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作为一位朗诵爱好者,回顾走过的路,感恩遇到的老师。谨以此文,向老师们做个汇报,感恩老师!祝老师教师节快乐!
朗诵的路上感恩有你
演讲者:红树林

点击请看视频
大家好,我是红树林,一名中学英语老师。我从小喜欢朗诵。读书的时候是学校的广播员、广播站站长。工作后自己也喜欢没事读一读文章,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似乎有种自恋,喜欢听听自己的声音。有了网络之后,到了碧聊,uc朗诵区玩,认识了天蚕、碑林路人,逸野、静水流深,苦咖啡老师等名人,也因为朗诵结交了许多朋友。如行云流水、清画、冬雪来了的日子、醉卧松林、旷野之树、四目骑士等等。后来,由于工作忙了,也就放了下来。直到疫情爆发呆家里,又重新拾回了这个爱好。
回顾在学习朗诵的这段时间里,很庆幸,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老师。感恩这些老师把我带上了这一条朗诵之路。在这条路上,帮助我大步地往前走,受益匪浅。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朗诵的路上,感恩有你》。

首先,我的启蒙老师应该是我的妹妹。也许大家会很奇怪,你妹妹怎么可能是你的老师呢?是的,千真万确,我妹妹从小普通话就比较好,多次参加朗诵比赛,正是她的影响,才激发了我对朗诵的兴趣,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我的妹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而真正让我从朗诵中获得自信、提高兴趣,从而步入其行列的,是我中师的校长——文校长。那时候我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朗诵比赛,当时我们的文校长亲自辅导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读的是《再见了,亲人》这篇作品。百忙之中,文校长用了两个半天时间来辅导我。她那标准的普通话,那充满感情的诵读,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后来我才知道,她居然是我老乡——一位地道的潮汕人。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潮汕人说普通话”,这也就是我当时非常不自信的缘故。但遇见了文校长,我开始告诉自己,我也一定能战胜乡音,讲好普通话。当时文校长鼓励我,教我用情感取胜。我还记得当我读完最后一句时,不但自己哽咽了,我还惊喜地发现,台下的观众和评委也被我感动了。我居然,还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从此,我对学习朗诵充满了信心!有了自信,就更加大了兴趣和热情!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朗诵活跃、调整一下紧张的生活节奏。用正能量的经典词句,让自己抒发一下情感,驱逐寂寞和劳累;在朗诵中走进古诗词,激发爱国情怀;在朗诵中联络、沟通亲情友情;在朗诵中提升自己的有声语言水平……在碧聊、UC的时候,和许多朋友在朗诵区一起过生日,搞朗诵会等等,玩得不亦乐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想法?觉得朗诵就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章中,去体会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再通过声音表现出来,这就够了,不一定要学习很标准或者很规范的普通话。然而,在疫情后重新上网,我有幸遇到了几位老师,是他们让我醒悟,为何这么多年我进步不大,是因为缺乏系统、专业地学习一些朗诵的发声方法、朗诵的技巧,特别是情感的处理。于是我开始跟一些老师学习:比如梁越老师,谭可老师,骆志毅老师,阳光老师,苦咖啡老师等。
梁越老师,他是一位因疾病而使半边脸失去知觉的78岁高龄的老同志。他曾经是部队的专业话剧演员,在60岁时,因脑瘤做了开颅手术,术后,因落差太大,一度抑郁,失声哑语。但是,他开始用朗诵作为康复的办法,不但锻炼了他那半边没有神经的脸,而且使自己从抑郁中走出来,重新活跃在深圳大小舞台上。同时,他还积极致力于公益地教学生朗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故事感动了我,更激励我坚持走在朗诵的道路上。我为自己成为他的学生而庆幸。他教我怎样“说话”、“生活”、真情实感而不是拿腔拿调的读,怎样控制语调,怎样平静的投入感情。每篇作品,他帮我一起打磨,一句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的耐心指导。鼓励我勇敢参加比赛,甚至同台表演。

谭可老师是一位双语主播,我们因为都喜欢外语而一起双语合诵。他在尊重、平等、耐心,细致的氛围里,教我如何用气息带动声音,如何虚实结合。他让我知道,有时朗读者自己很平静,却能把听众读哭,这才是功底!我现在有一个打嘟噜的习惯,就是谭可老师教我的练用气的方法。
骆志毅老师教我每天都要开口练习,才能熟能生巧。他用k歌合诵的方法带着我在模仿中学习。有几个月,我一直坚持着早上早起一个小时,练习读书。

后来,我遇到了阳光老师,他是一位普通话测试员,他每周两次公益地教我们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从声母韵母,到声调、音节、变调、轻声、儿化、轻重音格式等等。从阳光老师这,我了解了自己普通话的短板地方,以及怎么去改。虽然乡音难改,不过自己感觉已经有些进步了。每次看到老师为我们纠音时的认真耐心,就非常感动。

最后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他是一位大咖,一位导演,两次邀请我参加他的学习班,我却没有去。但他依然很热心地帮我,他就是我们的苦咖啡老师。大家别误会,不是我不愿意参加老师的学习班,而是我觉得我不够资格,我的普通话没学好,我得先把字音读准了,才能到他班学习。但是,苦咖啡老师的热情和才识鼓励了我,所以我来了!在老师这个班里,他的独特的教学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每次讲完课他让我们听范读,用荔枝平台自己录音给老师点评。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实质上却是让我们在练习中不断自我提高。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录音时需要录多少遍,我起码10遍以上才能录好一个录音。在这不断重复录音中,实际上对文章的理解不断加深,对比老师的范读,理解停连、重音等的处理,不断自我修正。特别是老师自己精心制作的独特的配乐,也是我的所爱,每次听着配乐,就能让自己的情感,情不自禁地投入进去。老师点评时,一字一句地指出好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经过这样不断的锤炼,感觉每一篇都可以成为自己经过“二次创作”后的作品。那种喜悦和兴奋,难以言表。这个时候,真的感到“朗诵是一种享受,哪怕为此‘挨骂’也是一种幸福!”
朗诵是我最大的兴趣,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我不断取得了一些成绩:2022年盛世中华声悦神州首届诗歌朗诵大赛进入50强;第四届全民悦读朗读大会深圳福田区决赛特等奖,深圳选区总决选一等奖;深圳南山区“吟诵鹏城朗读大会”特等奖;“龙华我想对你说”云上全民朗诵会三等奖、人气奖。“献礼建党百年”2021年新春诗文诵读会三等奖;第二届、第三届中老年读者诗文朗诵会优秀朗诵者等。
我很感谢一路走来遇到的所有的朋友和老师,是你们的鼓励让我坚持,是你们的支持让我进步,让我领悟朗诵的魅力!让我感受朗诵的快乐!朗诵路上,感恩有你!
谢谢大家!






演讲者介绍:红树林

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昤鹂鹏程朗诵团艺术团副团长;英语高级教师,省英语口语考官, 热心公益,多年参与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支教工作。业余兴趣广泛,热爱朗读,多次参加朗诵比赛获奖。 人民作家等平台特约主播。希望用自己的声音去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指导老师:苦咖啡

著名朗诵人,朗诵活动策划人,香港普通话专业协会、深圳言教文化朗诵艺术特聘专家,湖南省“醉美中国话”艺术机构专家委员,仙桃市朗诵协会导师。
编辑:红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