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建國

梁建国老师
道法自然,在國人的許多比喻中間,往往使人們在普通的自然現象中感受到精神的偉大作用。使你對許多深奧的道理,在對於自然的現象的理解中,對你所要瞭解的物件,有一個形象的把握。
人們把西北軍民比喻成白楊樹,是因為在白楊樹的挺拔向上,不畏困苦生長中,感受到了西北軍民的在團結抗日中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勞動人民比喻成蜜蜂,使人們在感受宻蜂在釀蜜過程中的辛勞與艱辛,同時感受到勞動人民在編織美好生活中的勤奮與偉大。
當我再一次走進河科大一附院全科的時候,醫護人員對醫術的精益求精,對病人不辭勞苦的負責任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動。我真正的理解到人們為什麼把她們比喻成天使?
我之所以來到河科大一附院全科病房,是因為 20年前我突發腦溢血,住進了當時的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科。得病之後的我,人全傻了,站不起來,軟弱無力,說話呜呜啦啦的,誰也聽不清你說的是什麼?活蹦亂跳的我,一下子偏癱的在那床上。一會兒哭,一會兒鬧,一會兒笑,清楚時感到自己全完了。糊塗時,看到這個整個世界就要完了,總之,一切都要完了。
當我住進當時的河科大一附院綜合科,在我癡呆的目光裡,第一次見到了她。那個時候的她應該不到30歲,她微笑的自我介紹道:“我叫康豔麗,是你的主治大夫。相信我,想信自己,你會好的!”
奇怪,就這短短的幾句話,我好像茅塞頓開,看到了光明。是的,相信大夫!相信自己!這哪是簡單的幾句話呀?這簡直是神啊!她給了我站起来的力量,給了我信心!
有了這幾句話,什麼事都放下了,什麼都看開了,什麼都是浮雲。治療半年。我終於站起來了。
站起來就有了生活的勇氣,站起來就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這一次,我懂得了:“別趴下,站起來!”的真正含義。
這一分手就是20年。這20年,從手機到微信,再到抖音,由於我的行動不便,加上她的工作繁忙,雖然經常聯繫,但很少能夠再見面。
這一次住到她的科室裡,她已由一個主治大夫,成為了全科的主任。當她再一次來到我的床前給我診斷時,我又一次注目看著她。是的,變了,她的變化太大了。
20年的時間,她原有的滿頭烏髮,現在已是黑白參半。但她的那雙眼睛更加有神。過去,她跟著老主任的後面。現在查房,她的身後跟的是一大批研究生和畢業實習旳大學生。她聽完我的主治姬大夫彙報之後,為我下了醫囑建議,……
她下醫囑時果斷,堅定。
沒有20年的磨練,沒有20年的積累,哪有這種坚毅和自信?
當她們走出我的病房時,我突然想起了在教堂裡邊所看到的一幅畫:一個大的天使後面,跟著一群會飛的小天使。
也許就是這種堅定自信,同樣也給了我一種相信戰勝病魔的勇氣。許多大夫認為的中風後遺症的患側的腫脹的腿,治療的第三天就有了明顯的變化。
十天之後我出院了。出院的時候我沒見到康主任。值班的梁大夫告訴給我,主任這幾天很忙,去會診了。
想一想。在我住院的十天裡面。我們幾乎沒有在一起說話的時間,每次說話不超過五分鐘。她能不忙嗎?看看走廊裡滿滿的病號,聽那一聲聲急救車的警叫聲,再看一看那門診室裡面川流不息的人群,她們怎麼能不忙呢?
一天中午我下去打飯, 剛要關電梯的門,就聽到一個優美的聲音傳來,等等!這聲喊得你不等也得等,因為像唱歌一樣。我順手把將要關的梯門打開。這時只看到一個穿白長衣女仕一步跨進了電梯。長髮飄逸,香氣迷人。這不就是人們所說的飄飄欲仙嗎?對的,她是趙大夫。昨天晚上她值夜班,電梯裡面就我們兩個人。我只聽她說了句:讓我迷瞪一會兒。她就靠著電梯閉著雙眼。
我告訴她;一樓到了。我倆一起出了電梯。我問她怎麼這麼累?她說昨晚值夜班。來了兩個急病號。一直忙到現在。
誰都知道現在當醫生是人們所嚮往的職業,在閒聊天中,我順便就問了一句:“你的愛人也是大夫吧?”她看著我說:“老師,只有傻子才找大夫,每天忙的頭不是頭,腳不是腳。我的那一位不是幹這一行的,每天下班最少能吃個現成的飯。下輩子呀,絕不當大夫了”。
我逗她說:你不當大夫,我們這些病號怎麼辦呢?
她笑了笑。說:“那就還幹唄”。
是啊,人間哪有美麗的風景,是因為有無數人在忍辱負重。
拜拜…當我抬起頭再看她時。只看到了她的背影。是的,她很疲憊,她很累,但是她很美。所有的那些形容氣質,風度,瀟灑和美丽的詞語,用在她的身上都不過份。
每天,當第一縷陽光照進內科樓2o層的時候,幸福溫暖的一天就開始了。
先是護士們如穿梭般的為病號們量血壓,報告血糖的指數。懸掛吊瓶,核對病人的名稱,囑咐白天需要檢查的專案,讓你做到一天心裡有數,這是故事的開始。緊接著,就是護士長帶著護士,幫助病號的護理人員給病號們整理內務,打掃房間,交代一天所要注意的事項。即使她們做著有的連兒女們和護理人員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吋,臉上仍然充滿著微笑,她們給你帶來的是歡樂與吉祥。
有一次看著他們離去的身影,我說了一聲,這是護士的步伐,愛人問:什麼是護士的步伐。我振振有詞的解釋道:所謂護士的步伐一一就是來無聲音,呼叫鈴聲末落,人已站在了你的面前,走時,是飛又不是飛…
愛人又笑著說道。你說呢那是仙女吧?。。。
緊接著,重頭戲來了,也是故事的高潮,那就是病人和家屬們的期盼一一查房。在康主任和趙大夫的帶領下,近幾年畢業的三位研究生緊跟其後,這齊刷刷的站立在一起,顯示了一個團隊的實力。在陽光的照射下,她們顯示著朝氣蓬勃,奮發向上旳風彩,來自不同的導師,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流派的優秀人才集中在一起。治療方面,在主任的指導之下各抒己見,然後達到最佳方案的選擇,這正是病人和家屬們所歡迎的。這樣的治療中,病人們一天一個樣,最後達到康復出院,她們給人們帶來的是安康與吉祥。年輕大夫的注入帶來新的管理概念,我的愛人在這出院後,她的主治大夫徐大夫還總是要打電話詢問恢復的情況,要求把每週的化驗單和檢查報告給她做彙報。這看似嚴格的跟蹤服務,又給病人帶來的多多少溫馨的享受啊!
有一天,我正在鍛煉走路,在一個沒人注意的地方。突然聽到了輕微哭啼聲,原來是一位護士,她看到我走來,用手絹擦擦眼淚,一轉身微笑的對著我。我問∴“怎麼了?”她微笑的說:“沒事”。然後就走進了操作間,又推著輸液的小車,微笑著走向病房。

我相信:不傷心她不會哭,不難受她不會哭。可面對著病人,她們瞬間就可從有事轉到無事,讓你永遠看到的是他快樂的一面。。。
是啊,她們和常人是一樣的,誰家沒有難事?誰家沒有痛苦?誰人沒有傷心?也正因為她們是醫護人員,所以說她們把這所有的一切都埋在自己心裡。每天帶著微笑走向病人,她們把痛苦默默的一人承擔,她們把微笑撒向了人間。這就是她們的責任與擔當。
出院的那天早晨,我向她們告別,她們正在開晨會,不忍心再打擾她們了。只有留下我深切的感謝的目光。陽光映照著她每一個人的臉龐,她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煥發著青春的力量。
就在我跨入電梯的一瞬間,他們發出了爽朗的笑聲。我不由自主的又看了他們一眼,我突然明白了,人們為什麼把她們比喻成天使,因為他們給病人的是大愛與奉獻,是吉祥與幸福,是快樂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