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传奇故事(一)
文/李琼
胡老大的童年大家之所以都叫他胡老大,是因为他们家姊弟十个,他是老大,姓胡,自然都叫他胡老大了。
他比共和国只小了三岁,他出生的时候说他有福吧,是因为他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说他没福吧,是因为他生在建国初期,国家还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命苦是不言而谕。他从记事起就没穿过袜子和鞋,有的只是草编的草鞋,叫毛窝子,那也只能冬天穿。夏天大都光着脚。记得十来岁的时候,老爹给买了双鞋垫子,是用胶皮轱辘做的,放在草鞋里很结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里人口也成正比的增加。家里有了五个孩子,还有年老的奶奶,一共八口人吃饭,而只有父亲一个人挣工分,每天吃了上顿愁下顿。到了该上学的年龄,老爹让他去上学,到了学校,老师就给他起了个名子叫胡传奇,也算老师会起名字,老胡真是活出了传奇的一生。可惜他只上了半学期,就辍学在家,老师却发现他是读书的好苗子。可他老爹不同意,他的观点就是上不上学都是扛锄头,死活不让他上学,老师几次上门给老爹做工作都没用,硬说家里没人手干活,又说没钱,老师说那点学费学校给免了,书本费我替你交,怎么也得让孩子上学。再说了,这么小的孩子能干啥?可是他老爹就是不让上了。就这样,胡老大上了半学期,也不算文盲。
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第一天去上学,自己第一次穿戴整齐,在整个童年时代,自己都没衣服穿。他的辍学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从此他那幼小的身躯,每天要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体力劳动,加上营养不好,一直到他十八岁那年,他的体重仅有四十六公斤,而身高只有一米五六。
(二)胡老大当兵到了一九六九年,胡老大家又新添了五口人,一大家子十三口人吃饭。而劳动力还是没有增加。虽然胡老大已经十八岁了,个子却象个七八岁的娃娃,只能算个半劳力。那个特别年代,只因为胡老大的老爹是几十年的村支部书记。在那个年代自然就成了全国最小的走资派,整天批斗,游街,被折磨的死去活来。到了秋天,一大家的口粮人均不足二百斤,老爹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推了一推车粮食献给了国家。由老爹推着车子,胡老大在前面拉着,风风光光的送到了公社,而全家忍着难挨的饥肠辘辘。转过年来开春时,家里实在没有可食之物,都靠借,再靠挖野菜,扒树皮,采树叶维持了一个春天。常言说,好过的年难过的春,这一年总算熬到了夏天,地里的红薯秧子长到一米多长,这时,就挖出来连叶带根,充作口粮,殊不知,还没到秋天,自留地的庄稼就吃完了。到了秋天,国家秋季征兵时间到了,胡老大的年龄正好十八周岁,是应征对象,可是民兵连长说,胡老大要能当兵的话,我们村除了八十岁的老太婆不能当兵,其他人都能当兵。
胡老大也怕丢人,都不敢去报名。可是胡老大的老爹不愿意,他说你是村支部书记的儿子,你不报名,我怎么动员别人?胡老大无奈,明知出丑,硬着头皮报了名,真是洋相百出。去排队体检的时候,医生误认为谁家的孩子没看好,跑到这里来。民兵连长赶快作解释。结果从村到县三级体检各项指标都过关了,唯有体重和身高不够。这次虽然没当上兵,但民兵连长的态度变了,再不敢枉下结论。转眼到了七○年秋天,征兵工作又开始了。胡老大想,已经出了一次丑,再出一次也无所畏,依然决然地参加了第二次体检。体检结果和去年差不多,体重仅增加了两公斤,是四十八,身高也增加了两公分,达到了一米五八。但这次比较幸运。部队首长偏偏看上了他,就破格收了一个娃娃兵。当时部队的服装最小的是五号,当他穿上了五号军装,就象小孩偷大人的衣服穿。裤脚袖口都卷了好几圈,连他自已都觉的好笑。反正出丑多了,也不在乎。好在有衣服穿了,好赖咱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就这样,胡老大坐上了军车,经过了几天的长途跋涉,迷迷糊糊中军车终于到达目的地——重庆。这一路上有不少人因第一次离开家乡,免不了伤心难过,有人偷偷抹眼泪,有人一脸沉重。而胡老大可不一样,好多菜是他一生从未吃过的,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大米白面,馍馍大的像胡老大在家中喝糊糊的大瓷碗,他一顿要吃好几个。他真的感觉自已像上了天堂,过上了真正的幸福生活。到了部队,艰苦的新兵训练开始了,练射击,他托不动枪,只有卧地射击才行。练投弹他也投不远,非常危险。有一次实弹演习,他仅投出去十几米远,从此后他再没有进行过实弹演习。也万幸,在部队一般都选个子大,从未派他苦累的差事,最多有时候到厨房帮炊事员,捡菜打扫卫生,部队上的领导都很喜欢他,特别是班长特别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有时间就教他学文化,还买了一本新华字典送给他,并亲自教会他查字典。就这样他在部队上进步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学会了写信,不仅帮别人写家信,还当上了班里的学习小组长,每天在班里领着大家学习报纸读毛主席著作。每天都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一年多时间内,他身高竟然长到了一米七八,体重七十多公斤。他所有的军服都像缩了水,个子长高了,是一件大喜事,悲催的是胡老大没有一件能穿的衣服了。因为部队上要两年发一次服装,等于在这一年内没有合适的衣服穿。部队上的领导和战友们,雪中送炭,有人送他一件上衣,有人送他一条裤子,胡老大感觉部队就是他最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转眼到第二年的初冬时节,和他一期当兵的一名战友不幸逝世。部队上就派他和一位干部回山东老家处理后事。当他回到了老家,正赶当县里召开五级干部会,时间是十天。因为这件事他们要靠地方武装部和民政局的人配合,才能做好逝者家属安抚工作。所以,他们一行人就一直在县武装部招待所住着。眼看到了家门口,不能回家,胡老大真的是归心似箭,想家想的彻夜难眠。同时他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他知道老爹是村支部书记,知道老爹一定在县里开会。所以他想尽快找到开会地方。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老爹开会的地方。他迫不及待地闯进了会议室,当时有几十个人正在一起讨论着会议内容。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就那么冒冒失失推门就问,
——请问你们是不是杨庄管理区的?
那个主持会议的领导一脸茫然的说
——是啊!所有的在会人员突然看见一名身着军装的人闯进来,都感到惊奇,瞬间哑鹊无声。——请问胡家山在这吗?这时候,他老爹看见是找他的,急忙站起来回答:
——有。
这时的胡老大管不了是否影响人家开不开会了。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老爹跟前,抓住老爹的手激动的热泪盈眶,哽咽地叫了声
——爸爸可是他老爹根本没答应,呆愣的站在原地不动,疑惑的问了句
——你有什么事吗同志?这时的胡老大已泣不成声的报出了自已乳名,我是陈粮。他老爹蹭的一下站直了身体,一脸的不可思议。这那里还是当年那个瘦猴一样的儿子啊!这时满屋子的人都惊呆了。
——哎呀这孩子变化也太大了啊,难怪你爹都不认识你了!还是胡老大说话了,实在不好意思,打抚你们开会了。那个主持会议的领导连忙摆手
——没关系没关系。老胡,你陪儿子出去吧,给你半天假。当胡老大搀扶着老爹出了会议室,心中五味杂陈,当时水面都结了薄薄的一层冰,可老爹只穿了一条单薄的破裤子。难怪他坐在屋子墙角。胡老大不知说什么好了,直接带老爹到饭店,让他美美的吃了一顿。
(三)胡老大的婚事胡老大自从当兵走后的几个月里,家里的日子就更过不下去了,十几张嘴要吃饭,只有老爹和老娘一天光侍候吃喝都够累的,还要到地里去干活。胡老大在家,怎么说也是一把好帮手,家里真像塌了天一样。好在胡老大当兵走了,政府和村委会都对胡家另眼看待。拥军拥属,发救济粮,组织人员帮军属家干活等等。而胡老大当兵走后几个月就赶上了过年,那时当兵津贴费每月每人六元钱,从开始体检就算,所以,在过年前,胡老大就拿到了三十六元的津贴费,他自已花了六元,其余的三十元钱,他装在信封里,寄回了家,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而更重要的是那时的三十元相当于现在的三万,那可真是救命钱。就这三十元钱他老爹没舍得花,他在打自已的小算盘。
他在想儿子当兵去了,家里缺少干活的人,要赶快给儿子张罗一门亲事,早点娶到家好帮他干活。所以这三十元钱刚好派上用场。为此,他求张三,李四托人给儿子说媒,也自然有人爱帮他这个忙。很快他就给胡老大物色了满意的人选,随即高兴地写信告诉胡老大。把这个女的说成天仙,要多好有多好。还说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家,有人跟他过日子就是万幸了,如果你不当兵,人家也不会嫁给我们。当时的胡老大说实话也是个马大哈。竟然把主导权交给了老爹。根本也不懂什么婚姻大事,本来要不是自己当了兵,怎么可能娶到媳妇?再说了,家里也确实缺少人手干活。就这样又转过了一年,在部队三年后就可享受探亲假。七四年初,胡老大回家探亲,在短短的十几天假期里,他老爹的嘴巴笑得合不拢嘴,从来都没有这样高兴过。跑前跑后地张罗,给儿子娶个媳妇回家。这对胡老大来说,应该感激老爹才是。村子里那么多小伙都找不到媳妇,怎么说自已还是高兴的。半个月的假期转眼就到了,胡老大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家,离开了他的新婚妻子回到了部队。
又过了一年多。胡老大的老爹又想抱孙子。有了帮他干活的人还想添个大胖孙子。走东家跑西家借够了路费,便按排儿媳到部队找胡老大来了。不巧的是胡老大随部队在外集训。部队安排好新媳妇住下,第二天早上,新媳妇到厨房去打开水,就在她灌开水的时候,炊事员在一旁擦地板,不小心把水溅到了她身上,接下来发生一幕让人心惊肉跳,她竟然将一瓢开水泼到了炊事员身上。
两天后胡老大回到了连队听说了此事,连夜赶到医院去看受伤的炊事员,伤势很严重,整个脖子和肚子上都起了大水泡。好在,重庆西南医学院是全国四大医院之一,医疗水平没得说的,没有留下后遗症。但是这件事让胡老大暴跳如雷,鲁莽的把新媳妇一顿痛打,并立即买票让她回了家。又过了两年,胡老大又回家探亲了。他本想毕竟夫妻一场,总得过下去,这次回家多给她买点衣物,以前发生的事就当翻篇了。谁成想,当胡老大回到家,他老婆依然怒气未消,骂胡老大胳膊肘往外拐,不向着她说话还欺负她。她自认为嫁我们这样的穷家庭本来就委屈自己。胡老大气不过就和他老婆说,这个日子过不下去了,我们离婚吧,其实胡老大心里感觉憋屈,吓唬她一下。不成想,这一吓唬反倒是火上浇油。因为他老婆也知道,他们家如此穷,他不敢提出离婚。一个假期很快结束了,都浪费在和新婚老婆打嘴仗上,胡老大心情郁闷极了。回到了部队,心里那种说不出的苦涩和忧伤,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品尝。就在胡老大刚回到部队不久,他老婆罗列了一大堆罪状,一封信告到了师部,师首长很重视这个问题,命令胡老大所在连队严查此事。信中说胡老大在部队又找了个新老婆,还给他买了块手表……反正是说了一大堆。对于胡老大的为人,部队有谁还不知道,那块手表还是胡老大回家探亲时,部队领导让他顺便到济南黄河汽车厂去为部队采购汽车配件,连长把手表借给胡老大方便掌握时间,结果就惹出了这样的事,对她这样的状告,这次胡老大彻底心灰意冷他和他老婆说,不管你用什么手段,离婚是最终结果。
他老婆就是想要部队给他处分,然后让他复员回家,到那时她再离婚,让他一辈子打光棍。她真的用心良苦,达到她的目的。后来她看告状无果后,就亲自来到部队闹,她要部队将胡老大的档案交给她带走。她这种胡搅蛮缠当然只能害她自己。但是她赖在部队不走,部队也拿她没办法。胡老大在部队实在也呆不下去了,当时部队首长知道把他复员回家肯定没好日子过,就特意按排胡老大转业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工作。……(下集待续)

个人简介:李琼,本名李道节,新疆克拉玛依市人,军旅岁月,曾就读电视大学。有作品发表诗之光平台。
诗观:喜欢文字,文字让人开心!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