晦北风中。
天青欲作朝冬雨,墨冻还思暮晚松。
常喜闲悠横江看,惯听幽鹭镜湖东。
文章大抵成孤赏,固怨羁怀念远鸿。
小雪
张存民
岛映星光三载家,书余闲煮一杯茶。
西风吹过琼楼外,冬雨迷朦无雪花。
晨兴
张存民
一缕晨曦破晓开,大江东去不徘徊。
海鸥戏水婆娑舞。画意诗情信笔来。
贺六汪文联
张存民
文苑诗才聚五洲,吟旗高举立鳌头。
巧裁眼底山和水,细写人生乐与愁。
字字清音歌盛世,声声雅曲赋风流。
情牵家国凝翰墨,广揽群英壮志酬。

冬雨六首
薛申太
其一
隔岸风揺竹,开轩雨满山。
枫林知冷意,对镜卸红颜。
其二
隐约画屏中,山村万木空。
重云遮野径,冬雨乱寒风。
其三
黄花馥可餐,秋去北风寒。
村外枫枝瘦,窗前冷雨欢。
其四
岭外云初起,渔人击棹归。
雨声催冷意,胡雁向南飞。
其五
胶河白菜欢,冬雨送微寒。
黄菊奏余韵,红梅候雪餐。
其六
雨霁村溪静,风揺絮影轻。
石台流水响,宛若抚琴声。
初冬即事
单宝新
初冬尤可爱 , 轻暖小阳春。
仰望碧天际 , 俯看蓝水滨。
烦恹皆净化 , 情味亦陶甄。
时景生千变 ,叹嗟造化神。
十六字令三首
宋连富
(一)
风,漫卷江山旗帜红。
潮头立,处处向天穹。
(二)
风,水击波涛叹舵工。
耕苍海,奋起我争雄。
(三)
风,雪月听窗云气浓。
松声远,群岭舞空中。

暖冬
樊泽秋
如烟暮霭绕山村,岸柳婆娑绿意存。
虽是节侯冬日至,迟来霜雪叩柴门。
漫谈卡塔尔世界杯
迟焕东
(一)
体育项目天花板,四年一度饕餮宴。
五洲瞩目多哈城,亿万球迷今无眠。
桑巴劲舞三狮狂,大力神杯金光灿。
唯恨国足拉胯极,常教华夏蒙羞颜。
(二)
熟读多哈不违和,中国制造出圈多。
璀璨金碗体育场,惊艳绿色环保车。
楼宇尽现神州韵,街巷满眼浙闽货。
唯一绿茵少国足,怎让老夫心无阙。
小雪(古风)
迟焕东
节至小雪天未寒,烟雨迷蒙湖山暗。
借问玉龙何时来?枫落雀杳怎会远!
感恩节(古风)
迟焕东
人生相遇今世缘,风雨共渡铭心间。
万千祈愿感恩日,一片虔诚祝君安。
小雪
官明亮
恍然逢小雪,气暖续秋风。
烦事终冬疠,高温南北同。
人居闲舍里,鸭闹绿波中。
夜滴台前雨,枉情悖昊穹。
写在台湾中期选举国民进党败北之际
管明亮
套路轮回四载间,民生不顾失诺言。
蓝天绿地人心宰,千古秉权民为天。
落叶三首
王永高
(一)
寒风呼啸叶飘悠,睡意朦胧惑是秋。
满目苍夷萧寂景,草枯树瘦小溪流。
(二)
随风起舞往何游?四海无家地上留。
岁暮阴阳催短景,春来新柳又轻柔。
(三)
风高落叶扬,大地变金黄。
窗外霓虹烁,凝神瓦上霜。
小雪二首
王永高
(一)
树瘦草枯黄,何寻盛逞芳?
苍松能傲雪,寒菊立风霜。
(二)
小雪阴沉细雨飘,寒风未动树枝摇。
萧条原野失秋景,嫩绿坡田秀麦苗。

游颐和园遇古树
徐艺宁
虬枝蓄势向天伸,久历沧桑几百春。
中有烽烟藏不住,史书一卷是年轮。
小雪无雪
王怀密
初冬冬匿迹,小雪雪无踪。
拂面寒风软,浮光翠色浓。
烟迴云漠漠,溪过水淙淙。
趁暖舒轻步,登高望远峰。
冬过横江有感
胡永青
昨夜深几许,霜华染旧株。
风寒冬昼短,枕梦故人殊。
暮雨过烟岸,衰茅薄雾衢。
满洲红叶树,犹可赏秋图。
与诸公梦聚天都,犹记四百年(古风)
胡永青
突兀天来神石顶,松声猿唳尽霞披。
缥缈云锦显神秀,幽篁飞泉破紫霓。
晨雨径泥难趋步,壁风迫面撕魄离。
自古难登此岳雄,从来徘徊云涯低。
忽听惊雷九天动,长袖危冠似仙临。
四海翻腾呈龙酒,蓬莱云涌献灵芝。
青石累叠卧黄老,巉岩挂月听玉笛。
八千里月皎如水,三万顷浪平似堤。
瑶池姬娘舞妙漫,天外来客歌颂奇。
拈须大笑吾公意,低首沉吟夫子诗。
语通天地妙无道,情至人和思有期。
吕律大钟鸣石磬,玄黄文章泻天机。
人间如棋看柯烂,百年过障犹昼夕。
窗外忽闻晨鸡叫,恍惚榻上眼迷离。
梦似隔世人未醒,天都峰上云烟青。
千杯未醒知劝客,其中最狂是定之。
曲词【鹤舞】•远观珠海第十三届航展
薛国峰
碧浪涛天。结集航空展,风光珠海边。
亮品牌,示国坚。尽显中华版。
节气小雪(孤雁入群格)
蓝仁德(山东)
青城无见雪,细雨却飞山。
菊落乡村岭,松摇渔火湾。
品椒知味辣,腌菜备冬闲。
朔气何时到,家中对酒欢。

小雪
李双林
小雪时来雨,风微觉冷轻。
枝头无叶静,萧瑟寄冬情。
冬雨二首
李双林
(一)
冬来云雾冷,萧瑟雨时连。
落叶随风起,逍遥欲上天。
(二)
微风树上轻,叶落起歌声。
云里携寒雨,冬来一片情。
赏菊花
李双林
最喜清秋日,闲来赏菊花。
欲寻元亮圃,还访富人家。
含露倚苍石,飘风逸碧纱。
不因天宠爱,芳彩亦交加。
西安雁鸣湖
孙德力
商风和畅淡云天,凫游舟荡翠幕悬。
落落琴声杨柳岸,翩翩雁影苇蒲烟。
岚光清澹当安得,水色澄明犹自然。
远渚回阴虚榭掩,恬怡静美品流年。
初冬吟
孙德力
朔漠夜寒霜色多,长安冬暖日风和。
秦关冷带青苍气,灞水光凌金碧波。
远近枫黄云缥缈,斑斓竹翠影婆娑。
泉清鸟唱阳春见,度雁篱花雨织罗。
小 雪 (古风)
张永财
时光疾驰快如梭,明月渐缺接小雪。
满目萧然孕生机,无限风光春意多。
潇洒飘逸花一朵,片片晶体呈六角。
冬日美景接天地,皑皑覆地绘传说。
叶疏枝稀天地阔,古城栈道西风烈。
韬光养晦蛰伏季,藏精蓄锐待春觉。
夕阳映天红如血,寂静晴空霜晨月。
朝暮相映度春秋,冷风拨云从头越。
卜算子.小雪夜思
刘新华 (青岛)
期待梅骨生,小雪传时令。
且看寒风摇落木,未见凌花影。
冬进物华休,难忘青春梦。
竟夜长思世事情,忆往千金重。
立名小议(读渊明诗《形影神》有感而发)
彭光明
不附青云难施后,已然施后又如何。
伯夷获得千年赞,朽骨常人一样多。
注:太史公《伯夷列传》曰:“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读渊明诗《乞食》及陶、张对诗的牵强解释有感
彭光明
乞食非荣事,元璋禁忌威。
陶公自揭丑,过客古来稀。
只为中心谢,何思后代讥。
无须穿凿解,吾愿袭君衣。
说明:陶必铨《萸江诗话》曰:“此诗寄慨遥深,着眼在‘愧非韩才’一语。借漂母以起兴,故题曰《乞食》,不必真有扣门事也。”张荫嘉《古诗赏析》曰:此向人借贷,感人遗赠留饮而作。题云《乞食》,盖乞借于人以为食计,非真丐人食也,观诗中解意遗赠可见。”此二公对渊明以诗记乞食之事都作了牵强的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