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山老林
刘多魁
也算是一次生态旅游吧。前不久,我和几个追求山林野趣的朋友,轻装出行,远离都市烟尘,到城步山区一游。(编者注:城步山区,指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大苗山。)
我们没去旅游热线上的南山,专走人迹罕至,未受刀斧肆虐的深山老林。在护林山民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城步金紫山林场所辖的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
这里是湖南与广西的交界之地。高山横亘,雄秀苍莽。大山深谷之中,处处是古木森森的原始森林。
进入幽谷,再没有无羁绊的山径可行。我们在灌木丛中沿着可能是野兽撞开的缝隙艰难行进。
走进原始山林,周围的一切像是大自然漫不经心描绘的草图,混沌无序。在这个没有隔离现象,各种树木多代共生的山林中,盘缠着巨藤的古树随处可见。这些长满苔藓的老树难以承受攀附在身的诸多寄生物,不少老树因不堪藤蔓的死缠活缠而死亡。受苦的肢体有的已倒地腐烂,有的像一把老骨头仍孤立苍穹。看来,即使是草木一生,也难摆脱沉重的负累和纷繁的纠葛。古树四周,无数新生的青叶子树已枝条交错密不透风地挤在一起,层层叠叠地向上生长,拼命争夺生存的空间和阳光。
我们坐在一棵倒下的枯树旁小憩。林中光线幽暗,泄下的阳光斑斑驳驳,笼罩着一种扑朔迷离的色彩。密林深处,不时传出一些响动,表明林中有种种神秘美丽的生命在活动。山民说,老山中的动物有五十多种,其中有熊、水鹿、金钱豹、猕猴、野猪、黄麂、乌獐、石羊、猪獾和红嘴相思鸟、白鹇等。我们屏住呼吸往里窥视,林中的珍禽异兽始终无缘一见。看见的只是一群群喜鹊、乌鸦在黑幽幽的树梢间飞翔。
失去广大生存空间而偏居山林一隅的生灵把我们引向一个内省的世界。大家谈得最多的自然是老虎的话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我们这些猴子的后裔占山为王,把山中的生灵几乎杀尽灭绝,这种霸气也未免太过分了。
我们走近一处密匝匝的茅草丛,大家产生一种冲动,想钻进一人多高的茅草中去看看。要是过去,这草木芜杂的地方肯定是老虎理想的栖身之地。但现在,深入虎穴,已不见虎子。老虎作为山林中最辉煌的生命已离我们远去了。触景生情,大家的恋虎之情油然而生。带路的山民说,老虎是不会随便伤人的。过去有三个砍柴人走在山路上,后面跟上来一只老虎。老虎不伤后面两人,而是悄悄绕过他们,抱住前面第一个人。后面两个砍柴人奋勇上前解救,老虎用尾巴猛力横扫,不准他们靠近。山民说,吃掉的第一个人是个对母亲不孝的人。我们用笑声赞同这种说法。现在农村不孝之子太多,可惜老虎没有了,拿他们奈何不得。山民还给我们讲先民驯虎耕田的传说,我们也给他们讲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越讲越遥远,越讲人与虎的感情越近了。
我们走入幽谷深处,一棵棵千年冷杉立在我们面前。我们惊羡山中有这样的大树,虽历尽干年风霜,仍无一点枯枝败叶。那异乎庞大的树身,澎湃奋发的枝干,绿盖如云的树冠,可挡狂风暴雨,可遮日月春秋。山民告诉我们,苗民自古崇敬大树,他们视枫木树为自己的祖先。认为一棵树同时就如“一个祖先”、“一根支柱”。山民对树的敬仰使我们这些尚无“生态信仰”之心的人受到深深的震撼。
现代都市文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误区。人们竞相用佳木良材装饰自己的居室,导致不少地方仍在疯狂地砍树,甚至把千年古树也锯成地板条供人踏在脚下,这不能不是现代文明犯下的莫大罪过。
走出深山老林,走不出心灵的郁闷。居室一时的方寸之美与庇荫人类的森林相比,究竟该要什么?
作者简介:刘多魁,湖南省邵阳市人。1964年从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系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几十年。首届湖南省收藏家(2004)。
推荐阅读:
点击链接-刘多魁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