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解读》(二)
[能源行业快讯]
(一)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克劳斯·米勒7月14日说,随着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逐步减少,德国消费者明年承担的月度采暖费恐怕要增加三倍。
(二)
近几个月来,欧洲各国加大了对中国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
十多年前,美国还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霸主。去年美国还对中国光伏产业祭出史上最严厉“禁令”,说什么中国的光伏产业涉及“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问题。
从数据上看,中国光伏产业连续9年稳坐世界第一。今年第一季度,出口欧洲的光伏产业值就增长了113.6%。那时,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还不太显著。
笔者判断,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未来欧洲国家的光伏产业,特别是海上风力发电产业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本期正文]
‖政策原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略
(二)工作原则。略
(三)主要目标。略
二,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四)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城市形态、密度、功能布局和建设方式对碳减排具有基础性重要影响。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推动组团式发展。每个组团面积不超过50平方公里,组团内平均人口密度原则上不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个别地段最高不超过1.5万人/平方公里。加强生态廊道、景观视廊、通风廊道、滨水空间和城市绿道统筹布局,留足城市河湖生态空间和防洪排涝空间,组团间的生态廊道应贯通连续,净宽度不少于100米。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设施,主城区道路网密度应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盘活存量房屋,减少各类空置房。
‖政策解读‖
(一)什么是城市组团?每个城市组团为什么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城市组团人口原则上不超过50万人?
组团式城市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用地被分隔为几块。进行城市规划时,结合地形,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每块都布置有生产区、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每块称一个组团。组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有便捷的联系。这种布局形式如组团之间的间隔适当,城市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获得较高的效率。
组团式发展可以避免出现大城市病,大城市病指的是在大城市里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资源消耗量大、物价过高等“症状”。由于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日益严重,很多上班族不得不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到二三线城市寻求新发展。
2020年10月25日,笔者考察了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小区,这个小区占地面积只有1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到了45万人。虽然小区内部生活服务设施比较健全,但没有生产性企业,导致每天进出小区人口达到了100万人之多。尽管小区内部人口通行主要在二层连廊,尽管小区内部设有四、五条公交线路,但每天进出小区的交通十分拥挤,有时排队等公交车一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二)什么是城市生态廊道?
城市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种绿化带、林荫带等都属于廊道。
(1)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
城市生态廊道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城市生态廊道不仅仅是道路、河流或绿带系统,从空间结构上看,更主要的是指由纵横交错的廊道和生态斑块有机构建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使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空间格局具有整体性,系统内部高度关联性。
(2)城市生态廊道的结构
城市生态廊道的重要结构特征包括廊道长度、廊道宽度、廊道曲度、内部主体与道路的连接关系、周遭嵌块体的位置与环境坡度、廊道的时序变化、生物种类、植物密度等。通常,生态廊道内可能有一个特殊的内部主体,如溪流、河川、道路、小径、沟渠、围墙等。廊道的宽度及其内部主题所在环境,动植物群落的特性(包括垂直象限的结构),以及物种的组成及丰度、廊道形状、连续性以及生态廊道与周围缀块或基底的相互关系是影响廊道结构的关键因素。
(3)城市生态廊道的类型
a.山脉型生态廊道
b.道路型生态廊道
c.河流型生态廊道
(4)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
(1)城市生态廊道有助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
(2)城市生态廊道有利于保护多样化的乡土环境和生物。
(3)城市生态廊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休憩环境。
(4)城市生态廊道构建城市绿色网络,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房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