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工业题材的好诗
——浅析崔梅英《火与冰的相伴》
诗评者:吴福木
半年之久未写专评,笔有些钝,但目及崔梅英之诗《火与冰的相伴》,如火的热情燃烧着我,决意一评。
崔梅英是近年来东阿诗坛崭露头角的一位新秀。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耽于古典诗词,写了很多抒展性灵的婉约词,而成一方之美,散发浓浓的梅香。其现代诗以清新的意象、高邈的诗意、明快的节奏再现了她所爱的生活,大地山河……毫无无病之呻吟。《火与冰的相伴》,耳目一新,在选材、立意、手法上都别具匠心,人人称好。
写工业题材的诗鲜见,《火与冰的相伴》便是“罕物”。东阿钢球,“亚洲第一”之品牌,声震环宇。而与之笃情厚意者,莫过于一线工人。日日与钢球打交道,熟稔之至,久而生情,自然而就一首妙诗。钢球在诗人笔下活似一个生命,一个孩子,有情有韵,有滋有味。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心,情韵悠远。“一箱箱的钢球/经历了多少次/打磨,挑选,清洗/来到了我的面前”。甫一开篇,不蔓不枝,颇有代入感,美好的钢球形象就进入了读者的视野。工业题材的诗少于其他,更显此诗之可贵。
钢球,自然是此诗描写主体。“投身800多度火炉里/淬火历练/褪去稚嫩的外衣/养成坚强的内心”,“当你刚刚站稳脚跟/眨了眨眼睛/想看看这个世界/又让你进入冰的箱包”,钢球经受了“火”与“冰”的洗礼,成为“名副其实百炼成钢的精品”。诗之所以是诗,就在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由此及彼地生发瑰奇的联想,给人以精神的激荡和思想的陶冶。读这首诗,人们不禁思考:不唯钢球,一切(包括人与国家)都要经受住各种考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由此观之,《火与冰的相伴》立意之高远。顺言之,上引诗行起到承上启下之效,亦可见构思之功。
有人说,写诗,不在技巧,而在心。我说,《火与冰的相伴》,既有“技巧”,亦有“心”。“诗心”前面已述,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钢球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情,当然也有怜惜之情。“还得寻找你/怕你/找不到同伴/迷失了方向/怕你/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一个“怕你”,蕴含多少情……
下面简单说一下技巧。标题《火与冰的相伴》,准确形象,相契内容,先“火”后“冰”,相伴相融,灵性十足。中间“又让你进入冰的箱包”,过渡自然,前后浑然一体。诗意深致,步步推进,抒情渐次高潮——“我坚信/你最终成为/适用于各种制造业/最亮丽/最耐用/最长久/闪闪发亮的钢球/因为/你是东阿钢球人/永远的骄傲”。诗的最后画龙点睛,升华主旨,境界全出,钢球之美之魅熠熠生辉,堪称绝妙。
然此诗最突出之处,则是第二人称与拟人手法的运用,贯穿全文,一脉流通。“我”与“你”,如此之近之亲,恰如诗人的生命。诗人饱含深情地写道——“偶尔有一两个/像调皮的孩子/落到地面,活蹦乱跳/遍地打滚,淘气撒娇”,完全赋予钢球以人的感情,如一个个可爱的精灵……我深服诗人表达的细腻、蕴藉与巧妙。没有与钢球的亲密接触、“望闻问切”,是不会有这样的体悟的!
一言以蔽之,《火与冰的相伴》是一首描写工业题材的好诗!诚愿诗人拓宽写作领域,写出更多精品,以犒赏喜爱她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