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
——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六十九)
《西游记》第一回“芋栗”影射茅山刘混康故事,“黄精”影射茅山陶弘景故事,“李”影射展上公茅山故事和李春芳之“姓”,“柰”影射昭明太子茅山故事,“山药”影射茅山“仙药”和天王寺故事,“芝”影射茅山“五芝”故事
——与第四回“天境”相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清廉自洁;“奉酒奉花奉果”影射“奉”李春芳“酒”
“天境”茅山,“清廉”之家。
《西游记》“外证法”渐以式微,而“内证法”前途光明。(见前第68篇)
《西游记》“内证法”的第一核心要义是:李春芳乃“清廉宰相”。因为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住在“天境”茅山,此山有“仙药”“仙芝”“仙果”“仙根”可“吃”,住在“水帘洞”,此洞有“清廉”之水可“喝”,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清廉之官”。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以“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为原型(见前第25篇)。其“祖居”花果山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江苏句容茅山人,祖上世代是清廉之人;“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方”,影射李春芳“祖居”“茅山之阳”;“灵根育孕”影射李春芳汲取“仙都福地”句容茅山“华阳洞天”的“日精月华”而“根正苗红”“茁壮成长”;“春采百花”影射李春芳“博采众长”,成为“百花之长”,故而考中状元;“官封弼马”影射因李春芳是“清廉之官”,故皇帝“亲封”“状元”为“首辅”;李春芳自己是“清廉宰相”,而言官诬陷李春芳是“不清廉宰相”(见前第33篇),故李春芳自己十八天时间五次辞官首辅,“反下天宫”;“被压五行山”因“罪大恶极”,故发配边疆“两界山”,影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是汉唐祖地,祖宗之地不可丢;“摘果(‘果’影射李春芳原名李果)猕猴迷(‘迷’影射因为言官谗言,激于义愤,李春芳十八天五辞首辅)在外(致仕还乡‘在野’)”,影射言官用谗言激将法“迷”他(李春芳)到“(朝廷)外”,然后“金梁玉柱起根摇”,影射李春芳离开朝廷内阁一年后,明穆宗即英年早逝,致使大明朝主少国疑;“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影射李春芳辞官首辅之后,再回“仙都福地”“天境”茅山,奉明穆宗“圣旨”而“发英华于著述(《西游记》)”。
因《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影射江苏句容道教茅山,“美猴王”影射“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水帘洞”影射茅山华阳洞之“大茅洞”,则“水帘洞洞主”“美猴王”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春芳,故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见前第50篇)。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校”《西游记》中,前后贯穿不仅有李春芳“藏名诗”“藏名词”“藏名词赋”之元素,还有李春芳“藏茅山”之元素。
除了藏有“福地”“洞天”“仙乡”“仙山”“道祖山”“方隅山”“石龙山”“海江山”“大灵山”“小灵山”“方山”“丹崖”“大地根”“黄精”“水帘洞”“通海桥”“海眼泉”“茅盈”“三天门”“三清殿”“符”“箓”“咒”“佛道同修”“葫芦”“玉碣”“松风阁”“天王”“夜光日精之根”等茅山元素,还藏有句容茅山“芋栗”“黄精”“李”“柰”“山药”“芝”等元素。

↑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右)。
见《西游记》第一回: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 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
次日,众猴果去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抃黄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齐齐,摆开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但见那——金丸珠弹,红绽黄肥。金丸珠弹腊樱桃,色真甘美;红绽黄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鲜龙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红。林檎碧实连枝献,枇杷缃苞带叶擎。兔头梨子鸡心枣,消渴除烦更解酲。香桃烂杏,美甘甘似玉液琼浆;脆李杨梅,酸荫荫如脂酥膏酪。红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黄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现火晶珠;芋栗剖开,坚硬 肉团金玛瑙。胡桃银杏可传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满盘盛,桔蔗柑橙盈案摆。熟煨山药, 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人间纵有珍羞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齿肩排于下边,一个个轮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饮了一日。
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们,替我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取个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类,我将去也。”果独自登筏, 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
则《西游记》第一回“芋栗”影射茅山刘混康故事,“黄精”影射茅山陶弘景故事,“李”影射展上公茅山故事和李春芳之“姓”,“柰”影射昭明太子茅山故事,“山药”影射茅山“仙药”和天王寺故事,“芝”影射茅山“五芝”故事;与第四回“天境”相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清廉自洁;“奉酒奉花奉果”影射“奉”李春芳“酒”。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芋栗”影射茅山刘混康故事。
茅山有“仙药”“仙芝”“仙草”“仙果”,故道教茅山有“仙都”“仙乡”“福地”之称。
《西游记》第一回“秋收芋栗延时节”中的“芋栗”指“紫芋”和“板栗”。紫芋,见载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神芝仙药(见拙作《句曲诗综》华阳洞天主人“四季歌”之注释)。因“紫芋”是“仙药”,故能“延时节”,即“紫芋”能“延年益寿”。
《西游记》第一回又见有“芋栗剖开,坚硬肉团金玛瑙”,则“芋栗”又指“橡栗”,影射茅山刘混康“拾橡栗以为食”故事。见载《乾隆句容县志》卷四·元符万宁宫:
元符万宁宫:在茅山积金峰下,隐居道靖之基,混康先生庵居焉。元符初,以道遇哲宗,诏即所居建观,因名“元符”。徽宗赐为宫,加“万宁”之名,并门殿诸额皆御题焉。建炎盗毁,高宗重建,御书宫额。有赵松雪手书小楷碑。
大学士蔡卞撰碑:
崇宁五年秋,有司言茅山元符万宁宫成,有诏臣卞为之记,臣卞拜手稽首而献文曰:德莫崇于尊道,业莫大于昭功。臣伏睹皇帝自践祚以来,苑囿之观无所增饰,外物之玩无足以累其心者,而深观化原,探索道妙,澹然无为以御群有,心既得此矣,且曰:道之所在,圣人尊之,是故山林之士,寂寞之滨,概尝有闻于是者,必有以宠嘉之,况其上者乎?夙兴夜寐,因任原省,以昭前人之光。凡己事之未就,虽其小者,必缉熙之。盖所以尊道而昭功,可谓至矣。而斯宫之成,二美并焉,将以诏后世而垂无穷。臣是以受命而不敢辞也。谨按金陵句曲山,在西汉时有真人居焉,抱神以静,超然遗物,仙圣降而与之言以登云天,推其绪余以化二季,而二季亦以仙去,是为三茅君,而世因号其山曰“茅山”。自时厥后,光景之异、云鹤之祥、笙萧之响震,见于山椒者,岁尝有之,而方外之士慕道闻风而来者,亦莫可胜数。熙宁初,常州道士刘混康者,始诛茅结庵于山之积金峰。其始至也,拾橡栗以为食,焚柏实以为香,久而甘之不厌,于是人稍信异,往往负薪裹粮以给之。先生躬有妙行,而济之以常善救物之心,每以上清符水疗治众病,服之辄愈,由是远近辐辏,而先生之名益著矣。哲宗召至京师,燕见便殿,赐号“洞元通妙大师”,且命即其故居易而新之,会改元元符,因号其处曰元符观。先生屡辞归,许之。然终哲宗世,元符观犹未讫功。皇帝二年秋,遣中贵趣召先生来朝,且诏守臣监司,委曲敦谕,勿听其有所辞。先生至自茅山,入对久之,语有以当上心者。他日,访以三茅君事,具奏所闻,乃诏加锡茅君号,而即山构殿,以礼祠焉。先生又请建皇帝本命殿于东南隅之长生地,从之。于是钟有楼经有阁,岁度人有数,日给众有田,而宫之众事毕具矣。仍降诰以为“葆真观妙冲和先生”,而度其弟子为道士者十余人。其上皆锡紫衣、师名以宠之,所以尊礼之甚。至先生再谒还故山,皇帝又为书《道藏经》数卷及亲画老子像赐之,以荣其归。宫将成,御题其榜曰:元符万宁宫。云汉之章,下贲岩谷,是将有神物守护,垂之亿年,与道无极也。且以谓是宫经始于元符,而落成于今,故因其旧名而增之,以彰继志述事之意。睿圣相承,绍隆真风,所谓一宫之成,而二美并焉者,此也。臣既序其事,使后世得以观览,而又系之以诗。其词曰:猗嗟三茅,得自初成。气合于无,与形俱昇。孰希其风,必静必清。寥寥久哉,乃发先生。帝用尊之,载召来廷。乃亲其人,燕见妙语。乃锡命书,迨其俦侣。因其故庐,启此新宇。像图仙真,上肖帝所。神笔榜之,龙凤轩翥。天锡皇帝,聪明孝友。抱一用中,以绥九有。遐迩率从,尊道熙功。有欲求之,与在斯宫。作为好歌,以诏无穷。
其次,“黄精”影射茅山陶弘景故事。
《乾隆句容县志》卷一·黄精
作者按: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拙作《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的审稿工作。
《西游记》第一回中的“冬觅黄精度岁华”“抃黄精”之“黄精”,有“驻颜”功效,典出茅山陶弘景。
我在拙作《句曲诗综》(2020年版)之中对此诗注释有:
黄精:茅山特产,为茅山历代仙家所推重。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黄精:九蒸九曝,服之驻颜。隐居云:为《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酒散随宜。”《乾隆句容县志》一卷:“黄精:出茅山。天宝七年五月,唐玄宗正昼假寐,若见梁贞白先生陶宏景持黄精至,谓曰:‘是谓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服之驻颜。’帝方觉,适报李元静进茅山黄精。帝喜曰:‘贞白先生实保朕躬。’于是册赠太保。”《本草纲目》草部·黄精篇中引宋代苏颂:“黄精南北皆有,以嵩山、茅山者为佳。”

↑上图为著名军旅作家、记者李伶先生《镇江日报》(2020.10.9)介绍作者四书之“考证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等书评。
其三,“李”影射茅山仙人“展上公”“食白李”故事。
茅山仙人“展上公”生活在高辛(帝喾)时代(?前2480年 — ?前2345年),比“道教茅山派创始人”茅盈(前145-?)早约2200年。比“道教始祖”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早约1800年。
《西游记》第一回中的“脆李杨梅”藏有“李”字,既藏李春芳之姓,又典涉茅山“展上公”“食白李”故事。
“展上公”“食白李”历史久远,见《乾隆句容县志》(卷九· 仙释)载:
古展上公,高辛时人,定箓君受言:“展先生,昔学道于伏龙地,植李满所住之山。先生今为九宫太保司真君。尝语诸仙曰:‘昔在华阳食白李,味异美,忆之未久,忽已三千年矣。’”
“李”影射高辛(帝喾)时代茅山仙人“展上公”“食白李”故事,与《西游记》开篇所写花果山历史始于“三皇治世,五帝定伦”时代是暗中吻合的。
茅山仙人“展上公”故事影响广远,是中华古文化杰出代表之一。前人诗文中多有涉及高辛(帝喾)时代茅山上仙“展上公”“食白李”之故事。
据拙作《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句曲诗综》摘录如下:
曾极《展上公(高辛时人,居玉李溪)》 :浩劫循环无始终,年年玉李杲春空。初成未占兹山顶,古老唯传展上公。
无名氏《题贞居先生嗣真馆》: 外史高怀谁与同,巢居新占鹤台东。云蒸老树皮毛外,人住深山肺腑中。霞架海空驯猛虎,飇轮峰近接冥鸿。悬知好古心无已,宴坐神交展上公。
顾璘《茅山步虚词》:太仪拓洪宇,灵山开福庭。洞天窍华阳,地肺浮金陵。展公始羽化,茅君遂遐升。王老发玄旨,上元授真经。乘风出埃壒,餐霞谢羶腥。三真登虚府,九锡冠仙卿。百神镇侍卫,八极恣游行。金堂日星耀,玉洞烟云冥。天地咸得一,万古歌清宁。
顾璘《茅山重修玉宸观碑铭》:勾曲神皋,是曰洞天。展真炼化,玄教开先。於穆茅君,发迹汉炎。帝降九锡,灵向弘延。琳宫玉府,群方具瞻。孽火肆烈,遭运适然。鞠哉幽士,秉志维虔。谓木易毁,易之甓砖。崇垣屹屹,穹宇言言。金像俨设,神兵拱旋。大壮斯固,回禄永蠲。玄风惠畅,天子万年。泽及九有,富寿无愆。
顾起元《玉晨观》:洞隐良常紫翠濛,曲林东畔启珠宫。听松近忆陶弘景,种李遥闻展上公。庭际大书苔涩涩,门前左纽柏童童。玉晨真是神仙□,□□名登绛简中。
叶良佩《游玉晨观》:展公传法旧时台,长史丹成我复来。灵检千年遭劫火,龙池六月动雷鸣。楼前积翠凭堪掬,洞口晴云扫未开。野客巾袍原散诞,寄言猿鹤莫相猜。
(邑人)张琎(世庸)《 游玉宸观》:雷平山北地长春,展上公曾此练真。始悟茅君犹近代,山人传自古高辛。
陈文述《华阳仙迹诗》:高辛世代遥,纪年昧古史。学道居伏龙,华阳餐白李。试问展上公,何如广成子(展上公,高辛时人。尝曰:忆在华阳食白李,异美,忽已三千年矣)。
范仕义《玉晨观》:匹马寻幽一径通,穿云忽见玉晨宫。采真欲问许长史,高蹈应推展上公(长史名思元,晋太元间得道,授为上清真人。展上公乃高辛时人,学道於伏龙池上,种李满山)。古桧屈蟠金掌露,苍松偃卧石坛风。鸾骖鹤驭归何处,崦外桃花夕照红(桃花崦,乃华阳真逸顾况结庐处)。
彭定求《玉晨观(高辛氏时,展上公修道之地。今遗蜕尚存)》:路入姜巴蹑迹轻,太清仙宇又雷平。远逾函谷栖关尹,直似崆峒住广成。上士止参清静理,末流竞起祷禳名。白云高卧何人在,怅望空阶桧纽横(观中旧有许长史手植左纽桧)。
徐永宣《晚发句曲》:月色犹在地,仓皇已启行。烟青凉叆叇,花白欠分明。村饁提壶出,山耕布谷鸣。直思追展上,采药隐容城。(见前第38篇)
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句曲诗综·序言》。
句容诗歌协会张泯刽主席《句曲诗综·序》。
其四,“李”影射李春芳之姓,与李春芳之名“花”“果”相呼应。“奉酒奉花奉果”影射“奉”李春芳“酒”。
《西游记》第一回:“奉酒奉花奉果”。
李春芳原来姓名为“李果”。故“脆李杨梅”中藏有李春芳之姓“李”。而“脆李杨梅”前后多次故意密集出现“果”字,就是与“李”字相呼应,即为强烈暗示读者此处藏有李春芳原姓名“李果”之良苦用心。
如“夏寻诸果”“广寻些果品”“众猴果去采仙桃”“摘异果”“味果香酸”“奉酒奉花奉果”“收拾些果品之类”“果独自登筏”等中均有“果”字,即与“李”字相呼应。影射李春芳原名为李果。
“果独自登筏”,即“美猴王独自登筏”。故此“美猴王”就是“(李)果”。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生怕后世读者看不出“美猴王”就是“(李)果”,故此“果”字在“脆李杨梅”前后密集出现,就是要表明“美猴王”就是“(李)果”,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见前第25篇)
李洪文·学术争鸣(25)《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
李洪文·学术争鸣(25)《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
同时与“李”“果”相呼应的还有“春”“花”“芳”“香”等字一道出现,即有反复强调李果就是李春芳之意。
如“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中藏有“春”“花(芳)”“果”。
如“味果香酸”中藏有“果”“香(芳)”。
如“奉酒奉花奉果”中藏有“花(芳)”“果”。

《西游记》第二回:“都来奉承老孙,大盆小碗的椰子酒、葡萄酒、仙花仙果,真个是合家欢乐!”
又如《西游记》第二回末有:“都来奉承老孙,大盆小碗的椰子酒、葡萄酒、仙花仙果,真个是合家欢乐!”其中的“仙花仙果”着实耐人寻味,“椰子酒”“葡萄酒”“仙果”是吃喝所用,“奉”“仙花”是干什么用的呢?“强行”加塞进来,只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良苦用心,藏自己名而已,且与之前的“奉酒奉花奉果”一句是重复表述,有加强和提醒读者注意的意味,是留给后世“知音”的一条“可循”线索,故花果山就是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的祖籍之地句容茅山,何况茅山自古以来就是“宰相家”,而“花”和“果”二字又巧妙指代“句容状元首辅”李春芳其人。
其五,“柰”影射昭明太子在句容茅山所种“福乡柰”故事。
《乾隆句容县志》卷一载:“福乡柰:相传梁昭明太子所植。今在福乡井边者更佳。似来禽而小,可去疾疠。”
《乾隆句容县志》卷三载:“梁昭明太子福乡井在茅山鸿禧院东山下。井上有木,昭明所栽,半心摧朽,生意愈茂,称为福乡古木。”
其六,“山药”影射句容茅山“仙药”和句容天王寺故事。
“山药”见载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神芝仙药。
“山药”又见《乾隆句容县志》卷一载:“山药有两种。一、系县治南乡天王寺前者为佳,肥嫩而白,村民皆种植售市。一、系县治北乡山间石上自生,体坚细,色微黄,甘香味美,食之称益。”
其七,“芝”影射茅山“五芝”故事。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有“芝兰香蕙”。花果山影射道教句容茅山。句容茅山有没有“(仙)芝”呢?
句容茅山有“仙芝”,最著名的为“五芝”,见《乾隆句容县志》卷末载:
句曲山有五芝。求之者投金环二双于石间,勿顾念必得矣。第一芝名“龙仙”,食之为太极仙;第二芝名“参成”,食之为太极大夫;第三芝名“燕胎”,食之为正一郎中;第四芝名“夜光洞鼻”(元刘大彬《茅山志》作“夜光洞草”),食之为太清左御史;第五芝名“料玉”(元刘大彬《茅山志》作“白萪玉”),食之为三官真御史。

↑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其八,花果山的“黄精”“李”“柰”“山药”“芝”“茯苓”等与第四回“天境”相呼应,影射句容茅山“洞天”是“天境”,是“天上人间”。
“天境”见《西游记》第四回:
初登上界,乍入天堂。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 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两边摆数十员镇天元帅,一员员顶梁靠柱,持铣拥旄;四下列十数 个金甲神人,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外厢犹可,入内惊人:里壁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 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 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乃遣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天王殿、灵官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寿星台上, 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炼药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瑞草。又至那朝圣楼前,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金钟撞动,三曹神表进丹墀;天鼓鸣时,万圣朝王参玉帝。又至那灵霄宝殿,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上面有个紫巍巍,明幌幌,圆丢丢,亮灼灼,大金葫芦顶;下面有天妃悬掌扇,玉女捧仙巾。恶狠 狠掌朝的天将,气昂昂护驾的仙卿。正中间,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迭迭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 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猴王有分来天境,不堕人间点污泥。

↑本文作者与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右)留影于茅山崇禧万寿宫。2020.6.17.
《西游记》中的“上界”影射道教句容茅山是“仙界”,是人间“仙都”;“南天门”影射句容茅山“三天门”(与之正相对),故孙悟空从“水帘洞”来到“上界”影射李春芳从出生地“茅山之阳”“大茅洞”来到“茅山之顶”。
《茅山道讯》2021.7-8·转载拙作第(九)篇 “《西游记》:句容状元李春芳校定完稿”。
花果山影射“仙山”句容茅山(见前第22篇),而“芝”“黄精”“附子”“茯苓”“山药”“紫芋”等见载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神芝仙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中将此类“仙草”“仙药”加入“洞天福地”之“花果山”,即有影射句容茅山是“仙山”,是“洞天”,是“天上人间”,即茅山是“仙都”“天境”。
其九,美猴王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而水帘洞是“洞天”,故与花果山“天境”相呼应,影射李春芳是“仙品一流”“淡泊名利”的“清廉宰相”。
文人尚节,骨气为重。近代学者谈论“状元宰相”李春芳时多讪其为“青词宰相”,殊不知其为“太平宰相”(见前第31篇),更不知其为“清廉宰相”。《西游记》第一回“水帘洞”之“水帘”二字即影射句容“状元首辅”李春芳是“清廉”之官。
“水帘洞”在《西游记》前后多次出现,何以判定“水帘”二字就是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呢?
因“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两洞在方位上是南北相对,“水帘(廉)”和“水脏”在意思上也是相对,即“水帘洞”之“水帘”二字与“水脏洞”之“水脏”二字意思相对,故“水帘”二字有“水清(廉)”之意。
“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均见《西游记》第二回: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又因《西游记》中多次写到宰相“清淡闲居”不与人“争名夺利”,当与“清廉”意思一脉相承。
《西游记》第一回有《争名夺利几时休》诗:“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这首诗影射李春芳虽然官至首辅,却淡泊名利。
《西游记》第四回《初登上界,乍入天堂》词赋末尾有“猴王有分来天境,不堕人间点污泥”一句,也有影射李春芳清廉自洁(仙品一流)之用意。
《西游记》第九回渔樵对话中涉及宰相致仕后的清淡闲居不恋荣贵之诗词联句居多:
如“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潜踪避世妆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乐山乐水真是罕,谢天谢地谢神明。”
“三公位”和《西游记》开篇的“三才定位”呼应,“三公位显”影射“三公之首”,即“首辅”。则身处“三公位”(之首)的“宰相”李春芳清廉闲居、淡泊名利可见一斑。(见前第33篇)
其十,“水帘洞”是“洞天”,在花果山“正南方”,影射此“洞天”在“花果山”之“阳”,即此“洞天”在“花(华)阳”,与李春芳祖籍“茅山之阳”吻合。美猴王是花果山“正南方”的“水帘洞洞主”,即影射美猴王(李春芳)是“华(花)阳洞天主人”。(见前第67篇)
美猴王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水帘洞”是“洞天”,则“水帘洞洞主”就是“水帘洞洞天主人”。又“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方”,影射道教句容“茅山之阳”有“大茅洞”,“大茅洞”属于“华阳洞天”,则“水帘洞洞主”就是“华阳洞天主人”。
美猴王以李春芳为原型,则小说《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就是“祖籍祖贯”“茅山之阳”的“清廉宰相”李春芳其人。
本文作者与句容文史专家潘立琦老师(右)座谈于天王镇涧北宏旺苗木(2021.10.22)

图为作者《句曲诗综》等作品。
拙作赞助单位:句容市委办公室、句容市委宣传部、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句容诗协、句容医保局、句容教育局、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会、后白镇人民政府、后白镇延福村、后白村、泗庄村、五星村、二圣村、张庙村、西城村、林梅村、徐巷村、长里岗村、淮道村、西冯村、东风村、槐道村、曹村、王庄村、淮源村、古村、夏王村、李家桥村、东湾村、江苏大学、句容天王中学、行香中学、白兔镇社教中心、天王中心小学、袁巷中心小学、天王中心幼儿园、天王浦溪幼儿园、袁巷中心幼儿园等。
据此,《西游记》第一回“芋栗”影射茅山刘混康故事,“黄精”影射茅山陶弘景故事,“李”影射展上公茅山故事和李春芳之“姓”,“柰”影射昭明太子茅山故事,“山药”影射茅山“仙药”和天王寺故事,“芝”影射茅山“五芝”故事;与第四回“天境”相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清廉自洁;“奉酒奉花奉果”影射“奉”李春芳“酒”。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