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这是陌人老师第十六次写给他母亲的诗,陌人老师说:生命不死,诗歌不止。他是用生命在写诗,真情实感、真情流露,赤子之心,感人肺腑,敬请雅赏。(静好,英国)

夜里看见娘点的灯花
——第十六次致母亲
作者|荆随定-陌人(河南)
赏析|明月(洛阳)
夜里看见
娘点的灯花
就像娘看见
越来越近的她的娃娃
我循着瓣膜
敲击的声音
于脉管
不断地做着
最后的蹒爬
向着那盏灯
那扇窗
向着娘这辈子
为儿打出的小小天下
说一声,娘亲啊
你看春天快来了
一朵向日葵
已在你的坟头
正迸发迎风的一胚新芽
色是原色
土,还是热土
唯一不死的
是你手扶柺杖时
于风中,站着的灯花
(2022.7.12日凌晨三点半
于洛阳小浪底河清寓所)

明月赏析:
品读一首诗歌,明明他触击了你的眸子,抑或是心绪甚至是灵魂。并且,当那种被触击的痛感愈加强烈清晰时,你竟然不知道该去如何评说。因为,这是文字与深情的一种对抗,谁是下风显而易见。遇见陌人老师的诗歌《夜里看见娘点的灯花》,就是这种感觉。当陡然觉察到自己的笔墨是何等的清浅苍白时,心境却被那种血浓于水的情义充斥着满盈着,不吐反而不快。
母亲,是那个给予我们生命和全部的爱,给予我们所有的荣光和骄傲的无与伦比的存在。所以,这是诗人第十六次为他的母亲写诗。开篇写到:
夜里看见
娘点的灯花
就像娘看见
越来越近的她的娃娃
当灯芯燃烧为烬时,会于焰火之中若花朵般重生。那是娘点亮的灯花,是光阴苍凉处一抹恒久的光明与和善。所以,当我在暗夜里见她,就像娘看见了她越来越近的娃娃。因为,我那满目的温情,足以能把全世界融化。于是,意念循着心跳的强音,与血脉深处蹒爬着找寻着,找寻过往的岁月,以及岁月里的那盏灯、那扇窗,那个娘用一辈子为我打造的小小天下——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曾经的家。
继而,诗人写到:
娘亲啊
你看春天快来了
一朵向日葵
已在你的坟头
正迸发迎风的一胚新芽
这就是前边的努力蹒爬和不懈找寻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娘,尽管宇宙浩瀚,亘古不变,四时更迭,但春风依然。那个娘所一直期盼的充满生机和活力、温暖和希冀的春天快要来了,那朵光辉高傲的敢于凝望太阳的向日葵,也正迸发着新芽。这是向日葵吗?分明是一种执着的爱信仰在生死之间不屈地成长……
再看结句:
色是原色
土,还是热土
唯一不死的
是你手扶柺杖时
于风中,站着的灯花
母爱,是最朴素却最崇高的一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一种情。土!家园!热土恒在!我!您的儿子!本色未改,所以,娘啊!您以及你手扶拐杖于风中站着的灯花,必定是我来世今生永远的爱与牵挂。用情至深可谓无以复加。但是,陌人老师却说:一直以来,都没有一首诗歌是自己觉得可以与之分享的文字,更无以表达自己内心澎湃着的热爱及怀念……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诗歌以用心为最是!明月学浅,自是不懂诗歌的意象意境的高妙。但说到用心二字,敢说诗人极是!此乃昨夜小句,奈何退出不当尽数失散,今夜歩逐相觅,时而断续,自不成章,了了数语,权当感悟。致敬诗歌!致敬母亲!
(明月写于2022年7月16日)

作者简介:
荆随定,笔名陌人。1962年生于洛阳黄河之滨小浪底。2018年中外华语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好诗金像奖获得者,2018年感动世界诗歌金奖,2021年曾以诗歌《来世愿为一棵树》,入选香港教科书。2021年曾以《世界的安宁》一诗,入选联合国和平促进委员会《世界生态》杂志!

赏析人简介:
娟子,本名朱红娟。网名天涯明月心。1969年生于古雒孟津。职业会计,时常和数字打交道却在骨子里喜欢文字。半卷书、一壶酒、仨俩知己,几行行走于灵魂指尖的文字,足慰平生。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