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收藏先生
文/祝慧慧
我家先生出生在苗乡城步,工作在浙江宁波。生性活泼,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特别是平日里有一个癖好——喜爱收藏。每当有亲戚朋友或同学同事来访时,先生就会将他的“宝贝”慷慨地拿出来供大家欣赏,煞费苦心地一件一件给大家作介绍。亲戚朋友和同学同事们有时跟我开玩笑:“你家先生好热情!”,弄得我真是哭笑不得。寒来暑往先生因此得了一个雅号——收藏先生。

在收藏古玩的爱好者中,我家的收藏先生可算是“佼佼者”了。家里书房的柜子上、地上、桌上都摆了收藏品,雕着龙头的红木二胡是清朝的,中间开着四方孔的古铜钱是宋朝的,银光闪烁的“袁大头”是民国时期的,盘着龙腾的老银币是清朝的,淡雅光滑的青花瓷是元朝的,印刷精美的语录粮票和布票是“文革”时期的,透着金光的彩色金银纪念币是现代的……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我家的收藏先生自从十几年前评上高级职称,跨入到“高级知识分子”的行列后,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他的收藏范围更加广泛,收藏的欲望进一步膨胀,收藏的兴趣也愈加浓厚。从起初只收集旧银圆,老铜钱到后来的“文革” 语录粮票和布票、连环画、纸币、纽扣、书签、瓷器、玉器、现代贵金属金银纪念币的收集,真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一到星期天、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几乎都泡在钱币古玩市场中。每次都有收获,从来没有出现“空手而归”的情形,每次都能买到几样称心如意的藏品。特别是淘得比较珍贵的“宝贝”时,更是欣喜若狂,高兴得有时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不过也好,自从先生爱上收藏后,抽香烟、喝老酒、搓麻将、坏习惯全改了。有时为了收集更多更好的藏品甚至连他每天喝牛奶的开销都给节省了。
我家的收藏先生对于收藏可以说是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每天天亮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心爱的“宝贝”。下班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也是在欣赏他的那些藏品,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件事还是念念不忘他的那些“宝贝”,每天基本上做到 “三顾宝贝”!这些“宝贝”对他来说是除了老婆、儿子以外最重要的东西了。对于收藏,我家的收藏先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家的收藏先生不但对收藏感兴趣,而且对收藏颇有研究,尤其对钱币的研究“造诣颇深”。经常撰写文章,其所撰之处,无不散发出“真知灼见”,可以说他是收藏界里少有的“研究型”藏家。他先后撰写藏品的文章就多达二十多篇,作品颇丰,常常令人叹为观止。收藏先生“治学”严谨,文章讲究实在,一点一滴,有感而发,言简意赅,文章虽只有区区数百言,但立意深远。可不,前段时间还在《宁波晚报》收藏栏目中发表了一篇有关收集旧银币的文章。文章发表后即刻引起强烈的反响,宁波市钱币学会的盛老师打来电话说文章写得很精彩,要推荐先生加入市钱币学会。
我家的收藏先生搞收藏常常坚持“三项基本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尽量去买他喜欢的东西;第二项原则是尽量去买他认为最好的东西(精品);第三个原则是资金方面量入为出,始终坚持用闲钱去买东西。

俗话说得好:“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在我家收藏先生的影响下,我与儿子也受到了“熏陶”。尤其是儿子“中毒”更深。因为以前凡是休息时间收藏先生都带儿子一起去“学习和研究”,儿子通过“实习”也懂得了如何看藏品的面貌,如何鉴别藏品的真伪。就连古玩店老板也感到惊讶,直夸小小年纪懂得还真多!收藏先生听后心里感到特别舒服,自诩这是自己培养的“接班人”呢!
由于家里有位这样一位爱好收藏的先生,虽然平日里我家的生活过得不是很富足,但我总觉得家里的气氛是和谐融洽的,总觉得过去的日子有滋有味,有情有趣,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作者简介】
祝慧慧,浙江绍兴人。一个从小喜欢文字,爱好文学,安静写作的女子,崇尚简单生活。文笔炽热纯情,忧伤唯美。善于捕捉人世间的“真,善,美”!用文字带您感悟人间真情!人生感悟:孤芳而自赏。想做一个特别独行的人,我行我素!同时也爱好绘画和摄影,喜欢捕捉大自然的美。喜欢用镜头抓拍大自然和人世间瞬间的唯美!用镜头和影像帮您体验人间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