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抱灵南山泣别慈母钱塘畔
(外二首)
文/冯志清〔上海〕
2022年10月29日(壬寅年十月初五)是我们敬爱的98岁妈妈余云香居士辞世“七七”四十九天忌日。亦是按我们千年慈溪“大树堂冯”家族传统风俗的“选项”之一,为先慈选定的与早年已故的先尊冯国荣爸爸合墓落葬的吉日。
2022年10月29日(壬寅年十月初五)凌晨,当我作为千年慈溪“大树堂冯”上海国荣/云香门下三代(五子二女、五孙二外孙、8个重孙、共14个家庭共35名家人)代表,双手捧起鲜红绸缎覆盖的妈妈的骨灰灵盒,在众多家人肃穆的陪护下,缓缓走出家门、轻轻跨入电梯、在公寓楼栋口停顿留影、在自家生活小区依稀尚存虎年迟开金桂馨香门口,停顿环顾妈妈长年生活起居的小区景色、留影、依依依惜别、登上租来的客车、缓缓驶离家园及周边妈妈熟悉的田东路、店铺、菜场、绿地、小桥、几户子女生活小区、城市高架,经过几小时沪杭高速(期间省市关卡停车、入境外地人员排队信息填表、排队做防疫核酸、排队逐一复审查验居住地疫情防控等级耗时超一小时)行驶,于正午平安抵达目的地——浙江省杭州市南山陵园。
……在陵园工作人员认真细仔的配合下,在众多家人揪心的肃穆注视下,亲手将妈妈的骨灰灵盒轻入安放在刚刚酒精暖热、紧挨爸爸灵盒边上的空空墓穴,盖上墓穴盖板时,我与在场所有家人的心,顿时碎了:妈妈!敬爱的妈妈!我们从此阴阳永别了!唯一幸慰的是:您与我们敬爱的爸爸,在分别38年后,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玉皇山、宋城官窑附近,面朝滔流不息钱塘江潮的南山翠岭大树底下,合墓相逢、永伴巡游您们生前念兹期待的“西方极乐世界”!
此时此刻,眼前的钱塘江潮激起的浪潮,犹如悲歌乐曲,勾起了我们家人对先慈先尊久久的深情缅怀……。
此时此刻、耳边的大树翠叶的轻轻磨擦与附近六和寺隐隐传来的钟声,犹如我们家人与先人之间心灵的切切私语互勉:生者保重,逝者安息,有缘常在梦中相会;若有来生,但愿我们再做您们的子孙……
永别了!妈妈!永别了!爸爸妈妈!永别了阿娘/外婆!永别了先祖太太!愿您们在翠绿南山、钱江水畔、六和钟声下安祥作伴、悠闲巡游无穷之大、无限美丽的“西方极乐世界”!并记住您们的子孙在南山与您们永别时,当场含泪吟下的离别诗句:
(一)西江月-抱灵南山泣别慈母钱塘畔
文/冯志清
月影钱川惊浪,
秋风南岭哀蝉。
彻心痛肺度寅年,
吾失萱慈泪眼。
母子情深天外,
送灵惜别茔前。
玉皇和塔宋城边,
愿尔西天游遍。
——2022年10月29日(壬寅年十月初五)吟于大树堂冯全家为98岁先母余云香居士“七七”忌日与先父合墓为安之时
(二)情系南山——献给生我养我、陪伴我68年的母亲
文/儿子冯联清
南山依旧满目翠,
歪脖树冠等人回。*
柔肠寸断悲泪催,
从此天地无限悲。
*注:38年前先父墓前一株仅手腕粗的“歪脖”桉树,如今已长比成人腰还粗的参天大树,以庞大翠的绿树冠恰好为如今父母合墓提供遮风挡雨的披护。
——2022年10月29日(壬寅年十月初五)吟于钱塘江畔南山
(三)送阿娘赴杭州
文/孙子冯鸣雷(志清之子)
南山依旧。
钱江东流。
吾念几时休。
只道白云空悠悠。
家中老六,
以茶代酒。
天凉好个秋。
大树堂前话西游。
2022年10月29日(壬寅年十月初五)临钱塘江畔南山有感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