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谁同坐轩与致爽亭
王彤星
位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古典名园——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众多,其西部有一扇面型轩,称“与谁同坐轩”。名取自大文豪苏轼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含蓄、高雅而富有诗意。此轩为整个拙政园增色不少。
本世纪初,淮安兴建钵池山公园。作为江苏省第四届园博会会址,全省十三市分别在此营建景点。其中,苏州营建的景点位于园北部韩公堤北侧,名“翠林雅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颇具苏州古典园林特色。景点中,仿拙政园之“与谁同坐轩”,亦建有一扇面型轩,取名“致爽亭”。
同型园轩,取名不同。前者温婉尔雅,诗意盎然,且与扇形建筑主题紧扣,准确反映了江南碧玉的特色;后者增添了几分豪爽、粗犷之意,似与扇形建筑主题稍有偏离。且此建筑称“轩”比“亭”更为确切。亭一般为方形(四角、六角或多角)或圆形,长方形再加扇面则称轩为宜。苏州另一名园——网师园中有一典型建筑——殿春簃。该建筑集聚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精华,作为中外文化交流项目,曾按一比一的比例全景复制到纽约大都会。不知复制后的名称是否改变?
盛夏时节,致爽亭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致爽亭俯视为扇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南向全敞,东西两侧设敞门,北墙置一扇形漏窗,窗外竹影婆娑。南向两立柱上若再书有名家楹联,那就景上添花了。
致爽亭旁有一小型石拱桥,半圆形桥身与水面倒影一起构成了一轮圆月。无论是花团锦簇的春天,还是绿荫遮蔽的夏日;不管是皓月当空的秋夜,亦或是白雪皑皑的冬晨,只要在亭对面的台上漫步,或徜徉于石拱桥上,亦或是亭中小憩,均构成了一番“明月清风我”的诗情画意,令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
夏日雨后,凉风习习,又至亭中小憩,得七律一首,乃录之。
阁榭楼轩仿亦真,
姑苏工匠巧推陈。
钵池堤土怀韩信,
拙政幽居隐献臣。
扇面凉亭能致爽,
高台流水可传神。
与谁同坐君知否?



作者简介
王彤星,退休闲翁。好格律诗词,偶有拙作;爱山水,游历不多;喜园林尽力亲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