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自10月30日起,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推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社科专家谈”专栏,陆续刊发商丘市社科工作者、转发省内外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思考与感悟,多角度展现商丘市社科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与收获,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深入群众。现推出第四期:中共商丘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副教授李炎炎《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一词在二十大报告中出现了十三次之多,凸显了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广泛效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意义,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市场规模超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问题和严峻挑战。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党审时度势,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有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强调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回答了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和支撑,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也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十年,是时间刻度,更是奋斗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市委、市政府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上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十年来,商丘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2000亿元、3000亿元的跨越;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超过120亿斤;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培育了3个千亿级和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编制了第一个地级市枢纽经济规划,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位为“十四五”首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快递业务收入跻身全国50强,商郑欧班列开通运行,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快速增长,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对外开平台优势明显。一路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过去的十年,是商丘的非凡十年。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商丘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商丘落地生根,奋力谱写现代化商丘建设新篇章,以“商丘之问”凝聚“商丘精神”,以“商丘精神”引领“商丘之为”,以“商丘之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河南时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等判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对商丘这个传统农业大市实现“逆袭”尤为重要,落实二十大提出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设施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高质量高水平谋划建设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先导城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载体。当好优质“店小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统筹好“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活动,不断以大项目、好项目的招引落地为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