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
——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七十)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灵根育孕”之“明线”为“美猴王”,“暗线”为“彩凤仙”“麒麟子”,“远线”为牛魔王、罗刹女、青牛、红孩儿
——“灵根”影射英雄不论出身;“老子化胡”影射华夏文明向西传播孕育佛教,讽喻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曾有益于大唐盛世各民族团结
神州英雄,功勋华夏。
《西游记》中“美猴王”“彩凤仙”“麒麟子”都是神州英雄,都生于中华,是“灵根”虽出身“平凡”,但都能功勋华夏。《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灵根育孕”之“英雄”有“明”“暗”“远”三条线索。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灵根育孕”之“明线”为“美猴王”,“暗线”为“彩凤仙”“麒麟子”,“远线”为牛魔王、罗刹女、青牛、红孩儿。“灵根”影射英雄不论出身;“老子化胡”影射华夏文明向西传播孕育佛教,讽喻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曾有益于大唐盛世各民族团结。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花果山影射“仙都”“福地”道教句容茅山。
《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即影射江苏句容的道教圣地句曲茅山(见前第15、22、25、29篇)(另详见李洪文《句曲诗综》第255页至256页“《花果山》”之注释)。
《西游记》第一回称花果山“是个好山”,有“势镇汪洋,威宁瑶海”词赋可证: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 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该词赋中“水火方隅高积土”一句中藏有句容茅山“方隅山”的名字。此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炼“九鼎丹”。
该词赋中“丹崖怪石”代指句容茅山“大茅峰”(茅山元符宫有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立柱石刻楹联“翠巘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中有“丹崖”一词)。
该词赋中“百川会处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是昇润(今南京市、镇江市)之“镇岳”。古代茅山以东即为海,长江接纳百川经镇江汇入东海,又茅山是昇润(今南京市、镇江市)之“镇岳”,故“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
该词赋中“万劫无移大地根”影射句容茅山“华阳洞天”为“大地之根”。《乾隆句容县志》三卷:“华阳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寿观后,南洞在元符宫东。其门有五,三显二隐。三茅君、二许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龙玉简。 灵异至多。又谓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虚四廓、上下皆石,内有阴晖夜光日精之根。阴晖主夜,日精主昼,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异草木水泽,亦与外同。又有飞鸟交横,名为石燕。所谓洞天神宫,灵妙无方,不可得而议也。(《旧志》)”华阳洞内“阴晖夜光日精之根”,即为“大地之根” ,故“花果山”影射道教圣地句容茅山。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右)(2021.10.4)
其次,花果山“灵根育孕”之“明线”为“美猴王”,影射”李春芳“根正苗红”。
为什么说“美猴王”孙悟空即影射“根正苗红”的李春芳?
1.《西游记》第一回标题中的“灵根”二字,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的“根”在“花果山”,即李春芳的祖籍祖贯在句容茅山此“仙乡”。李春芳是“仙根”,不是“凡根”。(见前第21篇)
“根”字与第一回正文中的“花果山”相呼应。因为有“根”,才能自然引出后面的开“花(芳)”和结“(正)果”。李春芳原名李果,《西游记》中的花果山除了影射李春芳的“祖籍祖贯”所在地句容茅山之外,“花果山”中的“花”字影射李春芳姓名中的“芳”字,“果”字影射李春芳的原名李果。
《西游记》开篇点明石猴是“灵根”所“育孕”,因花果山山顶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后来考中状元、官居首辅是因为从“根”上受到句容茅山的仙真气息和华阳洞的日月精华熏陶所致。
2. “美猴王”影射李春芳,有《美猴王》诗为证。“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三阳交泰产生出万物群生,我美猴王(李春芳)出生在仙乡(句容“承仙乡”),蕴含有华阳洞中日精月华;“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借石卵风化石猴来完成美猴王(李春芳)的大道之行,只是假借他美猴王(李春芳)的名姓并为其配有丹心而成就其心愿。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从《西游记》书内来观看美猴王,是识别不出以谁作为原型的,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和一个猴子的经历相同,而跳出《西游记》书外来看,是和李春芳相吻合的,明眼人才会知道写作孙悟空是有李春芳形迹可寻的。“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历朝历代的人都会瞩(“属”通“瞩”)目我李春芳笔下的孙悟空,它称‘美猴王’称‘齐天大圣’,之后又任其逍遥纵横(儒释道三教)。(见前第25篇)
祝诚教授《京江晚报》(2020.7.16)介绍作者四书之“喜读李洪文有关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书评。
3.为了表明美猴王就是李春芳,华阳洞天主人在《西游记》第一回又留下一些暗记:
如《藏(春)芳诗》:“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此诗中藏有一个“芳”字。
我在拙作《句曲诗综》(2020年版)之中对此诗注释有:
[1]美猴王:见《西游记》第一回。
[2]今日芳名显:如今我李春芳考中状元官居首辅,父、祖、曾三代封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自祖述曾,已拜隆殊之典,由今伊始,尚延悠久之恩”),空前绝后,名声早已是显赫天下了。芳:李春芳,与《西游记》九十五回李春芳《藏名诗》“野花得润有余芳”中“芳”字相呼应。《明穆宗实录》五十七卷有:“(隆庆五年五月壬戌朔)戊寅……仍赐敕奖谕,曰:卿以诚心笃行,渊学宏才,蚤擢廷魁,致身侍从,雅望久孚于士论,芳声丕振于词林。”
[3]时来大运通:时来运转官运亨通。暗指李春芳位极人臣,担任首辅。
[4]有缘居此地:和句曲仙山有缘,所以选择居住此地。李春芳致仕后,长期活动于句容茅山华阳洞附近,李春芳《(句容)良常胡氏重修谱序》有“余承国恩,许归田里,因得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弘景故趾(址)建玉皇阁,为焚修之所。阁东北五里许,良常仙境在焉。时引故乡父老往来话旧其中,每至则胡公玉岩与其侄铜冈、碧溪辈款洽尽欢。万历己卯春,复步自华阳入良常,因登胡氏之堂。而胡之诸宗适修世系,余索阅之。”此地:指句曲茅山。
[5]天遣入仙宫:李春芳有“青词宰相”之称。天:天子,皇帝。
又如《藏春(芳)诗》: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此首藏头诗藏有一个“春”字。
我在拙作《句曲诗综》(2020)之中对此诗注释有:
[1] 四季歌:见《西游记》第一回。
[2] 春采百花:“百花”芳香,故“春采百花”有影射“春芳”“采百花”“状元及第”之寓意。
[3]果:李春芳,初名果,字子实,后改名春芳(见《贻安堂集》十卷)。故此句也有影射李春芳之寓意。
[4]芋栗:紫芋和板栗。芋:紫芋,见载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
[4]黄精:茅山特产,为茅山历代仙家所推重。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黄精:九蒸九曝,服之驻颜。隐居云:为《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酒散随宜。”《乾隆句容县志》一卷:“黄精:出茅山。天宝七年五月,唐玄宗正昼假寐,若见梁贞白先生陶宏景持黄精至,谓曰:‘是谓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服之驻颜。’帝方觉,适报李元静进茅山黄精。帝喜曰:‘贞白先生实保朕躬。’于是册赠太保。”《本草纲目》草部·黄精篇中引宋代苏颂:“黄精南北皆有,以嵩山、茅山者为佳。”
《藏(春)芳诗》与《藏春(芳)诗》合起来看,即为“藏(李)春芳诗”。
4.《西游记》前后藏有“美猴王”孙悟空就是李春芳的信息密码:
“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
这首词的词牌名中藏有一个“芳”字。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华阳洞天主人在此诗中预言“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即将来一定会有李春芳的“知音”出现,一定会从《西游记》中的“李春芳藏名诗、词、词赋”等中找出贯穿全书的源流,到那时天下人即会豁然开朗。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此首诗暗示了李春芳因谗解绶,隐居仙乡茅山,其实早已是不屑与人在朝堂争名夺利了,一品首辅早已知足,并无奢望,“觅个长生不老(仙乡)之地”,(校定《西游记》)好不快乐!
《西游记》前后呼应之处较多,李春芳不仅出生在句容茅山,而且致仕以后“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复”字强调了李春芳晚年再回仙乡句容茅山,此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与李春芳《(句容)良常胡氏重修谱序》“余承国恩,许归田里,因得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于三茅洞天”相吻合。“啸聚在洞天福地”做什么事呢?当然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校《西游记》”了!(见前第25回)

上图为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左)。
(作者按: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的审稿工作)
其三,孙悟空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影射李春芳是“清廉”的“华阳洞天主人”。
孙悟空影射李春芳;花果山影射句容茅山;水帘洞影射大茅洞,大茅洞属于华阳洞之一,且“水帘”有“清廉”之影射(见前第33篇),则美猴王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即影射李春芳是“清廉”的“华阳洞天主人”。
文人尚节,骨气为重。近代学者谈论“状元宰相”李春芳时多讪其为“青词宰相”,殊不知其为“太平宰相”(见前第31篇),更不知其为“清廉宰相”。《西游记》第一回“水帘洞”之“水帘”二字即影射句容“状元首辅”李春芳是“清廉”之官。
“水帘洞”在《西游记》前后多次出现,何以判定“水帘”二字就是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呢?
1.“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两洞在方位上是南北相对,“水帘(廉)”和“水脏”在意思上也是相对,即“水帘洞”之“水帘”二字与“水脏洞”之“水脏”二字意思相对,故“水帘”二字有“水清(廉)”之意。
“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均见《西游记》第二回: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2.《西游记》中多次写到宰相“清淡闲居”不与人“争名夺利”,与“清廉”意思一脉相承。
《西游记》第一回有《争名夺利几时休》诗:“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这首诗影射李春芳虽然官至首辅,却淡泊名利。
《西游记》第四回《初登上界,乍入天堂》词赋末尾有“猴王有分来天境,不堕人间点污泥”一句,也有影射李春芳清廉自洁(仙品一流)之用意。
《西游记》第九回渔樵对话中涉及宰相致仕后的清淡闲居不恋荣贵之诗词联句居多,“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潜踪避世妆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乐山乐水真是罕,谢天谢地谢神明。”据此陈述,“宰相”李春芳清廉闲居、淡泊名利可见一斑。
3.国史家乘皆记载李春芳“清廉”,与“水帘(清廉)”之意吻合。
《明史·文定公本传》:“春芳自学士至秉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节过之。”
《李氏世谱》(李氏家传·李春芳)载:“是时阶既去位,春芳继阶秉政,务以安静称帝意,帝亦稔知其廉谨,颇倚信焉。”
《西游记》第二回三次强调孙悟空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
好猴王,将身一纵,跳起去,一路筋斗,直至北下观看,见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险峻。好山——斋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两崖花木争奇,几处松篁斗翠。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每见铁牛耕,常有金钱种。幽禽斯朔声,丹凤朝阳立。石磷磷,波净净,古怪跷蹊真恶狞。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蘩还众。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四时浑不动。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主美猴王正默观看景致,只听得有人言语,径自下山寻觅。原来那陡崖之前,乃是那水脏洞。洞门外有几个小妖跳舞,见了悟空就走,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那小妖听说,疾忙跑入洞里报道:“大王,祸事了!”魔王道:“有甚祸事?”小妖道:“洞外有 猴头称为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他说你屡次欺他儿孙,特来寻你,见个上下哩!”魔王笑道:“我常闻得那些猴精说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你们见他怎生打扮,有甚器械?”小妖道:“他也没甚么器械,光着个头,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丝绦,足下踏一对乌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门外叫哩。”魔王闻说:“取我披挂兵器来!”那小妖即时取出。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刀在手,与众妖出得门来,即高声叫道:“那个是水帘洞洞主?”悟空急睁睛观看,只见那魔王——头戴乌金盔,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迎风飘荡。下穿着黑铁甲,紧勒皮条;足踏着花褶靴,雄如上将。腰广十围,身高三丈。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
这里对美猴王这个“花果山水帘洞洞主”有个描写:“光着个头,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丝绦,足下踏一对乌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丝绦”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四品以上大官(明朝一品至四品皆穿红色官服),“光着个头”影射李春芳虽穿有四品以上官员的衣服,却没有戴四品以上的官帽,是一个致仕官员的象征,所以“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影射李春芳是儒家出身和四品以上官员身份,即《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不是“僧人”,也不是“道士”。
美猴王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影射它就是华阳洞天主人之原型人物。美猴王“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丝绦”,影射华阳洞天主人究竟是几品官员呢?
《西游记》中对此是有暗示的。今流行版《西游记》中前前后后多处藏有“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的“暗记”“暗语”“暗号”信息(见前40篇):又如“富贵功名”,说的是“科举考试”“功名”中“状元”“贵”为“官封弼马(皇帝钦点宰相)”之事情,和吴承恩“功名”“富贵”完全无关,吴承恩“功名”是“补贡生”,贵为“浙江长兴县丞”“荆府纪善”,是不会去炫耀“功名”和“富贵”之事的;“官居宰相(望王侯)”“朝臣待寒漏”“(胜挂)朝中紫绶衣”“(心宽强似)着罗衣”“(身安不说)三公位”“三公位显听宣声”说的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一品”“首辅”即“宰相”身份,和吴承恩“县丞”“纪善”“八品”小官也完全无关,因为八品官员是没有资格“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丝绦”的;“拄杖悬龙喜笑生”“福寿无疆今喜得”,吴承恩是没有资格享受“龙头杖”待遇的,而李春芳是“状元宰相”“少师、太子太师”,“三朝元老”“拄杖悬龙”资格十足老矣,“福寿绵延”,且父祖曾三代皆封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空前绝后(“无疆”),吴承恩是承受不起“无疆”一词的。
据此,华阳洞天主人绝对不是吴承恩,从《西游记》的核心、主旨、目的、手法等方面来看,《西游记》第一核心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证清廉”,主旨就是儒释道三教共修“至仁至善”之大道,目的就是剿灭倭寇、斗杀奸恶、巩固疆海、复兴中华,行文中运用藏名、影射、讽喻、预言、前后关联、呼应等手法。华阳洞天主人足踏“儒释道”三教,是状元宰相、是斗战胜佛、是华阳洞天主人。故《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也不是道教的丘处机或阎希言等道门之人,他就是“句容籍”状元首辅李春芳。(见前第50篇)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不是与人“合著”出来的呢?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既然重一个“藏”字,就应该“不打算”让人知道著作《西游记》的“真相”,即《西游记》“藏李春芳姓名字号”“藏李春芳清廉和爱国”“藏李春芳遭人诬陷”“藏茅山山名、地名、人名、典故”“藏李春芳父、祖、曾、兄弟、妻儿和远祖李纲”“藏斗倭寇”“藏杀奸佞”“藏儒释道三教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藏万历皇帝和太后李彩凤”“藏东海太平和南海太平”“藏兴盛中华”等等,如果李春芳与他人“合著”了《西游记》,则李春芳就是为了“故意标榜”自己就是“清廉宰相”,且李春芳“无名”“淡泊名利”“悠闲”之境界也荡然无存。“料应必遇知音者”之“预言”也就没有必要了,即既然与人合著,那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天下人也就“立马”“很快”知道原来“孙悟空”就是影射李春芳自己是“清廉宰相”,都知道“谜底”了,还需要后人去“猜谜”吗?
故有学者认为李春芳与人“合著”了《西游记》,这应该也是“不能成立”的。几百年之人都没有“猜出谜底”,彰显了李春芳是“货真价实”“独步天下”“文采斐然”的“状元”,是力压后世几百年文人的。即经典永恒,历久弥香,“清廉”之谜一旦被揭开,则“句容籍状元”李春芳之格局、骨气和文采必将光艳天下,而后世数百年文人无有比肩,一时皆望风披靡,黯然失色。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热爱家乡,其“官翰林给假南还”“践行诺言”赠玉带给句容崇明寺,故《西游记》中称“祖籍祖贯”之“花果山”(句容茅山)为“好山”。李春芳去世之后,道教茅山“上宫”和佛教句容崇明寺都为其修建祠堂以纪念之。见《乾隆句容县志》卷四:“李文定公祠有二。一在崇明寺大殿右,一在茅山上宫右。”
其四,花果山“灵根育孕”之“暗线”为“彩凤”“麒麟子”,影射“英雄不论出身”和复兴中华。
孙悟空是花果山“天生石猴”,出生在句容茅山(见前第21篇),是“无产阶级”“穷苦”出身,没有背景。和万历皇帝生母“宫女太后”“李彩凤”出身相似。隐喻“穷没有根,富没有苗”和“英雄不论出身”。即出身虽“贫寒”,但只要是“灵根”,只要是“好苗”,一样可以“茁壮成长”,成为英雄,成为“中华”之“英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李春芳是大明首辅,是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但其先世居茅山,曾是曹义家佃户,见载《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末·曹义:“明曹义,字子直,一字默庵,句容人。永乐辛卯举人,乙未进士,选庶吉士,转礼部员外郎、吏部郎中,拜吏部侍郎,终南京吏部尚书……李石鹿相国之先世为其佃户云。”
“彩凤”影射“宫女太后”李彩凤,“麒麟子”影射李彩凤所生的万历皇帝。首见《西游记》第一回:
“(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是“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 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影射“宫女太后”李彩凤和其子万历皇帝都是“仙都”茅山的“彩凤”和“麒麟”“转世”人间。
该词赋中“彩凤双鸣”之“彩凤”即影射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并为《西游记》后面的女儿国国王伏笔。“双”字影射“仁圣皇太后”“慈圣皇太后”。
“宫女太后”李彩凤虽然出身并不显贵,但是能够像“女王”武则天一样,能够“一鸣惊人”。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主少国疑,两宫太后“双鸣”共同稳定国家大局。对大明国江山社稷来说,“宫女太后”李彩凤就是“力挽狂澜”的“巾帼英雄”。
“女儿国”之“女王”和《西游记》第一回“彩凤双鸣”之“彩凤”前后暗中关联,“女儿国”之“女王”有“彩凤”的身影,影射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双鸣”同时讽喻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当与陈皇后“共鸣”,共同秉政。(见前第45篇)
句容市诗歌协会张泯刽主席《闻<句曲诗综>付梓有感》诗,中国道教协会书画院张云帆委员书赠。
其五,花果山“灵根育孕”之“远线”为牛魔王、罗刹女、青牛、红孩儿,“老子化胡”影射华夏文明向西传播孕育佛教,讽喻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曾有益于大唐盛世各民族团结一家,大明朝“儒释道”三教要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来兴盛中华。
《西游记》中的牛擅于奔跑,从“仙都”茅山向西奔跑,影射句容茅山“金牛洞”“金牛”“为女子所触”而“奔跑”的故事(见前第46篇),牛向西奔跑,把道教的文化一路向西传播,故有“西牛贺洲”,和老子“骑青牛”“化胡为佛”故事遥相呼应。影射道教和佛教曾经凝聚人心,使大唐出现空前盛世,使胡汉各民族团结一家。
“老子化胡为佛”骑青牛,则“牛”即是道教的标志和象征。牛魔王是花果山“七弟兄”之首,影射“仙都”茅山以“道教”为主。牛魔王和罗刹女可以结婚,又生子红孩儿,影射道教茅山上清派弟子是可以结婚生子的。
其六,《西游记》开篇“释厄”之一即“儒释道”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
《西游记》第一回的开篇诗纵贯幽远,横绝古今,开宗明义,气象万千: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开篇运用了大手笔,其中“发明万物皆成善”一句即影射福地句容是大明国发祥之地,是首善之地。
《西游记》开篇诗从混沌宇宙写起,然后写盘古开天辟地;天地形成之后又写万物群生和人类出现,并且赞美从大明国建国之后天下才开始出现“至仁”“至善”的景象;最后再写想要知道造物主之所以这样安排,就必须要看这本书,看了这本书,大明国就能逢凶化吉、化释厄运。
2022年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后,作者参加全体合影活动。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颁发作者《收藏证书》。
拙作赞助单位:句容市委办公室、句容市委宣传部、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句容诗协、句容医保局、句容教育局、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会、后白镇人民政府、后白镇延福村、后白村、泗庄村、五星村、二圣村、张庙村、西城村、林梅村、徐巷村、长里岗村、淮道村、西冯村、东风村、槐道村、曹村、王庄村、淮源村、古村、夏王村、李家桥村、东湾村、江苏大学、句容天王中学、行香中学、白兔镇社教中心、天王中心小学、袁巷中心小学、天王中心幼儿园、天王浦溪幼儿园、袁巷中心幼儿园等。
其七,道教西往,佛教东来,讽喻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借鉴,曾让大唐盛世各民族团结如一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老子化胡”影射华夏文明向西传播孕育佛教,讽喻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曾有益于大唐盛世各民族团结。(见前第53篇)
江苏句容茅山顶宫鸟瞰·道教“华阳洞天”之“大茅洞”。
本文作者与句容文史专家潘立琦老师(右)座谈于天王镇涧北宏旺苗木(2021.10.22)
第一福地·茅山葫芦。(崇禧万寿宫·九霄道人)
总之,《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灵根育孕”之“明线”为“美猴王”,“暗线”为“彩凤仙”“麒麟子”,“远线”为牛魔王、罗刹女、青牛、红孩儿。“灵根”影射英雄不论出身;“老子化胡”影射华夏文明向西传播孕育佛教,讽喻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曾有益于大唐盛世各民族团结。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

李洪文编著《句容县志》等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