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继往开来)
童年的陀螺
作者:刘有良
童年的生活总是那么美好,鲜活地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镌刻在我的心中。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去眷恋、品味、回忆它!
陀螺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陀螺也叫陀罗,是我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至今已经具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它是我童年时期最喜欢玩的玩具。我常常对它爱不释手!

陀螺通常用硬木来制作。它是一种木头制作的圆锥形玩具。下端有铁尖,围绕在绳子后,用力将它急甩,落地后它就能在地上直立行走。
我记得在我的童年时期,我通常会选择一根比较大的榉树木头或者香樟树木头来制作我的陀螺,因为榉树的木头或者香樟树的木头质地比较坚硬,且具有较强的弹力。它们是制作陀螺的绝佳材料,旋转有力,耐磨性强。
接着我会拿一把锯子或柴刀把它的头部削尖,而且表面削得特别光滑。削完后,再把这个头部给剁下来,然后再把一颗铁钉钉到尖的那一头去。钉好后,再慢慢加工,直到把它的上半部分形状完全削为圆形,下方比较尖锐。
把它放到地上,首先用手转动,等到在地上转起圈来,巍然屹立不倒,一个木制的陀螺就算大功告成了。

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以后,我们小伙伴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相约在村里的晒谷场上玩陀螺,大家一齐喊“一、二、三、发射!”只见一个个陀螺在地上,就像飞速旋转的车轮,于是激战马上就开始了。
刘超的“黑旋风”小陀螺与刘鹏飞的“大胖墩”陀螺相撞了,两个陀螺的旋转速度明显变慢了,“啪”的一声,刘超的“黑旋风”小陀螺撞上了晒谷场的边缘,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刘鹏飞的“大胖墩”陀螺则被我的“大黄蜂”陀螺撞了十几下,“壮烈牺牲”了。第三个停下来的是我的“大黄蜂”陀螺。

最后剩下的刘叶龙的“金刚钻”陀螺和刘和刚的“杀无敌”陀螺了。不知道是因为刘叶龙的“金刚钻”陀螺质量好,还是刘和刚的“杀无敌”陀螺的搏斗本领差,刘和刚的“杀无敌”陀螺竟然被刘叶龙的“金刚钻”陀螺撞得散了架。刘叶龙捡起他的“金刚钻”陀螺宝贝,他接着得意地挥手做了个“V”型手势,脸上却露出了得意而狡黠的微笑。
虽然,那场陀螺比赛我输了,但我却玩得非常开心。记忆里的童年,总是旋转着那些五彩缤纷的陀螺,似乎永远不会停歇。童年时期一有空余时间,我们小伙伴就经常聚在一起玩陀螺的生活场景,在我的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即使时光差不多已经流逝过去将近半个世纪了,但是它们就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久久难以忘怀……

时至今日,陀螺依然会受到不少人的欢迎。有些地方在民俗文化节上还把陀螺列为体育竞技项目,它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身,看是在玩,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健身。每一鞭子抽下去,浑身上下都得到锻炼。想要陀螺转得又快又稳,不仅需要强健的体格,还需要高超的技巧。(2022.10.27)
作者简介

刘有良,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从小喜欢文字,爱好文学,喜欢安静写作。崇尚简单生活。文笔炽热纯情,忧伤唯美。善于捕捉人世间的“真,善,美”!用文字带您感悟人间真情!人生感悟:孤芳而自赏。想做一个特别独行的人,我行我素!同时也爱好绘画和摄影,喜欢捕捉大自然的美。喜欢用镜头抓拍大自然和人世间瞬间的唯美!用镜头和影像帮您体验人间的美好!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刘有良作品
点击链接-向本清作品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