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在哪里?
——学习“二十大”报告笔记
陈振民
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是物资极大丰富基础上的共产主义,不是凭政治激情,在贫困环境中进入共产主义。因此,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階段的社会主义,其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剝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但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不可能一跃登天。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搞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适合自已特点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
哪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又在哪里?我体会就在如下几方面——
(1)它结合中国大面上深度贫困,人民的日子过不下去,所以搞的是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再进行“穷”过渡,不再搞一连串的政治运动。而且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物资交流,把经济搞活。
(2)它在农村经济上,鉴于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的发展,所以停止了过去哪种“一大二公”的所有制 ,在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归公的基础上,搞经营方式的改革,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再固守限制生产发展的大集体的管理体系和操作形式。
(3)它在城市经济上,鉴于国有企业的权、责、利关系紊乱,影响了员工生产积极性、企业经济效益、国家财政收入,所以推行了国企改革,实行了承包经营制。同时在公有制的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同时,通过重新评价资本,客观认识资本、科学利用资本的途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和其它非公有企业的发展。并在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实行全要素亦即资本、科技、管理、营销、劳动的多种分配形式的基本均衡。
(4)它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中和、仁义、法制,自然,天下胸怀…不以绝对张扬个性的新自由主义的西方价值观为中心,不推崇肆意扩张和排他的 西方文明。
(5)它在国内,根据階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共产党早已成了执政党的现实,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不再搞群体对立的階级斗争、无产階级专政,一切社会矛盾依靠法治解决。在国际关系上,鉴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已出现多极化,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便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行“和平共处”,“多边主义”。不再以意识形态处理国际问题,不再搞“革命输出”,不再寻求和倡议什么“社会主义阵营”。
(6)它在人与自然之间,主张天人合一,绿色发展,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再搞“征服自然”,“向地球开战”等破坏生态的作法。
这就是我眼中的“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它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的结果,也是用创新化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结果。
由于它的目的依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消灭剝削、消除两极分化;依然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它的本质依然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其它主义的。
由于四十年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全国全民已经摆脱了历史性贫困,圆了全面小康的第一个百年中国梦。目前全党全民正为完成第二个百年梦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勇毅前行。在此关头,我们一定要高高举起得来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大旗,让它有力地引导我们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直到进入共产主义。
以上如有欠缺或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2022.10.2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