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凌生态农业促进会副会长
西府有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宝智
中国传统乡村培育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勾勒出人类农耕史上其他区域难以比拟的宏阔图景,今天的中国乡村,依旧保存着这份独特的价值。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吹响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号角。
小时候,我们大概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乡村经历,不管是春种秋收,还是间接地领略过乡村风光,那种自然淳朴、生机勃勃、人丁兴旺的景象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成了我们乡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乡村似乎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其实,你可能不知道:今天的乡村正在重新积聚潜能,并且重焕生机。
虽然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尊山爱水,生活惬意,但乡村振兴离不开士大夫和乡贤,他们以文化人,善治乡村。乡村要振兴,要多一些文化味。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生态有机文明创建活动,结合乡村历史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贯穿其中,把演艺、展览、餐饮等活动融为一体,多一些文化味,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文明乡风民风。只有这样,才能留得住乡愁,让美丽乡村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
我去过很多乡村,看到一些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振兴乡村过程中几乎“千篇一律”,缺少特色。不少乡村都是有样学样,在村庄旁边建一个休闲凉亭、村口设立一块写有某某村的大石头或标志或民房墙面刷新绘画,有些地方还弄一些玩具之类,这些乡村一眼看去除了村子名称不相同外,不少地方有许多雷同之处。
当然,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资为村民修建休闲凉亭,设立景观石等做法并没有什么错,可却缺少了各自乡村的独有特色,给人一种“千村一面”的雷同感。
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发挥各自乡村的特色,因地制宜,打造让路人眼前一亮、让游人流连忘返的乡村特色景观。根据地域特点,多挖掘具有本村特色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民间故事,并将其融入到各自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从而打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新景观、新景点,扮靓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也好,乡村旅游也罢,其特色在“乡村”二字。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因此,与城市旅游项目和传统景区游览不同,乡村旅游一定要突出“乡土味”和“文化味”。要尊重农耕文明,注重有机生态,吃出健康,活出精彩,深度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档次。同时,也要注重乡村旅游的“休闲味”和知识性,重视满足各个年龄段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创意型和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乡村振兴与旅游要的不是“土气味”,而是乡土的知性气息,要让乡村好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仅仅依靠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带动,是远远不够的。
乡村本身的基因和价值,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点和着力点,并挖掘当地乡土故事,营造生态有机的田园乡愁,唤起能打动人心的、游客内心特定的那些乡村记忆及生活想象;要用独特的特色村寨、民俗文化、美丽田园、绿水青山打动人,引入具有鲜明个性的农耕文化元素,拓展生态有机休闲农业内涵;提供餐饮、休闲时,要在当地特色菜肴上下功夫,围绕“舌尖上的乡愁”做文章,并创造制作带有本地独有特色的纪念品和工艺品,激发游客的消费意愿和体验兴趣,让游客来了有看头,回去之后有回忆。
2022年7月16李宝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