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在城步二中工作的日子
向本清
一、奇葩的毕业分配
在大中专毕业生包分配的年代,对有些人来说,毕业分配是人生的一次最好的选择;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是人生的一次最无奈的选择。
一九八一年底,某师范学院数学系的毕业分配,C市和D地区的毕业生多,远超过需求,而主管系里分配的主要领导D地区多。我感觉D地不够统分条件的一部分同学挤进了条件最好的C市,一部分挤进了邻近的Y地,一部分回到D地,而C市和y地有部分同学被发配到全省经济和文化教育处于中下水平的S地。(依据是我自己所见和若干年后我听到同学说的,大年三十有几十个同学到抓分配的某个领导家吵闹过)。
对于来自S地区农村的我来说,既无关系,又无门路。大学成绩中上,达不到百分制平均八十八分以上的统分标准,回S地区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我心想,到时候如回到家乡的县里,我高中的数学老师已经跟我讲好,他已经跟他们学校领导联系好了,如果没有比他们学校更好的地方,就把我安排到他们学校,即县三中教书。
我们农历年前到地区教育局报了到,教育局告知我们农历正月十二左右去听候派遣。为了尽早地探听消息,我农历正月初八从家里出发,走到公社所在地乘班车去县城,打算第二天乘从县城到地区的班车。不知道是老天要故意惩罚我还是另外什么缘故,我当天晚上突然发高烧,重感冒,在县城里耽误了四天时间。农历正月十三才到地区教育局,政工科告知我,我被分到城步去了(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
一方面当时我家里实在有困难,另一方面比我自己设想的最坏的结果还差,心里无法接受,但又无能为力。绞尽脑汁想办法,看有什么门路能改变局面。最后想到有一亲戚在大学教书,曾担任中层领导,而当年主抓分配的副局长是从他们学校的领导岗位上调来不久的。我马上去找这个亲戚,跟他说明了情况,他鼎力相助。当天晚上,他带着我找到副局长家里,我当面陈述了我的困难,要求把我分到老家所在县。也许是副局长照顾我亲戚的面子,也许是其本人确有恻隐之心,也许是领导的工作技巧。他说:“小向,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家里的情况,早知道,就不会把你分到城步去了,你们县教育局没有来要人,而城步县教育局的副局长在我们这里坐了几天要人,我们也没有办法,把市区的一个学物理的也给了他,你们三个人的档案材料他昨天就拿走了,如果你早点来,档案还在这里我可以改派,现在我也无能为力了。”
听他这样说,知道没有办法了,我们正准备告辞时,他又说:“你到城步去工作,我可以答应你两条,一是你想到城步的哪所学校工作就去哪所学校,如果县教育局不同意,你不要报到,告诉我,我负责帮你协调好;二是在城步工作家里实在困难大,工作不适应,工作半年或一年后,我再想办法给你调动。”
听了副局长的话,我也就无奈中得到一点安慰。还庆幸自己在毕业分配之前不唱高调,找领导时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还有实在的承诺。而我听说我地与我不同班的L同学,毕业前夕,高调表示:听从组织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系里开会多次表扬他。我们曾问他,你真的想好了,到艰苦的地方去?他说,我来自农村,没关系,没门路,最差的结果是分回去。结果分配时,他不是分回自己县里,而是分到外县的一个农村中学。估计他自己是后悔的,听到消息后,他的父亲和他奶奶去找了副局长,副局长把他表决心的原话一说,并且说我们是根据他自己的意愿分配的。再也不理俩人了。
来到城步教育局,被告知我们三人全部分到了城步二中。究其原因,是二中的党支部肖书记太强势,他文革前是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局的主要领导过去都是他的下属,并且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县一中从县二中调走了多位把关教师,肖书记以办好二中,促使一、二中合理竞争必须加强二中教师队伍建设的理由强行要教育局领导把我们三人全部分到二中。二中在农村,办学条件比在县城的一中差很多,我本来可以不去二中,找地区教育局副局长要求到一中工作的,并且一中也是需要的。但我打听到我们三人中同是学数学的陈老师的爱人在一中工作,教育局和一中的主要领导都有他的亲戚,他也想争取去一中工作,如果我们两人都争取去一中工作,难度太大,况且二中离我老家更近,故我放弃了去一中工作的想法,让陈老师争取去一中,结果他的争取也失败了,也来到了二中,并且在二中比我还多呆了五年,而市区的那位同学不服从分配,没有来城步,结果只有在市里的工厂顶了他妈妈的班,当了几年三班倒的工人。
说实话,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对我还是很重视的,报到后,教育局安排我住在县城的宾馆,和参加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的领导和优秀教师代表一起参会与开餐,并请来二中参会的领导介绍见面,等会议结束之后,我随同他们一起去二中。教育局还给我发了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安家费。会议期间,二中的领导电话安排二中给我腾出了住房。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使我悲凉的心中多了一丝温暖。
会议结束后,我随大家乘车来到二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凉,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黄土坡上,几栋孤零零的房子,没有围墙,没有大门,道路也没有硬化,雨天泥浆,晴天黄土灰,离最近的公社驻地有五华里,每天只有各一班路过去往城步和武冈县城的班车。
我不知道七十年代办学的决策者是遵照最高指示,认为学校周边的几个山坡便于开荒用于学农,还是认为这里远离喧哗的闹市,学子们更能两耳闻不到窗外事,专心只读圣贤书,也可能还有其它的我们未知的原因。总之,城步二中可能是全国最偏僻的县属完全中学了。
二、逼上梁山
由于是春季进的二中,开始学校安排的工作很轻松,教高一一个文科班的数学,没有当班主任,也没有兼做其它工作。四月中旬,教高中文科复习班的杨老师被检查出白血病,必须住院治疗。学校领导反复权衡,安排我接替杨老师的工作,我顿感压力山大。我七十年代初在公社中学读的高中,毕业后当了五年农民,期间与书无缘,考入师范学院后,分到年级四个班中的唯一快班,而四年中只有快班没有开初等数学课程,故我自己的中学数学的底子是很差的。马上要帮助学生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综合复习,离五月十八号的预考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只有预考上线,才有参加高考的机会。
尽管对分配不满意,对二中的环境有抱怨,但对于来自偏僻农村且高中求学艰难的我来说,面对领导的信任,学生的渴求,家长的期盼,只有使出浑身解数,背水一战,不负大家。
从杨老师处借来他所使用的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编写的高考复习资料以及从其他老师处搜集来过去几年用过的高考复习题、模拟题。我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看书,做题。先是全面了解考试的范围、重点、难点,使我们的复习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力争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其次是通过自己做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每堂课前,精心准备,做到精准地驾驭课堂;第三是加强对学生晚自习的辅导,每晚在教室一个小时左右,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第四是讲练结合,那时社会上很少有复习练习题之类的资料,只有靠自己从其它的书报杂志上找,或自己编制,刻写蜡纸交学校油印室印刷后,课前发给学生,学生基本做完之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再挑选部分讲解。
由于杨老师前段的复习给学生打下了好的基础,再加上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文科复习生的高考数学还考得不错,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交给我的任务。
下学期,学校安排我接任两年制高中二年级理科重点班的教学。接任这个班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有培训学生参加十月份的全国高中数学竞赛的任务。九月上旬,我带领几个学生到县城参加县里的选拔赛,学生成绩不理想,比一中学生的成绩差很远,那时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全县只有几个名额,要到邵阳去考,经过我与县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反复争取,同意照顾给了我两个名额。
那时候,竞赛没有专门的书刊资料,我到学校图书室,把学校过去订的中学数学方面的书刊杂志全部找来,找到相关的竞赛方面的专题辅导和有关解题方法和技巧的一些专题文章,利用中午休息和下午休息时间把两个学生请到我房子里,有时是我讲解,有时让他们看,并且还不时地选一些题目让他们做,做了之后再讲评。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效果显著,十月份到邵阳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虽然不能在全国获奖,但两人分获邵阳地区第八名和第十名。而一中的学生,由于老师没有给他们进行培训,成绩远远不如我带的两个学生。故我在参加工作的当年年终,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一九八三年高考,我所教的数学高考成绩出色。
一九八三年,高中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学校没有高中毕业班,安排我教理科复习班。
在湖南城步二中工作两年半时间,除了适当的休息之外,不是上课,就是下班辅导或者是在房间里看书做题。利用住在阅览收发室对面的条件,学校订的几种中学数学方面的杂志基本上是我第一个借阅的,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吸收别人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借鉴別人的初等数学研究的成果,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解题能力帮助很大。
三、无限关爱
在湖南城步二中工作两年半时间,我得到了学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许多同事无私的帮助、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这些关怀、帮助、认同,给了我搞好教学工作的巨大动力,也使我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使我终身难忘。
尽管当年是肖书记强行把我们三人要到二中去的,并且后来又千方百计地阻拦我和很多的老师调离二中,但我理解其除了有一点本位主义思想之外,更多的是为了二中的教育事业,是为了二区人们,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为了城步苗乡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心里也就理解了他,也就没有疙瘩了。而且肖书记除了留人之外,还力争留心,不时过来嘘寒问暖,扯家常,谈心,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
分到城步二中,我已年满26周岁,在二中那个地方,不方便与外界联系,再加之我一个外地人,在城步举目无亲,在那个年代属于大龄青年,解决个人的婚姻问题成为领导们关心我的又一项大事。学校主要领导亲自出面,而且帮助我牵线搭桥,书记给我介绍了一个公社干部,因我对她的职业不感兴趣而未见面,马校长给我介绍了一个在县委机关工作的领导干部的女儿,带学生参加高考时见了一面,对方不满意最后以家长的名义借口我的身体可能不好而没有交往了,还有一个老师给我介绍他同学的妹妹,准备见面时,女方委托她姐姐代为见面被我拒绝了。我现在的妻子是在聂副校长家双方无意遇到,由聂校长牵线的。
当年的二中,星期天,学生回去了,教师食堂不开中餐,要吃中餐得去五里外的和平或八里外的西岩。很多次星期天在校时到其他住家老师家蹭饭吃,有时中餐还有几个人喊我吃饭,久而久之,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还有家住附近半边户老师,杀过年猪,也请我去吃泡汤饭。
工作中,高中数学老师对我的帮助也不少,有几个老师给我提供了他平时积累的参考书籍和教学资料。我们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
坐车外出办事,由于是经过车,很少有座位了,经常有周围群众主动让位,但自己年轻,只能谢绝别人的好意。
学校有初中毕业生考上中专,有未教过的学生考上大学,也邀请我参与庆祝宴席,盛情难却。
一九八四年下学期,由于一中需要,再加之在县城工作的妻子怀有身孕,经过与肖书记“斗智斗勇”,我调入城步一中工作。
在城步二中工作两年半,尽管进校时心情是忧闷的,但由于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及学生的鞭策,自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是努力的,也是有成效的,心情也是越来越愉快的。我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城步二中工作开了一个好头。调入一中后,由于领导的信任和关心,连续几年继续教高中毕业班,且从1987年开始至九十年代,一直代表城步县高中数学教师与邵阳市各县区的老一代数学教师编写供全市高三和复习班使用的复习资料。并且在九十年代被评为县首届“十佳”中青年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2022.7.12)
编后:我第二次从教也是在城步二中,也是毕业分配“被二中要去的”(1982年),也是两年半后与学校领导“斗智斗勇”才离开二中的(1984年第一次入伍)。因此我经历了同事向本清的经历,懂他的艰辛懂他的努力,当然也懂当时的二中领导。
牵魂小提琴《忘不了》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文字链接-向本清作品
点击文字链接-《搏命梅山女》
作者简介:向本清老师出生于湖南武冈偏僻农村,在原转龙完小求学至高中而回乡修理地球(务农)快五年,在工厂当合同工两个多月,与方程、函数和微积分为伍四载(湖南师院),在湖南城步苗乡的三尺讲台上一站34年。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