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彭文前,湖北省来凤县大河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曾系多家学会会员。现为县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等。从教43年来,论文有200余篇在全国语文教师论文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连续八届14人次荣获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者称号;《再议“永之人争奔走焉”》等论文荣获“世界重大学术成果”特等奖。出版特色专著《艺海古韵》、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勤耕苦耘集》和散文集《岁月深处》(五人合著)。多年被报社、杂志社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08年10月,被中国青年教师协会和中国素质教育报告编委会评为“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2010年12月,被中国教育研究会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标兵”。多年来共计创编7000余首“三棒鼓”词,约15万字。

记印象深刻的学生
作者|彭文前(湖北)
退休之后,回想自己43年的从教生涯,所教的学生人数远超3000名。我崇拜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士!我教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贤士,我真的不清楚,原因在于一是不知道贤士的标准,无法判定是不是贤士;二是即使都是贤士的话,也不能归功于我,因为与他们的后续努力分不开;三是我乃凡夫,不能与圣人比!不过,我想说的是,我教的那些学生,在各行各业里有作为的比较多,是值得我高兴的,因此我可以自慰地说桃李满天下!
凡夫毕竟是凡夫,这个一定要相信。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不完全记得那些学生的名字了。也许这是正常的事,也许是我这个凡夫有问题吧。如果是后者的话,只有请我不大记得的学生们原谅我好了。
既然如此,那么我就说说我印象深刻的学生。
田学辉,是我们大河镇的人,老家在小梅庄村十组,小地名叫两三台。田学辉的父母亲都是贤良的那一批家长,对老师都非常尊敬。这个遗传基因,被田学辉传承着。正因为这样,我享受着田学辉始终如一的尊敬。这与个别仅读书时尊敬老师其他时间例外的学生比较起来,自然是迥然不同的。
(田学辉 - 本文作者的学生)
田学辉在杉木中小学初中部读初中,1985年春节学期毕业。读书期间,尊敬师长,语言谦和,听课认真,课堂作业总是按时完成。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从来没吵过嘴。那个时候,像这样的学生几乎全是,所以我的印象都比较深刻。但是,田学辉喜欢模仿我写字,花了不少功夫,后来他写的字还真的像我写的字;还有父子溪姚清山也喜欢模仿我写的字,也模仿得八九不离十。那个时候的老师,无论是粉笔字还是钢笔字等,写得好的比较多,要想为人师表,教师把字写好,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啊!
田学辉有四个姐姐一个妹妹。由于家教好,他们姐弟妹相处十分和睦。俗话说,女生外相,迟早都是要落户他乡客地的。因此,田学辉得独当一面地继承祖业,成家立业,孝敬父母等。田学辉自从结婚成家之日起,就成了一家之主,里里外外的事,他都做得蛮好的……
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打工是大多数人的出路。田学辉与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成为打工族,去浙江温州修高速路。干了几年后改行到广州番禺区以养鱼为业。为了把鱼养好,他买了不少关于养鱼方面的书籍,把从书本上获得的养鱼知识,运用到养鱼实践当中去,生意渐渐地兴隆起来了。这自然是享改革开放之福咯!

大家知道,一个人除了本职工作,还应该有一个好的爱好,这才能不使生活枯燥乏味。田学辉深谙此理,因此将他素爱的三棒鼓作为他养鱼之外的最爱,经常利用闲暇学习三棒鼓。养鱼在外,没有家乡打三棒鼓方便,他便与时俱进,建立三棒鼓群以及参与其他三棒鼓群学习三棒鼓,演唱三棒鼓。在这个方面,他的进步是很大的,具体表现在即兴演唱来得快,其调子也越来越比以前好听了。不仅如此,他在三棒鼓群里还发挥了抑恶扬善纯洁微友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因为我们师生俩爱好相同,他仍然像他读初中时那样尊师好学,我很愿意继续当他的老师,给他传授三棒鼓方面的新知识。他乐此不疲地学习,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是很深刻的。
田学辉为人慷慨大方,于亲于师于友都这样。于亲来说,无论是一脉相承的近亲还是宗亲,大屋小事,他都坚持礼尚往来,需要帮忙的,他毫不含糊。前年4月份,他那93岁高龄的后婆婆去世,如果他要借故推脱不参与,几个叔叔对他是没什么办法的,因为一是受疫情限制,广州距离来凤太远,旅途不便;二是养鱼太忙,确实离不开身啊。但是,田学辉请人养鱼,不顾长途往返的开销,亲自到灵堂悼念他的后婆婆,还为花鼓艺人给予额外开销等。
早在几年以前,田学辉就把他这婆婆去世的悼念事宜作了安排,说定了到时候接我演唱三棒鼓。结果他兑现了这个诺言,我也践行了这个承诺。于师来说,他知道我喜欢三棒鼓,特地从网上下载三棒鼓韵脚的资料,打印出来,寄赠我一本。我认为,我得到的这个资料,不仅仅是三棒鼓韵脚的资料,这是师生之情的结晶啊!我由此发现了高低韵说法的不科学,进而研究三棒鼓,撰写了多篇具有创意的文章,竟然在诸多网络媒体上发表呢!尤其是他利用养鱼之空隙,坚持网上阅读我的文章,总是不吝点赞留言,这已经让我感激不尽了;他还经常打赏,让我常怀愧意啊!
于友来说,他在网上结识了一重庆美友郑芙蓉(娘家湖南龙山卜纳洞),向我介绍说,郑芙蓉是个打花鼓的好苗子,并搭桥牵线让我联系郑芙蓉。我联系上了以后,通过诸多的微信交流,让我感到“好苗子”之话真矣!郑芙蓉拜我为师,十分谦虚,脑壳灵活,三棒鼓创作水平也很不错,在女流之辈的三棒鼓艺人当中属于凤毛麟角!但遗憾的是她与田学辉一样,各自以其主业为生计,三棒鼓才华只能在群里或茶余饭后消遣消遣。不过,这样也好,不然的话,其他三棒鼓巾帼英雄会逊色于她的。
田学辉的另一个好友——姚如松,是我们大河镇五道水村徐家寨子上的一村民,一花鼓宿将,他俩年纪悬殊较大,是正儿八经的忘年交。徐家寨是湖北省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田学辉多次邀我去徐家寨游玩,总是要给姚如松买点儿礼品,连我一起去的车费,他都执意不要我出,这又是我心怀愧意的一个方面。今年5月20日,广州老板余董事长特意为了宣传徐家寨而举行活动,田学辉此前答应姚如松到时去观盛会,结果从广州番禺区
赶来观看了该活动。这又是一件其他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啊!如果是其他人,极有有可能以防疫重要为借口,既省却长途往返劳累,又减少这一笔开支的。
2018年腊月二十四日,田学辉由两三台乔迁到大河镇新天地,他的初中同学谭宾雨等等都来庆贺,都说田学辉念旧情,瞧得起人。还有其他陌生客人们也说田学辉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仅就杉木中学,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田学辉,还有家庭贫困而勤奋好学的周达明,中考成绩以高出分数线(520分)30分的成绩,被来凤师范录取,为带帽初中增添了光彩啊!还有忠厚善良热爱劳动的姚凤国、姚茂松、张遐龄等同学,农忙假到我家给我的责任田里栽秧子的事,我总是不能忘记他们的。还有杉木街上的张永成,作文写得很好,书写也非常工整;张琼、杨桂云和林英等同学,他们(她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俨然于昨天看到的一样,他们的作文练习本我保存了30多年呢。
除了上述学生,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在社潭中学和大河镇中学教过的学生。鉴于有的学生已在我的其他文章当中写过了,以及我的笔记本里记录了他们,所以在此不再记述……
其实,印象深刻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我这个人,有时候比较懒惰,再加上一个人的好坏自有众人评说,因此,有个别喜欢欺上瞒下损公肥私不择手段欺负善良的太有作为的学生,尽管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但是我不说罢了,因为我愿意接受智人指点:不如意的事情就放下吧!
最后,我想说的即我希望的是,我教的学生们,无论我印象深刻与否,大家都好好地活着,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都尽力做一个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人!

本期审核:王文(西安)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