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仙女山
黄大荣
骄阳似火的盛夏,我们一帮文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驱车前往仙女山。山回路转,蜿蜒逶迤,从山的一头走到了山的另一头,渐渐地走到了大山深处,高处。越往里走,越感觉到丝丝凉意,在热浪滚滚的盛夏,这样一会儿一会儿的阵阵凉意,不仅能忘记旅途的疲劳,也能给人精神上的畅快。
道路两旁是风格各异的建筑,好像是有人精心策划一样,整齐而错落有致,典雅又不失简约,质朴中略显高贵,“太漂亮了,这里是休闲纳凉的好地方。”朋友望着车窗外的景致,情不自禁地惊叹起来。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旅程,来到山顶,也是黄昏时分。盛夏的黄昏,别有一番韵味。随着天边的太阳一点儿一点儿地躲进森林里,夕阳的余辉便落在了山腰上、丛林中、小溪边、树叶里·······,距离身边几米处就有几棵树,夕阳透过树叶照在地上,眼看着斑驳的阳光在逐渐褪去,心里不由得生出对时间的敬畏。
在朋友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先去了一家餐馆。餐馆并不大,但很精致。几张桌子错落有致地摆在大厅中央,服务生都是十几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老板是一位中年女性,穿着整洁而不失时尚,性格爽朗、泼辣,热情周到,每上一道菜都要报一下菜名:木耳炖羊肉、红烧鲫鱼、炝炒空心菜、青椒皮蛋········,也可能是饿了的缘故,每一道菜都被我们一行风卷残云,只剩下控盘了。人们常说,物质需求是需要精神层面来支撑的,否则就成了行尸走肉,毫无灵魂。在匆忙地满足了物质需求后,余下来的活动主人想得十分周到,当然就是去欣赏由张艺谋担任艺术顾问,王潮歌、樊跃导演的大型歌舞——《印象武隆》了。
我对观看一般意义上的文艺演出,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但看了《印象武隆》之后,对它的庞大的演员阵容,独具匠心的舞美、灯光、道具,精心编排的节目内容,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人说,不愧为张艺谋指导的。的确,在近一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一点儿也没有疲劳的感觉,倒像是在欣赏一件一件的艺术品一样,给人从视觉到心灵的全方位熏陶,也是一次精美艺术的洗礼。
《印象武隆》实际上讲的是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农耕时代,拉船纤夫的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整个表演充满了对纤夫历史地位的肯定,同时也饱含了对纤夫生活的浓缩地悯惜。全过程表演采用现代与时尚、传统与经典、一般叙事与浓墨重彩相结合等表演形式,深情地讴歌了纤夫可贵的精神品格,全方位地展现了纤夫平凡而不失欢乐的精神生活。
蒙古包与烤全羊。看完演出后,已是晚上十点多了,本没有胃口再去吃夜宵,但朋友说,仙女山的烤全羊堪称一绝,必须去,否则会留下遗憾,哪怕品尝一点儿也是可以的。在朋友的一再劝说下,没办法拒绝,不如爽快而去。
进得样式像蒙古包的烤全羊餐厅,在氛围上就给人以就餐的欲望。据朋友介绍,在重要的时令与节日里,还有相当不错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蒙古族特色相结合的文艺表演。那样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就着美酒,一边欣赏文艺节目一样的场面,的确不失为在盛夏纳凉休闲的绝佳方式。只可惜,当天晚上,只有满天繁星相伴,而没有文艺表演。没有就没有吧,烤全羊就着啤酒,一样释放心情。看着外焦里嫩的烤全羊,撕一块放进嘴里,顿时感觉全身畅快,赶快端起一杯啤酒一饮而尽,感觉酣畅淋漓,精神抖擞。到了深夜,看着大家玩兴正浓,为了不影响大家,我一人出得蒙古包,带着丝丝倦意,溜回房间独自睡觉去了。盛夏的早晨总是来的太早。在迷迷糊糊,睡眼惺忪的第二天早上,一阵又一阵清脆而悠长的鸟鸣声把我从梦中吵醒,醒了就不能再睡,起身跑步锻炼,遇见朋友问,昨晚玩了多久?朋友回答说,一整晚,有几个人天亮时,刚睡下。闻之,不由得佩服朋友们的精力充沛。
乘着小火车去千野草场,心境一下子舒展了许多。站在千野草场的中央,蓝天、白云、风筝、青草、树木、嬉戏玩耍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自然美趣图。天空中时而云卷云舒,形态各异,仿佛时间刹时定格在那一瞬间,忽然转眼又成为了新的样子,太让人捉摸不定。地上,静的有树木、青草、风格各异的房屋·······,动的有涓涓的溪流、奔跑的小朋友、窃窃私语的情侣、散步的人们·······,在这样的环境里,似乎人们更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或立、或卧、或跑、或仰,人们找到的是属于自己的空间,完全独立,旁若无人,甚至物我两忘。丝丝凉风吹到脸上,感觉太惬意了。
盛夏的仙女山,动与静,淡与浓,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色彩斑斓,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