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文/巩吉平
一条渭河千里长,
每到雨季水势狂。
两岸儿女真繁忙,
日新月异换新妆。
灌溉庄稼长势旺,
助力农业威力强。
综合治理减泥沙,
河水清清才能夸。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甘肃定西、天水、陕西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黃河,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4766平方公里。
渭河南有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在历史上是典型的害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泥沙量很大;
下游淤泥沉积严重,抬高了河床,形成内涝灾害,淹没城镇村庄和庄稼。渭河的汛期集中在7、8、9三个月。
解放后,经过党政府和沿岸人民的多年综合治理,现在已基本上变害为宝了。上游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大大提高,中下游清淤清障,疏通河道;全流域实行河长负责制,修筑河堤,开挖灌溉渠道,大引渭河之水行灌溉之利,为沿岸人民提供了饮水之源和农业生产丰收的保证。与渭河有关的成语有:姜太公渭水钓鱼,愿者上钩。泾渭分明等。
2022.07.16.于渭河甘谷县段
长征诗组之十五
《红二方面军》
文/巩吉平(甘肃)
二六军团为基础,
创建川黔根据地。
征战万里勇向西,
北上会师在甘孜。
朱贺拥抱好兄弟,
粉碎围堵到甘肃。
城堡战役歼胡敌,
三大主力终会师。
1936.7.1.红二、六军团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会师,朱德与贺龙见面泪光闪闪,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1936.7.5.中革军委颁布令:以红二、六军、红三十二军组织二方面军,命令贺龙为方面军总指挥兼二军军长,任弼时为政委兼二军政委,萧克为副总指挥,关向应为副政委,陈伯钧为六军军长,王震为政委。1936.11.22.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发动山城堡战役,胡宗南的78师被基本全歼,另外几个师也被我二十八军击溃。
1936.11.2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山城堡集会,完成了举世瞩目的胜利大会师,结束了伟大的世界罕见的艰苦卓绝的充满崇高理想和牺牲精神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陕北站稳了脚跟,从而迎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结束语: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到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40。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历尽千难万险,支撑起了新中国的光明未来。
如今,在无数先烈浴血奋战得来的新时代,青少年更需要将这些红军战士的优秀品质铭记、领悟、继承,并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将这种有信仰的英雄主义发扬光大。
我建议亲戚朋友们战友们抽空好好读一读著名的军旅作家王树增所写的《长征》。你的精神境界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022.07.16.于安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