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谢富云,作家,安徽人。喜爱文学,擅长诗歌。常以诗的方式表达人生悲欢,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及微刊。生活中素心如莲,淡雅清新。
向天借一纸年华
文/谢富云
我要向天借一纸年华
像小鸟一样自由的欢畅飞翔
向着太阳,飞上最高的云端
去追寻我前世的梦
在那浮华的月里寒宫
寻找我前世的未了情缘
驾驭清风
我飞遍崇山峻岭
去看你隐身的那簇花丛
眼角带着前世的泪
风里的我,回味着你的香味
漫步在画廊下
你的美如雾如纱
我的脚步从容优雅
在思索你最美的芳华
是哪儿传来悠扬的琴声
可是你的吟唱惊醒了风铃
冰封的北国黄沙漫漫
我看到你化作寒梅绽放娇艳
茶马古道的风霜
迷糊了我的双眼
人世间的繁华充满奇妙
伴你相拥话夕阳
在悠悠岁月中淡漠桑麻
不负那最美的年华
在变化中尝试突破
今音(雍赓)评论:
首先,诗歌题目是突破的途径。五段里的人物每一招,都是决定利用这难得的机遇,是要把认世和处世的本能提高到一个极致的状态,要求人物招式运用则能达到最佳,这个主要参考第一段的四行。飞前谋划,飞时变化,飞后总结,同时也作为人物的习惯,也在诗歌中得到体现。
对此,既有让人震惊的一面,也有兴奋的一面。这两方面都是围绕着一个强在运作。一个人如果不强大,也就意味着这个家族在走下坡。儿孙强,则家兴旺,对任何家庭都是这样在起着传人的作用。在诗歌里,也能感受得到人物所拥有的身、心、技三方面的融为一体。其中,诗歌的途径也划出了一条念从心生,而身随心动,招从身出的自然。
诗歌从精神上有照亮自我人生的一面,坚信这一点,有助于为人处世的默默无闻和坦然接受。诗歌用调整好了的心绪,解决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心中空荡荡问题。如果把这样的情绪再放大一点,就可以看到超出诗歌本身还有共同要面对的问题,比如经济。
找到了这样的一个话题,然后再看诗歌题目的“向天借”的指代也便包括了举一反三在内,使得人的眼界还需要不断拓展。如果要达到第四段第一行“脚步从容优雅”的结果,还得多从因这方面来考虑。
诗歌写出来就等于发表的观点,是指作品的社会效果与影响。作为一个已经社会化的产品而言,这时候诗歌中的“我”,就是一个放大了的“我”,可以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由于诗歌已经具备了飞的功能,像有一些短视行为也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丝解决的办法。
这时候如果把第四段第一行的“脚步从容优雅”能给予确定作诗歌的基调,这样的话,诗歌中有许多事件和矛盾冲突,都能够找到一个归位的基本点。何况,人物还具有眼角带着前世的泪一说,这就说明人物的谦逊和反思的良知还在,这也是向天借的资本,说明希望和风险同在,快乐与迭荡并存。
作者:谢富云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