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作者:武稳祥
编辑:诗词中国
都市头条,发现精彩,传播正能量
中秋节
作者:武稳祥
1977、5、14、叶剑英元帅 80华诞,他很高兴,振笔挥毫,喜作《八十抒怀》。其诗的最后的两名句曰:“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时刻激励我不断努力 追求上进!
大家也都知道,我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它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是: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但若按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和节日隆重程度来讲,次序正好反过来:第一个当之无愧是春节,其次自然是中秋节,下来才是 端午节和清明节。在古代帝王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习俗。自唐朝肇始至今,中秋节都是国家的法定节日。
每年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古代以孟仲季代排一 二 三,8、15、正好在秋季的正中间,因而又称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女儿节、八月会、追月节、拜月节、玩月节、月夕、秋月等。中秋季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气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民间流传的“年怕中秋月怕半”,就是说到了中秋,一年就过了一大半了。无论人在天南海北,中秋节,也是一家人应该大团圆的喜庆日子。不然 为啥中秋节也称团圆节呢!中秋佳节的赏月 祭月 拜月之外,还有几个美丽动人的古老传说。
(1)嫦娥奔月: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酷热罕见,万物枯焦,民不聊生,无可奈何。这时,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射手 名叫“后羿”,他目睹此景,怒火冲天,攀登上昆仑山顶,撘箭弯弓,双臂神力,连发九矢,一连射落九个太阳,单留一“日”晨升晚落。万物生长,万民欢呼!这就是千古流传的“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后羿因此受到了大家的衷心拥戴。他娶了一位倾城倾国、聪颖贤慧的妻子,名叫“嫦娥”,夫唱妇随,互敬互爱,情深义重,惹人羡慕!有道是 “人怕出名猪怕壮”,后羿一时威名远扬,全国各地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一个名叫“蓬蒙”的奸佞之徒也混在其中。有一日,后羿在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交谈投机,他向王母求得一支“长生不死之药”服了此药,就可上天成仙。
后羿不忍抛离爱妻,独自一人高就,就把仙药交于嫦娥,让她收藏于百宝匣内。不料,此事让蓬蒙偷偷窥见了,他就想伺机窃宝,据为己有。一日,后羿领人出访,蓬蒙假装腹痛,而不能同去。后羿走后,奸诈刁钻、心怀鬼胎的蓬蒙原形毕露,立即手持宝剑,威逼嫦娥:“赶快把仙药交出来!”看着蓬蒙凶神恶煞的凶相,嫦娥料想自己一介女流,怎么也强不过一个武夫,但又不甘心屈从就范。情急无奈,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取出仙药 一口吞下。她立刻飘离地面,飞到空中。她不忍距离丈夫太远,就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在广寒宫居住了下来。
后羿访友回家后,闻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气得捶胸顿足。立即欲怒斩蓬蒙,可惜他早已畏罪潜逃。当日恰巧正是八月十五,后羿命人马上摆好香案,奉献上嫦娥爱吃的蜜食鲜果,仰望明月,遥拜善良的嫦娥,寄托思念。年年如此,从不间断。众百姓闻知之后,都也同情怜念嫦娥夫妻分别,纷纷效仿,祭拜怀念。千百年来,沿袭成俗。
(2)吴刚伐桂:这个故事最早出于唐朝的《酉阳杂俎》里。 传说吴刚本是汉朝西河人,他曾经始随仙人参禅修道、到了天界。但由于他一时不慎,犯了错误,被仙人贬谪到月宫。月亮上的广寒宫前,有一棵桂树,生长繁茂,有500丈高。仙人告诉吴刚:“你若砍倒此树,便可返回天界。”吴刚闻言,抡起大斧,昼夜猛砍。但那桂树,每次砍下,只要斧子一离开、即便合拢如初。吴刚就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地干这件劳而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罚。
(3)玉兔捣药:嫦娥居住在月亮上,没有了人间的喧嚣与忧烦。虽然清净,但又十分寂寞无聊。不然,唐朝诗人李商隐怎会写诗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除了吴刚之外,多亏了还有一只一对红眼睛、周身洁白的玉兔,和一只三条腿的蟾蜍,它们就常和嫦娥相依为伴。
玉兔的工作就是手执药杵,经年累月地捣制“长生不老药”,玉兔它善良温顺、惹人喜爱、善解人意,最得嫦娥的偏爱。嫦娥经常把它抱在怀里,顺毛抚摸,与它倾吐衷肠。不然,人们经常也把玉兔作为月亮的代称。因月亮上还有蟾蜍,人们就经常也把广寒宫称为蟾宫。
(4)月饼起义:这个传说虽然不及前面的传说浪漫,但是不容质疑。这个传说,对后世中秋节的习俗,形成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灭了南宋,建立了元朝,统治了81年。种族歧视,人分四等,蒙人第一,汉人第四,黑暗统治、民不聊生。元末顺帝时,安徽和尚朱元璋不甘忍受异族的压迫和欺凌,谋划带领起义军推翻元朝。但是,由于当时元朝制度森严,传递信息十分困难。所以,在军师刘伯温的策划下,将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暗暗藏进饼子。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号令悄悄发给了各路的起义军。
到了八月十五,各路义军按照号令统一起义。先痛歼了汉王陈友谅,又消灭了吴王张士诚。然后,他又指挥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一举攻破元大都(北京),灭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对“月饼传令”之举,大为赞赏,因而下令全国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以此纪念当日传令之功。这个故事也就是过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的缘由。
今天,我们过中秋节:一边沐爽风、赏明月、庆团圆,一边吃月饼、议古人、论旧事、说神话传说。肯定也就会增添几多欢愉韵致和趣味雅兴。乘兴凑韵如下:
月圆中秋
1
金 雀 西 坠 晚 霞 红,
玉 兔 东 升 皓 月 明。
秋 高 气 爽 好 景 致,
团 圆 佳 节 普 天 庆!
2
后 羿 射 日 昆 仑 顶,
嫦 娥 奔 月 飞 蟾 宫。
玉 兔 捣 药 度 寂 寞,
吴 刚 伐 桂 枉 费 功。
3
暗 无 天 日 元 苛 政,
洪 武 不 甘 受 欺 凌。
蓄 势 待 发 凝 火 山,
月 饼 传 令 建 大 明!
4
神 话 传 说 趣 味 浓,
驱 除 鞑 虏 复 汉 廷。
振 兴 中 华 丈 夫 志,
抚 今 追 昔 心 永 铭!
今天中秋节,触景生情,草成一篇,借笔抒怀。请水晶老师附加到文后,以期锦上添花,请君品赏。
《中 秋 感 怀》
1
秋 爽 菊 黄 月 明 圆,
千 家 万 户 庆 团 圆。
谁 怜 蟾 宫 嫦 娥 女?
长 年 寂 寞 羡 人 间。
2
把 酒 邀 月 苏 东 坡,
乘 兴 挥 毫 写 美 篇。
阴 晴 圆 缺 如 人 生,
悲 欢 离 合 古 难 全。
3
对 酒 当 歌 曹 孟 德,
悲 壮 慷 慨 问 青 天。
纵 横 天 下 志 千 里,
老 骥 伏 枥 敢 人 先!
4
欣 逢 佳 节 举 国 欢,
歌 咏 太 平 无 战 乱。
丰 衣 足 食 今 胜 昔,
国 泰 民 安 喜 空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