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幺叔
文/游雪莲(四川)
听母亲讲,她嫁到父亲家时,幺叔才刚满四岁,奶气未脱,早上还要哄着他起床给他穿衣服。兄弟姐妹七个,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十分拮据。每顿煮饭,阿婆就用一个二碗倒扣在锅中央,抓一把米,当水开了米就一粒一粒跳进碗底,煮熟后就是幺叔的干饭。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一句话,在中山装的上面荷包里插一支钢笔叫学生,插两支是老师,插三支的话一定是修钢笔的。幺叔排行十一,经常喜欢插两支笔在胸前的口袋里,大伙儿就亲切地叫他“一老师”。
幺叔初中毕业那年,正遇几弟兄分家各立门户,幺叔自然就跟阿婆两人一家。为了练就生存本领,让阿婆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幺叔卖过西米粑。每当他制作西米粑粑时,我们几个小孩就围在他旁边,有破损的幺叔就给我们吃。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岁月里,那是我记忆中最甜美的味道了。留下好的拿到附近的文家寺去卖。为了赚取更多钱,他琢磨出新花样,将番茄汁加在里面制作出红色的西米粑,一下就从每个一分钱提高到三分一个。
幺叔从小就爱琢磨家用电器的维修,收回的旧家电就捣鼓拆开五马分尸,多数是拆开了就还不了原,但就爱反反复复拆装,旧家电摆得满屋都是。哥哥姐姐也不怨他,毕竟他是老幺,保护的对象。阿婆爱还爱不够,更不会有半句埋怨他的话。
那时流行收录机。一次我们在家用磁带录制歌曲,收录机突然出现故障,幺叔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
那时正热播香港的武打片《霍元甲》,晚上村里的大人小孩早早就围坐在我家,木楼梯上也坐满了小伙伴。放到精彩处,电视又扯拐(出故障)了,雪花一片一片,我只好用一只手高高举起天线。幺叔急中生智,马上找来一根粗铁丝将天线绑在高高竹竿上,解放了我受累的双手,大伙儿又接着看。
二〇〇〇年,幺叔到江苏一家台资企业打工,本来想应聘水电工岗位,但没有相关资质证,老板看他人老实本分,就留下他做普工。上班第一天正巧负责维修的师傅请假,老板让他临时顶替试试。车间搞检修,幺叔大显身手,老板十分满意,破格聘用。
二〇〇七年,为了赶时间给住院的幺妈送饭菜,出门搭乘一辆双排座长安车,刚到九井坝就和一辆上行的公交车相撞。长安车严重变形,交警和消防队赶到把长安车门剪开才将幺叔救出来,幺叔只是额头撞到挡风玻璃上碰了一条口子,缝了六针。车上坐着爷孙俩,十八岁的司机和后排坐的八十一岁的爷爷当场死亡,另一个卖菜的中年男子伤势严重,脖颈撞来掉起,肋骨撞断几根,当时就出了病危通知,第三天死亡。谢天谢地,幺叔命大福大,第七天就出院了。
三个月后公交公司解决车祸,幺叔没有多要公交公司一分钱。当时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一老师’,你该崴斗(耐着)公交公司噻,四个人就死了三个,属重大车祸哦!”幺叔说:“我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身体没有什么大碍,再说做事也不受影响,没必要为难他们,做人应该诚实。”
二〇一五年,从外地回到家乡从事装修行业,村里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已经安装上自来水、天然气,家家户户有什么家用电器坏了就找“一老师”,他都很乐意上门服务,从不收服务费,有时还贴钱买配件,他图的就是快乐的一份好心情。
二〇二〇年夏天,幺叔又遇车祸。那天一早从北环路骑车回老家打谷子,刚到双河口大桥,一辆从他后面驶来的小轿车,活生生地把幺叔连车带人碾压在车底盘下。当我们得知消息赶往医院时,他还昏迷不醒。医生都说伤着大腿骨头、肋骨、头部,脸也擦伤严重,这回没有把握他究竟还能不能醒来。第二天我们又去看他,幺叔居然在床上坐起来吃饭啦,说没大问题,语气轻描淡写,好像有把握几天就会出院一样。医生一再要求他多住一些日子,可住了一个月就出院了,回家稍事休息一段时间,又走村串户为村民维修家用电器。他说住院都耽误了好长时间,没能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有点过意不去,反而是每天都有乡邻来医院关心慰问他,村民们都记着他呐!幺叔说这番话时,神情流露出一种自豪得意的满足感,他是开心、快乐的。
交警解决时,他得知肇事方是年轻人,刚成家,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宽裕,主动向交警提出自己多承担一点。他说自己的孩子也是刚成家的,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看似一起较复杂的交通事故,在幺叔宽宏大量的谅解下,很快得到妥善解决。
去年八月初的那几天,是自贡有史以来最热的天气。我们回老家团聚,刚吃午饭,幺叔就接到村民请他上门修空调的电话。他匆匆扒了两口饭,从他回收的旧空调机拆下所需零配件,骑上摩托车又出发了。看到幺叔冒着酷暑为村民忙前忙后,我真的佩服他。
今年春节前夕,他搭着刚出院的幺妈回家途中接到一独居老人的电话,要他马上上门维修灶具和热水器。他和幺妈不慎跌入村道边的水沟里,两人伤势严重,但是也很快就恢复了。
“一老师”都躲过了这几次车祸,村民们都说是“一老师”做的善事多了。是啊,我阿婆也是一生做好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个人做的好事多了,上天也会保佑他。车祸无情人有情,好人一生平安。
幺叔还是我们家族在农村做生请客时的联络员。他不仅只是我们家族哪家有什么大事小事需要帮忙,就是周边邻家有什么他能做到的,只要吆喝一声,他都会热情地前来帮忙,而且从来不会提什么要求。即便经历了几次大的车祸,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依旧表现平淡,丝毫不会让你感到为难,他也从不向任何人倾诉自己过多的苦难和不幸。
但是幺叔最不愿意跟人分享的,就是他遇到的困难和心里解不开的疙瘩,哪怕是对自己的亲人,他也唯恐给人带去麻烦或者不快。他的选择是自己变坚强,诸事一人扛。
我不止一次问过幺叔,经历这几次车祸,你身上落下的伤就真的不痛吗?他说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隐隐作痛,但一想到我还能为乡亲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真正需要我,我就很欣慰了,仿佛夜也没那么漫长了。
其实,生命本就是这样,苦难并非全部。只要你拥抱坚强,生活经历的每一份苦难,必然会幻化为人生旅途中奔涌向前一片绚丽的浪花。
前些天父亲生日,他们几兄弟难得聚在一起,一顿午饭时间,幺叔就一连接了几个电话。他说吴大爷新买了空调等着加氟,吴二娃的热水器坏了,张三姐的燃气灶打不燃了,黄四哥的冰箱不制冷了等等,炎炎烈日下,幺叔的摩托车又渐渐消失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上……
【作者简介】

游雪莲 四川自贡人,文学爱好者。自贡市作协会员、荣县作协理事。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杂志和都市头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