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汲黯(?~前112年),西汉名臣。字长孺,今河南濮阳人。 汉景帝时因为父亲的原因任太子洗马。武帝即位,黯为谒者。汲黯雄才大略,刚正不阿,主张正义,救世济贫。一次武帝派他去调查处理失火事件,他途中看到河南贫人万余家苦于水旱灾害,有的竟父子相食,便以钦差身份,冒着假传圣旨的危险,发河南仓粟以赈灾民。回朝后,自请治罪,武帝认为他做的对,不仅没有治罪于他,反而召拜为中大夫。因他直言敢谏,得罪了不少朝廷重臣,不得久留朝内,遂出任 东海郡 太守。
汲黯爱民如子,勤于政事,选拔人才,不拘小节,使东海大治。不久,被召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在朝中,他多次当众指责武帝的过失,甚至有时弄得无言以对,愤然罢朝。武帝私下对左右说:“汲黯也太憨直了”。有人劝汲黯不要这样作,而他却说,天子设公卿辅佐,难道是叫我们阿谀奉承使主上堕落昏聩吗?我在这个位上,就不能为了保全自己,使朝政受损失。武帝听后称赞说:“古有社稷之臣,象汲黯这个样子,是很难得的。”
后来,终因忠言逆耳,汲黯被免官,隐于田园数年。后武帝念其耿直,又拜汲黯为淮阳太守,卒于任上。
*淮阳城北古建有“四贤祠”,汲黯名列第一,世代享祀。词依《钦定词谱》毛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