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创诵读(深圳十大观念)|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原创读创文化广场 2020/12/05 10:20
朗诵:赵玉(读创/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编辑)
▲点击收听

►诗歌◄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一深圳十大观念之八
作者:陈昌华
—————————▼—————————
许多人都没扛过枪
可许多人都会唱
学习雷锋好榜样
一首老歌传唱了好几代
每年的3.15
全国都在做好事
千万个雷锋
活跃在城乡
———————▼———————
有些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当深圳走过十年历程
46名青年挽起了臂膀
似乎和特区不大相干
义工联诞生在这块土壤

———————▼———————
一粒小小的火种
点燃了熊熊火焰
一本雷锋的日记
掀开了崭新篇章
一棵幼小的树苗
长成了参天大树
一句流行的口号
风靡了大街小巷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那样亲切,那样家常
在这个市场经济
大行其道的年代
却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
在这座五湖四海
海纳百川的城市
牵动着每个市民的目光

———————▼———————
从“无我”“忘我”的傻子
到“助人”“助己”的榜样
3.15不再是一阵风
活雷锋就在自己身旁
满城都是红马甲
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勾勒着特区最生动的素描
描绘出深圳最美丽的形象
———————▼———————
第一支志愿义工队山区支教
第一批国际义工过海漂洋
第一部义工法规正式颁布
第一批义工组织注册开张
第一届义工发展国际论坛
第一个义工服务市长大奖

———————▼———————
同样也是新中国第一
意义却有些不同寻常
打出了同样鲜艳的
又一面旗帜
蕴含着成色十足的
纯金分量
在改革开放的窗口
它们是一样精彩的风景
在生长奇迹的土地
它们是毫不逊色的地王
———————▼———————
几十万义工大军
笑脸相迎,背影难忘
几千个义工组织
扎根社区,土生土长
孙影的足迹,给一向
偏僻的大山吹去了春风
丛飞的歌声,让多少
贫困的孩子听到了希望
高正荣的鲜血,抽干了
十次,全给了陌生人
曾柳英的爱心,化作了
三万多个小时义务时光
陈观玉的示范,感召着
全家和159位干儿女
承明的企业,捐建了
十所希望小学书声朗朗

———————▼———————
地不分东南西北
人不分男女老少
让更多的爱心生生不息
让更多的玫瑰到处飘香
用心感动每个人
一滴滴水珠汇成了大海
用爱拥抱每一天
一颗颗爱心大爱无疆
———————▼———————
我们的事业绵延不绝
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
在先行先试中先行
在大风大浪里领航
深圳用一份优异的答卷
完成了两个文明的大考
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上
写下了自己的
奋斗和追求
在华夏文明的史册中
镌刻着时代的
光荣与梦想
2017年7月29日
(图片选自CFP)

【作者简介】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等。副主编《九都诗踪——洛阳四十年诗歌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主编《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湾区诗歌》等公众号。

(朗诵:赵玉,《深圳商报》《读创》编辑兼主播,所负责版面、专栏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二等奖,广东省报纸副刊好作品版面奖、广东省报纸副刊好版面一等奖。所编辑作品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银奖,广东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深圳新闻奖副刊作品一等奖等。所主播《读创诵读》《深圳文学之窗》《读创听读财经》等音频栏目是深圳商报&读创品牌栏目,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审读 喻方华)
读创编辑赵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