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解读》(三)
[时事快讯]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企业出口汽车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
目前,全球上半年汽车出口排行榜还未公布,但是这个数据有望让中国超越德国,成为排名在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实现我国汽车出口产业的“弯道超车”。
[本期正文]
‖政策原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略
(二)工作原则。略
(三)主要目标。略
二,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四)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城市形态、密度、功能布局和建设方式对碳减排具有基础性重要影响。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推动组团式发展。每个组团面积不超过50平方公里,组团内平均人口密度原则上不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个别地段最高不超过1.5万人/平方公里。加强生态廊道、景观视廊、通风廊道、滨水空间和城市绿道统筹布局,留足城市河湖生态空间和防洪排涝空间,组团间的生态廊道应贯通连续,净宽度不少于100米。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设施,主城区道路网密度应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盘活存量房屋,减少各类空置房。
‖政策解读‖
三,什么是城市建设的“通风廊道”?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城市内的空气流动变得相对困难,因此加强城市通风走廊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城市通风廊道呢?
走廊的空气流通,根据城市结构的差异而不同,通风廊道不是一个特定的城市标志,但通风廊道规划在城市高层建筑、道路、城市绿化带等大型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通风廊道有利于加大城市通风量。

城市通风系统包含3个部分:作用空间指需要改善风环境或降低污染的地区(简称:需风地区);补偿空间指产生新鲜空气或局部风系统的来源地区,即为风资源(简称:风资源区);空气引导通道是指将空气由补偿空气引导至作用空间的连接通道,即风道(简称:通风廊道)。

上图:北京市中心城区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2016年~2035年)
在海南省万宁市石梅湾附近,有个石梅山庄小区,小区绿地率全国排名第一。但它就是通风廊道没有规划设计好,导致小区空气流动性差,加上空气潮湿度大,长期居住人体感觉不太舒服。
从通风廊道应用实际来说,其具有以下作用:(1)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问题。建设通风廊道,通过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空气流通,进而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2)降低疾病传播率。城市人口密集度较高,增加了流行疾病的传播率。空气作为主要传播媒介,影响着疾病传播速率,若空气流通缓慢,则会加剧疾病传播。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增强空气流动,能够降低疾病传播速率。(3)减缓热岛效应。因为城市人口基数较大,社会活动较为频繁,使得空气流通效果不佳,在夏季极易出现热岛效应。通过合理规划廊道,加速空气流通,能够缓解热岛效应。
城市通风廊道还需要实施指标控制,主要目的是从三个方面提高城市通风走廊的实际效率:
1、走廊控制。对通风道应与风的规划范围一致,结合气象资料,确定规划区的主导风向,以保证通风走廊的正确性。根据以往经验总结,走廊方向与主导风向之间的夹角可以控制在45°以内。
2、廊道宽度控制。如果廊道规划宽度较低,难以提高通风效率,廊道宽度是规划的基本要素,廊道宽度应严格规划。根据城市规模分布,大多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主要通风廊道的宽度应大于150m,二次通风道应大于80m。
3、控制通道的开放空间。对于城市通风走廊来说,开敞空间与其宽度一样重要,而开敞空间往往取决于建筑物的大小。
城市通风廊道能将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增加城市内部空气流量,为夏季城市通风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冬季可降低风速,起到防风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通风走廊更是城市结构的转型,是城市功能的改善。
[编辑房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