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庙河圈
邹立文
庙河圈村的秋天色彩斑斓,让人沉醉与迷恋;庙河圈村的秋天丰腴成熟,让人踏实与心安。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来到了庙河圈村,一起见证她的多姿多彩,见证她这些年来的发展与变迁。
庙河圈村隶属莱芜区口镇街道办事处,位于莱城北16公里,大冶水库西南侧,地势西高东低,属丘陵地带。历代庙河圈村民虽坚毅吃苦,却终因村庄地域偏僻,自然环境恶劣,而未过上幸福的生活。直到2004年,村里的幼师张庆莲被当选支部书记后,她带领村两委班子及广大村民,积极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凝心聚力团结实干,逐步把一个“软弱涣散村”变为“工作实绩突出单位”。特别是2018年庙河圈村实施旧村改造,新建7栋居民楼,让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村委会出来,我们穿行在整洁美观的居民楼间。在硬化的水泥路面上,摊晒着一片片带壳的花生和一堆堆玉米棒子。我们上前和几位扒玉米的老人,攀谈着今年庄稼的收成,那些成熟的耀眼的黄,便映衬在了他们富足安详的笑脸上。是啊,庙河圈的村民是幸福的,过去蔽塞落后的小山村,如今的柏油路通到了村里,硬化了生产路,交通便利出行顺畅;家家住进居民楼,村容村貌大改观;启用了老年公寓,20多位老人喜迁新居;发展观赏农业采摘园,土地流转村民增收等,这桩桩件件的稀罕事,不正像庙河圈村果实累累的秋天,黄澄澄的让人心动和眼馋。
沿一片新开发别墅楼群顺坡下北,我们来到了一汪水塘边。说是水塘,其实是片比较开阔的水域。源于苗山的方下河,辗转迂回归入大冶水库,而眼前的水塘却又承续了下游方下河的源水。在东边不远处,就是坚固挺拔的大冶水库堤岸;而北边有溪水越过林木和坡地,潺潺流过我们脚下的石桥,注入水塘中;向西南望去,便是庙河圈村高低错落,依势而建的居民小区。秋风掠过水面,墨绿色的波纹欢快地起伏跳动,水岸四周垂柳、杨树、灌木和杂草,时节虽已入秋,却依旧是满眼苍翠的绿色。这绿让人心气神宁,这绿又让人心生希冀。
庙河圈人对绿色情有独钟,除了这自然环境的本色,即便是村居实施规划,村委会亦聘请专业园林设计院进行绿化设计,确保绿化档次和水平。在村庄产业发展方面,庙河圈村也是因地制宜,走绿色产业之路。针对庙河圈村地处方下河源头的临水区位优势,努力打造了园区面积80亩,20亩水面的休闲观赏园,池塘养鱼,休闲垂钓;另外建设猕猴桃和苹果等水果采摘园,首批50亩猕猴桃园已全部承包到户,今年已采摘见利,瓜果供不应求;下一步村里将开发农作物、蔬菜、花卉种植园区,为游客提供能够有切身体会的绿色农耕文化。 2021年10月份,在驻村工作组张敬光等领导和村两委共同推进和协调下,利用上级帮扶资金,在口镇北和园社区购置沿街楼,并让村民参股经营的方式搞起了村办餐饮项目。庙河圈的牛骨店2022年6月份试营业,店内大小共有房间十个,店门前建起了移动式长廊,还有集休闲、就餐一体的廊亭,店内外可容纳上百人同时就餐。庙河圈牛骨来自内蒙大草原,并用庙河圈的泉水精心熬制,味道纯正,芳香怡人。这无疑又将给口镇新城的餐饮业,刮起一股绿色之风。
从庙河圈村的水塘折返,行至村最后一幢居民楼时,我们发现楼北处有一座灰石黑砖砌成的石墙,东西走向,有五六十米的样子,上窄下宽呈梯形矗立,裸露着岁月的沧桑。身边的村干部付迎新介绍说,这是我们村遗留下来一段扬水站,北岭扬水站于1966年冬动工修建,次年春建成使用。期间垒砌渠道700米,浇地面积约200亩。到1972年冬又建起了二级扬水站,延长渠道750米至岭顶,土地全部变成了水浇田。从此,庙河圈村过去的山岭旱田变成了丰产田。如今,这截灰黑色的扬水站与不远处正在建设的灰青色别墅群,遥相呼应,现代与历史在这里交迭碰撞。
近年来,由于庙河圈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旧村改造的实施,让千百年来繁衍传承的村庄销声匿迹。为让村民及后代子孙了解庙河圈村的发展历程,重现灰色的历史记忆,以便鉴古知今,让村民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驻庙河圈村工作组大力支持村两委筹建了民俗馆,他们与主管部门进行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有关单位的帮助与支持,并聘请民俗专家担任顾问,让专业设计队伍设计,确保建设水平和质量。村里腾出一套公寓作为馆藏用房,并将随着藏品的增多逐步扩大馆藏面积。同时,村两委发动干部群众捐赠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品,并多渠道筹集馆藏文物,使馆藏物品丰沛充盈很有价值和代表性。民俗馆建成后,除了庙河圈村民外,还接待了大批外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前来参观和学习。对庙河圈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起到了较好的了解和宣传作用。
庙河圈村民祖辈勤劳耕作,然也不乏经商之道,染(布)匠、石匠、粉坊等能工和铺面,都曾带动庙河圈村经济发展。单说庙河圈粉皮已有百年制作历史,属于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由红薯(地瓜)制作而成,皮薄质优,灰白透亮,营养丰富,是远近闻名的特色食品,长年供不应求。目前年产量4万斤左右,年收入达30余万元。为将庙河圈这一土特产品打上历史的烙印,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的积极努力,庙河圈粉皮被列入莱芜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下一步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将以申遗成功为契机,本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打造地域知名品牌,助力庙河圈村全面振兴。
当我们再次回到庙河圈村委会座谈时,门口一块庙河圈村支部委员会红色标牌格外醒目,不由得让人想到这红色,才是庙河圈村的主色调,是庙河圈村的灵与魂。庙河圈村党支部成立于1945年,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的庙河圈村党员和群众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庙河圈村也是一方凝聚着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新中国成立后,庙河圈村民在历届村两委的带领下,逐步过上了幸福安宁的幸福生活。
2004年10月,张庆莲当选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这位年仅三十多岁的女同志,上任伊始,便秉承着一个党员红色的信仰,全身心投入到村务工作中去。在深入了解庙河圈村实际情况的同时,张庆莲也深知,要想把村子里的各项工作搞好,必须依靠村里党员和两委成员。因此,在接下来实际工作中,她注重班子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庙河圈村支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党建制度,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积极学习灯塔大课堂,响应镇政府的“六级联动”及时召开支部会、党员会,落实上级会议精神,提高了两委班子凝聚力。并严格实行党员包户制度,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由包户党员下户落实,提升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对于社情民意,张庆莲与村两委成员都非常重视。他们经常在年节日慰问村中老人;冬天里及时排查村民的采暖问题,发放过冬用品;日常关心村里的贫困户和残疾人,并积极利用好党的惠民政策,对他们的生产生活进行资助和帮扶。因为,张庆莲和村两委干部在庙河圈村民的眼里,就像是一面面红色飘扬的旗帜,让他们备感温暖和踏实,所以庙河圈村的具体事务中,村民都给予了他们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哪怕像村里的房屋拆迁和土地流转,这些与村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上。
秋阳朗照,抬头,庙河圈的天空是那么的蓝,蓝的深邃高远,蓝的让人欢欣鼓舞。此时,站在身边的驻村工作组领导张敬光,又一次为我们讲起了庙河圈村的规划蓝图。庙河圈村2022年建成美丽宜居乡村,2025年建成乡村旅游特色村。庙河圈村已实施旧村改造,村民已搬入楼房,开发企业正在进行商住区的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也已有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将重点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庙河圈地处大冶水库西侧,方下河源头,具备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基本条件。只要做好旅游规划,挖掘庙河圈的文化资源,留住乡土味道,培育乡村野趣,利用临水优势,打造部分精品民俗等方面的工作即可。
为此,2021年4月份,以庙河圈为中心的“水岸玫香”规划方案,由山东赢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完成,该项目共分爱情广场、玫瑰大棚、拍摄广场、爱情码头、兰坪之吻、曲水莲园、永恒大道等八大板块。驻庙河圈工作组正积极支持开发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开发手续,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目前土地的流转和整平等前期工作已陆续展开。等到项目竣工后,庙河圈村将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民宿、摄影、绘画等艺术门类汇集的高雅文化家园和浪漫风情小镇。
此刻的庙河圈,秋风为她披上了五彩的锦衣,鸟儿给她衔来了瓜果的香甜。车子离开庙河圈时,望着她靓丽的身影,我们竟都心生了些许不舍。
邹立文,莱芜人,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山西文学》《微型小说选刊》《故事会》《济南日报》等纸刊,有文章获奖,或被收录多种文学年度选本及试卷。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