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这显然是郭队安排的。郭队要让我们每一个人,独立思辨的能力,在短时期内很快提高。而不是在关键时刻,说一些人云亦云的话,或者是做出一些与破案要求不符的举止和行为。也借此机会,重申强调和严肃队里的纪律,这意味着,接下去有一场恶仗即将展开。
我看到李锦波的眼睛也亮起来。他好长时间没有像今天这样兴奋。郭队是想借这个机会,让大家在局主要领导面前,重新展示一下自己的精神面貌。
在这次会上,高连生更是目光炯炯有神。当然,他也要好好表现一下自己。这是允许的。领导出面坐镇,是和重建和还原现场有关。
同沙市公安局,继续在调查陈林平的车祸和东门县农委万于鸿的案子有无关联。刑警队副队长郭小华,接手刑警队的队长工作之后,感觉这个职务对自己来讲并不轻松。现在,案情的进展也不大。“甚至能说成是原地踏步,”尹副局长在会上说这番话没有责怪大家的意思,他说:“关于两案能否并一案的话,我以前讲过,我现在还不打算推翻我过去说的话,不管怎么讲,我还是觉得,我们以前在调查中,还是对案情有了一点突破嘛。”
尹副局长所指出的疑点,还是对案子的侦破方向确定起到了一点作用。假如陈林平活着的话,这个副局长或许还可以当的轻松一些。但是,也未必。有许多事情从来就没有按照人的意志为转移,何况是这起案子,它的影响面和波及面的范围,或许会更广更阔。这句话啥意思。这句话恐怕起的是“点睛”作用。
尹副局长原来的左膀右臂不就是陈林平和郭小华两个人。如今,尹副局长也不愿意看到郭小华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他还是要走到台前,再帮撑一下郭小华。我想,我太会分析领导的心理了。可千万要注意,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再借我一个胆的话我也不敢。
没想到,尹副局长至今对在车祸中受伤痊愈的吴天杰还在心生疑虑。因为这个人现在很活跃,几乎在案子的每个环节中他都出现过。当初在处理陈队车祸现场的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大家为此一惊。你看我,我看你,还真有点尚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见郭队把话接了过来。当时,吴天杰说他开拖拉机前去邻村,是接到了一个电话。大家点了点头,都记得起来,而且笔录上也记载了。那么给他电话的这个人是谁,他说了没有。还有那个宽甸村的许立这个人。究竟是吴天杰为了遮人耳目编出来的,还是真有其人。
另外,那天东门县警局既然已经向市局报告案情并且请求支援,那为什么还要在途中设卡进行堵截。设卡是因为我们县局通气不够造成的,还是故意而为之。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按市局要求做的。当时确实是起到了拖延案子勘查的时间。像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可以成立。
如果拖延依据成立的话,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当中的某个人必须要伪造现场。我说的伪造现场是指万于鸿死亡的第一现场。而且,当时现场的窗是开着的。如果是伪造现场的话,那么在万于鸿椅子和地上的那一滩血迹又能证明什么。
尹副局说,市委已经同意由同沙市刑警大队,直接介入并接手东门县农委“三人专案小组”所调查的全部案情。“三人专案小组”解散,也就是说,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已经纳入警方的侦察和调查范围。
但是,东门县警方和市局,在万于鸿的是否他杀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分歧的关键点,就是万于鸿椅子地上的那一滩血迹,还有血迹喷溅的特征确认。还有,窗户上已经提取了多人的脚印,目前也正在排查之中。有些材料不易公开。
目前是什么人在喊,让万于鸿的案子尽快结案。什么人最关心,在打听等,对这一些诸如反常行为,大家都要认真思考,要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和排摸线索。在揭开他人的面纱过程中,尹副局讲了一个洞幽烛微的观察人的智慧。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数都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人在塑造自己,并且在其他人面前展示自己形象的时候,能够做到得心应手,这个人也会面临一个如何发现他人真相的问题。
何况这个人对自己形象设计,也有赖于对他人真相的识破。有人问,万于鸿的案子为什么不及早结案,为啥不按自杀早些作定论等。
到底是不是自杀。他要是自杀,有些人便没了后顾之忧,如果不是自杀,有些人就无法安定。问的人看上去好像很关系,实际上问的是自己能不能太平。看似两个问题,实质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常常以语言为形式的问题,当问不出真相时,你只要把问题操作化一下,就给问出来了。刚才,我们所谓讲的操作化,就是在万于鸿是否自杀的问题,在市和县两级政府的一定范围内,提供给大家议论了一番之后,像这样的操作过程,我们就有可能掌握了所要的答案。
尹副局长后来又把话题一转。我感觉不好,可能局领导要搂火了。果然不错,他问我枪走火好不好玩,如果不好玩的话,那么下次一定要注意,但是,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破案的。他说话嗓门挺高,“我年轻时也走过火,你们信不信。”郭队把脸正视他,好像有些奇怪。怎么局长在今天突然要说起这个话题。高连生心里纳闷。不过,这几天,高连生心里确实高兴不起来,听说局机关对他的印象不是最好,恐怕要接刑警队长这个职务有一定难度。当然,朝中有人好做官。自己和郭队在局里面现在好像都没有后台。平时干活全凭自己的能力。每个人能力都有大小。
尹副局长开着玩笑,说他年轻时那一回走火,谁也想不到。那年,领导派他去拉鱼。一辆客货两用车,车厢能装半吨鱼。他开着车绕了一条道去看新婚不久的妻子。他把车停在道上,有那么多人都围过来看车上的鱼又肥又大。他在里面一点都不知道外面的动静。
等他从医院大门里面出来,看见大街上人都在笑。笑什么。他不解。有人用手指指车上,意思让他看车上有啥玩意。他一看就来火了。在鱼堆上不知谁拉了一泡屎。这个谁干的那么缺德。他囔起来,有人说是那个傻子拉的。谁使唤的傻子。原来有一拨地赖子干的,那帮毛人开着辆四吨重的解放牌汽车。
我从小好像也听人说过这种牌号的汽车,但是,等到长大的时候,却忘了儿时的记忆,我怎么也想不起来解放牌汽车的样子。我现在还在认真的听讲,万一讲着讲着就突然宣布人事调动的命令怎么办。
尹副局说自己当时的火不打一处来,这时候,那帮地赖子也看到尹局已经发现了他们,撒腿就跑,这帮人往车上跑,想开溜。“我就拔出手枪,‘铛’地一下,朝着车后轮,抬手就是一枪,汽车开了没几步路,结果朝路边一歪停下了。”再后来,尹副局稍微挨了一下批评。大伙心里都懂,这车上拉的是为大伙谋福利的鱼,而不是干私活。遇着为难该出手时就出手。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但是,每当局里评议领导班子时,还是有人要把这段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给搬出来。
他还说李锦波,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当领导后,我就不愿意把人一棍子打死,我们在座的所有人,从参加工作到现在,谁没有犯过错,没有犯过错的人请把手举起来,让我姓尹的也见识见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道理,尹副局现在把它讲给大伙听,是想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这破案工作就其性质来说,给人带来的压力本来就很大了,难免也会出现一些失误。难道出现失误就把人调走就完事了?问题就解决了?哪那么容易啊!
高连生等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尹副局讲的那些话,绝对不是针对队里某一个人讲的,而是针对整体。如果案子容易破,还要我们在座的侦察员干什么,就是因为不好破,才成立了现在的刑警队。难道这个道理还要我这张老脸讲几遍才能听懂啊。
当然,尹局队重建现场也进行了支招。不能让外人说我们同沙市的刑队无能无德。这些话,好像听上去怎么像题外话。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这时候我想哭,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和同沙市刑队的感情这么深。从道理上讲,这个话不该由我讲,而应该由我的师傅高连生说。无论是他的资历,还是他的能力和经历,他绝对有资格讲这种话。
可是,我好像看到高连生脸上有一丝不快。有许多话往往存在着讲者无心,听者却有意。但今天尹副局讲话,他讲也有意,要求听者也有意。他今天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的分析非常对。今天局领导来刑队坐镇,有双重意思,一是警告,二是劝告。有点像执行任务时遇着可疑人先鸣枪警告似的。对,先朝天开枪,以示警告。
尹副局又通报了最近发生的一个车祸,就是市委书记的座驾,因为由其女儿驾驶不当而发生追尾,直接造成了一死两伤的惨剧。目前,同沙市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件事,我们要求保密,不采访,不报道,这里面的道理或许大家都懂,或许懂的不是很多。那么,现在我来说说这里面的一些具体情况。
从现场勘验来看,不是他杀,也不是自杀,而是一起严重的车祸。至于在现场发现的一些线索,比如,关于电话号码的事情。我们还在作一些有限的调查。这里面是否还存在权钱交易,我们这一级组织还不够资格过问,这个情况也将通过组织渠道反馈给上面,由上面决定了再说。
说到这里。尹副局的语调有点低沉,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说的,“这样吧,今天我来参加你们刑队这个会,主要目的还是围绕重建现场。下面我想请郭队说说具体的要求。”
郭队把话头接了过来。我和李锦波不由自主地把笔套拧开。其实这也是一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江小骏见此,心里也不由一动,他也马上做好了记录的准备。郭队要求大家把他讲的,最主要的还是要抓住实质性的东西,把它化成可操作性。高连生认真地品味郭队讲的每一句话,生怕其中有一句话触到了自己的心尖上。就是兄弟情,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会反目相仇。
勘查记录这活,还用的着在这种会上说吗。高连生觉得没必要,讲多了是不是有点哗众取宠啊。笔录,照相,还有现场绘图,这三项是现场勘查记录的全部内容。郭队说的有些东西,连我也未必马上明白。
如果不明白的话还怎么操作。比如,现场勘查必须要符合四个要求。我在大学里虽然听过这些内容,但是,毕业之后,有很多内容又还给老师了。笔录,照相和绘图,第一个要求是,能让没有亲自参加勘查现场的人,也能够根据现场勘查记录所记载的内容,对现场情况获得一个符合实际的概念。
至于第二个要求,我还是对它有点恍惚。尹副局今天来参加我们这个会,说穿了就是在帮郭队站台。从理论上来认识第二点是这样一个道理,在侦察过程中需要了解现场上某一个情况时,现场勘查记录能作为查考的依据。
郭队介绍到这里的时候,语言停顿了一下。我想,下面应该要讲的是第三点,这一点对我们今后重新调整侦察方向或许有用。第三点是,在必要时,可以根据现场勘查记录恢复现场的原状。
我立刻想到我从开始接触案件所做的一切勘查记录,我感到自己有把握。第四点好像有点空,比如,能够客观,全面反映现场情况,起到证据作用。重在证据。这句话不是空话,我在用演绎法思索这句话的份量。比如研究案情要有依据,甄别犯人口供也要证据材料,还比如在证实犯罪方面也是如此。
郭队提醒我们,在对尸体外表检验,现场视线和物证检验,以及人身搜查等笔录,是不是都已经单独制作,是不是主持人,法医和见证人,在上面都已经签了字。我记得在参与万于鸿死亡一案中,有些检验工作当时是和现场勘查同时进行,有一些当时也记入到了现场勘查的笔录里面。
我还懂得,凡是多次勘查的现场,都应该依次制作补充笔录。我在回忆在我们过去所做的笔录里面,究竟有没有在词句上的不确切性,比如有没有什么秣陵两可的语句,如,“比较近,不很远,在旁边”等。我一时有点想不起来。
郭队所忌讳的就是有人在制作现场勘查笔录时违反规则。比如,描写了现场那些对案件没有意义的物件,把记载放在重点上,比如,罪犯动过的东西和破坏的地方,记载那些应当动而未动,或者是应当偷而未偷的东西。有尸体,遗留物和痕迹的地方。还有罪犯出入口的情况等。除了这些规则以外,还要保证笔录的客观性,不能把任何判断和臆想和猜测记录里面。
看来我们下一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尹局先走一步,他和大家打了招呼。但是,我还是看到他的眼光在我脸上扫了一下,我相信他已经记住了我上次枪走火的事情。说不定在什么时候,还要拿到局机关大会上去说我一通。我想多了。郭队见我们现在开始交头接耳,他也没制止,他而是出去了一趟。看来是上厕所去了。我也有点尿急,于是也匆匆出去方便。屋子里有人开始抽烟。
作者:王荣根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