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炸鱼鳞——菜中“极品”可知否
作者:苑枫
看电视上演示做私房菜,一鱼三吃:即红焖鱼,清炖鱼头、鱼骨汤,烤鱼皮。的确做得不错,但我想为什么不可以一鱼四吃、甚至五吃呢?朋友,您知道我说的这“四”是什么吗?又为什么说这个“四”么?甭急,下文自见分晓。

近来,承蒙文友不弃,推荐我进入百荷书房群,看到群里那么多有识之士,名人名家,拜读了几多大作,受益匪浅。但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相形见绌,又没什么像样的作品,岂不就是一个滥竽充数的老小学生、老小弟么,又交不上一份像样的“投名状”。正无可奈何时,看着一鱼三吃,灵机一动,别出心裁,何不献上一道佐餐小菜,给诸位文友下酒,敬望不弃。权且算作见面礼了呢?
其实,我家有一道不是家常菜的家常菜,说出来看似奇怪又不奇怪。有钱人不屑一顾的废弃料,一文不值被扔掉,我辈贫贱度日月,有效利用恰又好,一经搬上小饭桌,酥香脆美味倍儿好。佐酒下饭堪无它,医曰:补钙养颜健身益寿更为佳。文友以为我卖关子吧,岂敢,诚如悟空的口头禅:师傅莫怪,师傅莫怪。其实就是人家吃鱼,我吃鳞,人家扔了我收起,以“鳞”为宝了。怎见得?俗谚云: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这没有退的即指鱼。而我则独爱鱼之鳞。且爱之有嘉,称之以“极品”。

炸鱼鳞
朋友,您见多识广,或许是美食大家,看不起这小小鱼鳞,因为它名不见经传,川、鲁、徽、粤大系没记载,满汉全席一百零八道中不上数。名厨大师不待见,国宴桌上没人敢上。登不上大雅之堂,够不上精品大馔。唉!前人无视奇珍,今人弃而无闻,悲夫!老叟为之感叹呀!感叹它普通的珍贵,贱材却高端;感叹它看似无用却是宝,珍珠入土无人识;感叹它史上无人问津,浑身胶质钙质没发挥作用;感叹它迄今仍旧没入国菜闺门。叹惋之余突发奇想:尽管老朽不侪,人微言轻,不妨冒昧向文友推荐,以之介绍给如我者普通百姓。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一鱼四吃的:炸鱼鳞。其实我知道炸鱼鳞也就三四年,记得老伴应邀去同事家会餐,知道我对新菜感兴趣,回来似有神秘的说:你知道今天吃到什么菜了么?有什么新奇吗?说来听听。她饶有兴趣地说:“鱼鳞呀!你猜猜是怎么做的?”啊,鱼鳞冻?或者鱼鳞豆腐?我的猜测被否了,是炸鱼鳞。新鲜!常言道:见先进就学呀,咱也试试解解馋呗。第二天买了一条二斤重的鲤鱼,刮鳞,洗去腥味(放少许小苏打),搓掉粘液,控干,捏一点点盐,一点点耗油,少许淀粉(多了成疙瘩)。用手揉捏均匀,约六成热油下锅,鱼鳞打卷,个个单独卷成小伞型,色泽微变,捞出,既可。也可再复炸一下更好。达到酥脆异香透明即为恰到好处。当然这也是几经反复失败后的成功。

炸鱼鳞
我每每去鱼市,看见卖大鱼的多半刮下鱼鳞就扔掉。我呢用兜收起来,时间长了,有的老鱼贩就直接让我收着,还说您收着,我省事了。于是我偶尔收一兜,吃三五次,我的老友还逗乐赐给个绰号:捡鱼鳞的美食王。
这小菜看似不起眼,不花钱,不出名的废物利用,他人不屑一顾,我则捡之为宝,虽不比燕窝,鲨鱼翅有名,却远胜飞禽走兽,吃起来那叫个可口,香脆,舒服,可谓佐餐下酒的极品。不吃不知道,吃了才知道好。老朽斗胆敢说一句:端上国宴也许毫不逊色,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北京天桥玩杂耍的有句话说得好:光说不做嘴把戏,光做不说傻把戏。朋友们不妨亲手做做,亲自品品尝尝吃吃,或许你呀,吃了这次想那次,一发而不可收了,也未可知呀!

我没有什么医学理性知识,曾请教几位医生朋友,据说鱼鳞里钙质、磷(卵磷脂)质,胶原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很多,既是保护层,又是保护色,尤其对人体骨骼、皮肤、视力等多有好处,久而食之,必有奇效。我已经享受了几年了,感觉告诉我,宁可信其有,不敢独享。
岂知,老朽虽还年轻,也已八十有七,然一向谨遵孔老先生教诲:“有酒食先生饌”。愿以我的这道家常小菜为我保健,也与群里诸君资源共享吧。 既节约,又美味,且美容、养颜、强筋健骨,延年益寿,岂不就是不老神药了吗?乐哉,试试看。
苑 枫 2022年6月14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