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风华 朗诵:谢东升
音乐设计:杨建松

晚上18点,匆匆吃了晚饭,从驻地驱车不到2公里,驻车。拾级而上,登华中药用植物园的最高峰药王阁,在这里观日落。
恩施市长岭岗初秋的天气,清爽而舒适,傍晚时分,更有着诱人的魅力。翠绿的远山,层恋叠嶂;高远蔚蓝的天空,轻盈飘逸的白云,自由温柔的清风,把太阳也感染的动人妩媚。
山里成长的人,日出日落已见过很多,黄山的、庐山的、张家界的。但在我的心里,家乡的,始终是最好的。此时,放眼望去彩霞满天,映红了天际,夕阳由淡黄色变成桔黄色,继而又通红通红的,那红色的晚霞,看上去就像一位穿着七色纱衣的仙女,仪态万方,楚楚动人。一会儿,那火球渐渐地落入了万顷云海,但落日的余辉仍然停留在众人的脸庞。

夕阳的另一侧,是巍峨的群山,延绵起伏,高低错落,威武中略带婑婉,霸气中稍带娇气,山林里特有的雾霭夹杂着夕阳的余辉,不时有一阵凉风吹来,是醉人心脾的感觉。
孙子和他才认识不久的一个向姓小伙伴在药王阁的裙楼周围来回的追逐、嬉戏。生命的朝阳和自然的夕阳在这里交汇,也诠释了岁月沧桑、四季轮回的规律。只有群山在这里永生。
夕阳原来是这样的美好!此刻,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有了更深地感悟。

入夜,我的一个宗亲朋友在他开的一个叫云上花间的民宿里请一帮老乡朋友彭、张、向、刘、孙诸君宵夜。这时,一个老者从车上下来,见到我就喊:“小唐”,我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有人叫我小唐,那种亲切感是发自心里的。我回应到:“张叔叔好!”这个受我尊敬的老者于我颇有渊源,他与我的父亲是挚友,与我的叔叔是同事,与我本人还有几个月的师徒之谊,他的女婿、女儿(彭、张)是我非常好的朋友。多年不见,他竞能一眼把我认出来。
刘君也是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可谓不期而遇。
把酒间,大家侃大山,聊生活、谈人生。彭的知识面很是渊博,谈缅玉和和田玉的各自不同,谈新疆的羊肉与恩施山区羊肉味道的差异;谈新疆的风土人情,如数家珍。

我与张叔叔的师徒之谊始于1974年,那是我们的中学时代,每学期学校都会安排学农、学工。我被安排在一个工厂的汽车队学汽车的电器修理,张叔叔是这里的工程师,他教会了我一些汽车电器维修的基本知识。在这里我用漆包线缠绕了第一个汽车发电机的转子线圈,没想到,这点滴技能也在以后的日子里派上了用场。

那是几年后的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我求学负籍他乡,放寒假了,乘船溯江而上,到巴东县下船,因为大雪封山,长途客车停开,货车可以放行。人生地不熟的,我一个人漫不经心的走在老巴东县城的那条狹长破败的街上,任由江风在脸上刀割。这时,我看见一个30多岁的汽车司机在维修他的东风牌卡车(当时俗称140),我突然觉得我的机会是不是来了?我问他车子怎么了?他说发电机不充电,我说我看看,他不屑的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回答说:我是在外地读书的学生,大雪封山了,回不了家。我说你把绝缘胶布和起子给我。我用他的绝缘胶布在他的一个电器设备(那个时候的专业术语叫调节器,不知道现在的汽车还有没有这个东西)处理了一下,把一个金属的吻合间隙调整了一下,专业的说法是调白金片间隙,然后我说请你点火试试。随着汽车马达的一声脆响,那个汽车司机(后来才知道他姓杨)的脸上露出了笑脸:你明天早上坐我的车子先到恩施。

第二天下午汽车开到恩施清江桥头的汽车运输公司所在地,也就是我的朋友刘君当时的工作单位,原来,我的朋友刘君还是杨师傅的同事,也是巧合。当天的吃住都在刘君那里,侧听着清江如歌的涛声,呼吸着虽带寒意,但无比清新的空气,我与刘君聊天到深夜,第二天,刘君找了个便车让我回到了来凤。

往事如烟! 我们推杯换盏不觉已深夜,意犹未尽的我们干完杯中酒,依依不舍的散去。
人世间的美好,很多时候是在不经意间到来。
2022.8.21

作者:唐风华,湖北恩施人,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员、湖北鹰台书画院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湖北省书画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