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东香人,真名朱双顶,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以读书为乐,不时写点随笔、札记、散文、诗歌等,近一年多在数个微信公众号发文二百余篇,多次获奖。

《诗经》中的求贤若渴
作者|朱双顶 - 东乡人(北京)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平民出身的刘邦,三年抗秦五年楚汉战争,终于建立了大汉江山、坐上了龙椅,衣绵还乡的他此时此刻又怎能抑制住自己的心情呢?一曲《大风歌》从心底发出,让他在激昂之时也没忘了对人才的渴望,面对开国之初,自然而然想到了怎样才能得到勇士来为国家镇守四方的这个大问题。也许正是由此,才促使他发出《高帝求贤诏》吧:
“今我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你们这些贤士大夫啊,已经跟我平定了天下,现在怎么可以不与我一起治理天下呢?快来吧,跟我一起干,我肯定让你们贵显。求贤若渴之心由衷而出,由此而打动了天下之贤士,纷纷投奔于他报效汉廷,于是汉王朝有了立国之基,有了治国之才,从此大汉江山才由此向前奔去四百余年。
刘邦的开拓之举,也让他的子孙有了效法的对象,拾起他的衣钵,在求贤路上更是进了一步。汉武帝就通过《武帝求茂才异等诏》的形式,对有贤才之人直接任用为重臣,并称之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i读四声,踢)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o读四声,放荡)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意思说,要建立不同一般的事业,必须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马奔跑踢人,却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讥讽,却能建立功名;这些不受驾驭的马和放纵不羁的人,也在于如何驾驭他们罢了。也许汉武鼎盛就由此而来。
但刘邦的这种求贤若渴,也只是拾得先人的牙慧而已,何以见得呢?有《诗经》为证。最早在《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中就有记载,被后人称之为这是一首有着求贤若渴之意的燕飨诗。不妨来欣赏一下: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蒸然来思。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
南方盛产鱼鲜美,鱼群游动把尾摇。
君子宴请上美酒,畅饮佳宾乐陶陶。
南方盛产鱼鲜美,鱼群游动随水流。
君子宴请上美酒,畅饮佳宾乐悠悠。
南方有树曲弯弯,葫芦藤蔓紧相缠。
君子宴请上好酒,畅饮嘉宾乐安安。
鹁鸪翩翩空中翔,四面八方集树上。
君子宴请上好酒,畅饮嘉宾劝频频。

据《史记•周本纪》上说,周文王时,很礼贤下士,为了接待贤士,每天忙到正午还抽不出时间进餐,士人因此有很多人都归附他。这就是所谓的“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可见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西周王朝初期之风。所以,《诗经•小雅》中的这首《南有嘉鱼》从求贤蕴意上来解读,更符合当时之环境,仅从诗的内容来解读,也确有统治者求贤若渴之心境,鱼成了发兴之物起首。南方的嘉鱼戏水而乐,这是不是君臣之间相处和谐之喻呢?鱼离不开水,水也离不了鱼,鱼之乐,也是人之乐。只可惜这种鱼却生在“南国”,我们这里也是“君子有酒”,可以“燕(同“宴”)以乐”与“燕以衎(kan,读四声,快乐。)”呢,赶快来我们这里吧!以鱼起兴来昭示君王求贤的渴望之心之情,跃然诗中吟唱,是能够感染人的。
但仅鱼水之比还不够,美酒虽能慰藉愉乐嘉宾之心,我们这里更重要的是有着圣德的君王。于是诗风一转,从水上来到了陆地,树与斑鸠则成了发兴之物的转折与递进。食禽择木而栖就成了诗的中心,树的高大,藤的卑微,鸟的高飞,但高贵而大度的树,却热情又和蔼地接纳了平凡的藤蔓,最终两者相得益彰,共同达到了极至,鸟也欣然地选择了树而群集。只可惜,这样的树、藤、鸟却生长在南方。但我们这里也有的是这样的大树,可以供给藤蔓攀附、群鸟集聚啊!我们这里的开明君王就是那弯弯曲曲的高大树,足够能让你们这些贤能之人攀附而有用武之地、群聚而有安全之保正,不仅仅只是南方有“樛(jiu,读一声,树木向下弯曲)木”可以“甘瓠(葫芦)累(缠绕)之”、斑鸠“蒸(众多)然”,快来吧,我们的君王可以给你以安享。“燕绥(安)”以安心,“燕又(通“侑”)”以乐情,木与鸟这一比兴,就将君王求贤的意图抒发得迫切而又美好。
这让人想起李白的“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的诗句来。原来战国时的燕昭王继位收拾起残破的燕国后,谦卑恭敬,以厚礼重金招聘贤才,准备依靠他们来报仇雪耻,却不知从何下手,只好去向郭隗先生请教。郭隗就给他讲了一个千金买马的故事,借此明确地告诉燕昭王,你要想求得人才治国,就从我这里开始,像我这样的人尚且得到大王的重用,何况比我有才干的人呢!于是燕昭王就专为郭隗修建了官宅,并且尊他为师。这件事传开之后,各国有才干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聚集到燕国来,燕国靠着他们的治理,很快就又变成了富裕的强国,最终报得了齐国之仇。

更为有趣的是曹操,雄才大略的他,一心想着要图强统一,可眼看着自己也会渐渐老去,苦叹人生暂短,于是借酒壮志,欲要求得贤才好实现自己的宏图。此情此事,让他夜不能寐,写下了《短歌行》一诗。他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叹之中,未免有一丝丝的悲壮与焦急,所以他借用《诗经》中《子衿》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鹿鸣》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句,来表达他求贤若渴的新意,欲如周公一般来礼贤下士,希望天下之才能够真心归顺于他,这便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到了清末,当龚自珍看到无能腐败的清政府,导致国家一步步迈向万劫不复之深渊,有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时,便高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呼便呼来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彻底埋藏,呼来了中国社会的万象更新。一个破碎不堪的旧中国终于来到了分娩前的阵痛期,却充满着生的希望,迎来了我辈尽出英雄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光明时刻。求贤若渴这才真正从《诗经》“南有嘉鱼,烝然罩罩”中走出,历经数千年的酝酿,终于“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了,英雄这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这样喷薄而出,一个强盛的中华就这样屹立于世界。 (二O 二二年四月七日)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