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的品格
刘慧娟
作为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境内地势最高的山峰,也是鲁中地区第一名山,香山以磅礴的气象,在大王庄镇谱写着荡气回肠的史诗。返璞归真的品格让它以自然的气度和襟怀雄踞一方,山脉纵横蜿蜒,得天地之造化而包罗万象,却如同一个淡泊宁静的智者,默默等待长途跋涉的你拾级而上,与漫山遍野的香山红叶来一场唯美的邂逅,在山巅呼啸的松涛声中瞻望漫山的苍翠和山体嶙峋的骨骼。
(一)气象天然
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香山和泰山一脉相承。巍峨壮观的香山,在资源开发上却遗世而独立,以原生态的旅游思路保持原始风貌,孕育自然之美。在香山,你看不到现代旅游开发的一丝痕迹,香山不设索道,不建游乐设施,你看山便是看山。走进香山,仿佛走进了一个原始的森林,穿越历史的时空,香山向我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
且不说漫山遍野的松柏给山体披上了厚重的外衣,且不说嶙峋的岩石鬼斧神工的造化,且不说惊飞的雀鸟让深山变得灵动,单说这香山的红叶已是巧夺天工的神来之笔!
有人说红叶代表着跳动的火焰,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有人说红叶代表着相思,不语传情。无论是山道两旁的红枫还是顺着山体攀援的爬壁虎,它们嫣红的点缀赋予香山以火热的诗意,这些红叶是香山的精魂,让原始和天然在强烈的对比中更加凸显,而画龙点睛的红色脉脉流动着香山的深情。
以岩石垒就的台阶上积满秋天的落叶,树木萧瑟,并无悲意,反而在其中品味出智者的沉淀和沧桑。放眼望去,松柏的苍翠和杨树的料峭浑然一体,使人不知身处何种季节,身在秋天,香山却包罗四季。你在香山,感受不到秋天的伤感,岁月深沉的歌吟激发胸襟的豪迈,你多想将内心的火热和香山的气象融为一体,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吧!
香山地域广阔,境内风景名胜众多,而最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仰佛观天。在观景台望去,可以看到山峦之上,仰卧着一尊佛像,挺着大肚子,曲膝弯足,面向苍天,神态安详。这尊佛像,得天地之自然孕育,亦是造化的结果。它给了香山以佛光普照之感,让虔诚的拜山朝圣者的灵魂找到归宿。
香山不只有自然孕育的佛教文化,也有本土的道教文化。攀登过最陡峭的台阶,可以登上918.7米的香山之巅。在那里,修有一处道观。这里便是香山的另一处风景名胜——玉皇极顶,供奉着各路神仙,还供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自古是深山老林多修士,佛道文化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得山林的滋润而得以繁盛。当尘俗的心灵在喧嚣的红尘而无处安放时,香山会带着它自然的气象和信仰为你敞开襟怀。
(二)智者襟怀
在香山脚下的餐厅,景区的开发者、香山的守护人张维建接待了我们这群采风的作者。他恰好坐在我的旁边,我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注目观察着他。他身材较胖,面相敦厚,圆脸,目光中流露着炙热,耳垂很厚,挺着大肚子,有种弥勒佛的感觉。我看到他,就像看到香山驻足在我的面前。
那种感觉很奇怪,却也很自然。一个人和一座山是如何联系在一块的?让他们联系在一块的不是因为他拥有山的开发权和经营权,而是因为这个人的精神气度。我忍不住问了他一个问题,我说:请问您开发这座山的理念是什么?他回答:植香山之树,画香山之景,写香山之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前他栽下的树,如今已经看到成果。在山上植树,这一宏伟的壮举一反急功近利的心态,而是还自然以自然,让生态之美源远流长,千秋万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大王庄镇的陈永孝书记和张总对于香山的保护和开发就是在坚决贯彻和落实党的政策。香山之美,美在原始,美在天然,美在没有人工雕饰的痕迹。用自然之景美化香山,哪怕这场等待要长达十年,甚至更久,他们也不曾失去耐心。香山在过去,只是一座山,亿万年的古老赋予它灵性与内涵,然而如果没有一双慧眼看到它,它将永远无法掸去历史的尘埃。陈书记和张总在此相遇,不谋而合。朴实无华的构想给予香山以最贴切的比喻和妥当的安置,历史宕开一笔,香山之魂从人的品格得以外在显化,胸怀万物的智者翻阅心灵的书本,将内心的情感和台词全部赋予香山。张维民说:帝王的胸襟和文人的风骨,方能构成香山的品格。原生态的香山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陈书记穿着朴实,亲切和善,他从云深处走来,沾染着香山里松林的晨露,来到写生的画家旁,欣赏着画家笔下的香山,他自豪地笑着说:这里是画家的写生基地,是创作者的摇篮。这十年,他也将自己和香山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对这座山的思考和筹划,牵系着傍山而居的村民的生计。靠山吃山,尽管如此,陈书记却有着自己的坚守,不能为一时功绩而遗祸子孙,项目的开发慎之又慎,保护香山原始的风貌便是其坚守的原则。
香山人的坚守为艺术创作者保留了灵感源泉,吸引了慕名而来的画家、作家、摄影家等,这里亦建设了许多创作基地,更是作为了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而土生土长的莱芜区作家协会,更是在孟兆印主席的带领下多次来到香山,写不尽的香山景,诉不完的香山情。孟主席把创作的土壤着眼于香山,在这里,不只是书写香山之景和香山的精神,香山的村庄也在大刀阔斧椽笔着乡村振兴的华章。
位于香山之巅的王石门天上人家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村庄,而他们所保留的王石门精神也为人所津津乐道。王石门村从2000年开始,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以富民强村、打造美丽休闲乡村为目标,开发了九天大峡谷、石门大峡谷、天上牡丹园等多处旅游景点,村内集餐饮、住宿、康养、会议、文化展示于一体。村庄周边石砌长城墙,村内石街石巷,田园风光韵味十足。2020年8月,王石门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而大干苦干实干的王石门精神让这个天上的乡村更增添了坚毅的色彩。
来到香山,我也化为了香山上深情的红叶。我的泪水湿了眼眶,为香山自然之景,为香山智慧之人,为香山上振兴着的村庄,而虔诚膜拜,祈愿香山的未来会更加融入于中国的生态版图。
作者简介:
刘慧娟,女,1994年生,蟠龙梆子剧团编剧,钢城影协编剧工作专委会秘书长,山东省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联合编剧蟠龙梆子戏曲电影《崖上人》《公心书记》《二十二万公里路》,主编剧微电影《拆墙》现已在“央视频”播出,散文刊登《中国电视报》《春城晚报》《现代快报》等国家级、省级报刊,诗歌、诗词多次获得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联征文奖项。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