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自10月30日起,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推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社科专家谈”专栏,陆续刊发商丘市社科工作者、转发省内外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思考与感悟,多角度展现商丘市社科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与收获,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深入群众。现推出第二期:商丘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范秋贵《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四个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宣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021年7月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发言中再次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作出了科学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然而,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道路被塑造成现代化的代名词或唯一道路,欧洲被置于世界的中心,西方文明被当做人类的典范。毋庸讳言,现代化始于西方,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近代史历程中的现代化经验大多来自西方。西方现代化道路也成就了美国和西欧的发展与强大。但是,西方现代化的深层逻辑是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这一点是改变不了也涂抹不掉的。“从原始积累时期通过圈地运动剥削农民,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剥削工人;从寻找新大陆、建立贸易据点,到大规模殖民、建立跨洋帝国,西方现代化展现出恃强凌弱、泯灭人性的掠夺本质。”从实践层面来说,盲目复制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不陷入纷争、混乱的怪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及其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打破了“现代化即西方化”或“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的传统思想桎梏,彰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西方现代化道路所遵循的理论逻辑是生产力服从于资本,一切发展以资本为中心,而资本的剥削性和竞争性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进而导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日益紧张。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的弊端,既切合中国实际,又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底气。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理论中关于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不变色。在经济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治上顺应现代化进程中对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坚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上顺应现代化进程中对科学化、理性化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社会发展以和谐理念为指导,顺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不断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2000多年前,中国的古圣先贤们就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提出了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协和万邦、民为邦本等诸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得到生动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发扬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该交流互鉴、兼容共存,反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文明隔阂冲突、对立超越的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发出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宣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这是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的又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范秋贵,商丘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