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们《诗词书画群英社》两个群主办的《翰墨诗香》微刊,陆续推出了多位老作家的作品,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缪荣株老师为多位出书作者写的序已经推出了十三集,每集的点击人数都迅速上万,这期是他的第十四集,希望广大读者继续赏读。
缪荣株老师是江苏省泰州市德才兼备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加拿大和中央省市级多家报刊刊出1000多篇,其中10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家报刊选用(详情见个人简历)。我刊聘他为顾问。
编者 2022.7.9

《回眸平凡春秋》序
缪荣株
我已经为16位作家作序,最近又收到一位毕业于江苏省泰州中学63届的高中毕业生黄铎写来的自传,让我为他作序。黄铎的人生命运并不佳,考大学和当兵提干都因身体条件而名落孙山。说老实话,前16位都是有名气的作家,这黄铎在文学上无名,恐怕只是给后代写个交待吧。“大姑娘黄不起大相公”,我接受了。当我读到黄铎送来的八万多字自传后,我这人水平有限,做事认真是前提,从头至尾一一拜读,读过后,观念大变。
开头的几则故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黄铎近80岁了,开篇写的是小时候,熟悉的人竟是他的邻居黄重宪(1887——1967)早期的同盟会员。1911年,黄重宪赴武昌参加辛亥革命,黎元洪总统曾手书“至性过人”四字刻匾相赠。这可是个民国初年大名鼎鼎的人啊。由于历史资料,在姜堰有关名人的研究上,很少提到黄宗宪。现在,黄铎居然在他童年的视野里和黄重宪近距离地亲亲热热地相处了四五年,记下了耳闻目睹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黄重宪为辛亥革命所作的贡献。让我感到特别亲切。

第二则故事讲的是他童年时代和我的老朋友——泰县老县长王忠裕等六个孩子,模仿《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月下船上拜把兄弟的故事。他们经常集中在王忠裕家前面的土地庙里,听童年的王忠裕讲中国古典小说流传的故事。说老朋友王忠裕童年故事,特亲切。
第三则故事更是出奇,写了他从省泰中回来过河要交2分钱渡船费,好不容易混上船到对岸,结果只拿出一分钱,摆渡人要将他送回对岸去。这时候,一位大嫂同情他,代交了一分钱。几十年来,黄铎始终不忘这一分钱之恩,他在政府部门工作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直在寻找这位一分钱恩人,并请了她和亲属十几个人在饭店作客,以示感谢。

这自传的一开头就吸引了我,分明和我作过序的那些散文集相等尔。我读自传有三个强烈的感觉:
第一、赤胆忠心。黄铎无论在省泰中读高中,在兵营服役,以及工作过的广播事业局、能源办公室、国土管理局,在工作中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
第二、恪尽职守。他走过许多部门,许多岗位,虽然只在一个普通科长的位置上来来回回,但他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嘱托终身不渝,坚守自己的职责岗位。在土地管理局,一位老农从塘湾走50多里路反映基层干部在房地址上行私舞弊。他派人妥善处理。几天后,老农又赶到他的办公室下跪,千恩万谢。我想我们政府行使的各项职能,是靠千千万万个在普通岗位上正确行使职权的员工落实的。黄铎正是这千千万万员工中优秀代表。所以从省到市有关部门都给了他很多荣誉。
第三、好玩交友。黄铎退休并没有坐享老福,而是参加老干部大学的学习,热心社会团体的工作,将自己所走过单位退休的同志建立朋友群,常年开展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有益身心活动。他在周游20多国时,选择他感受最深的,最能打动读者的情节和故事,写的介绍文字短而好,这些游记散文留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在写游记的同时也发表了许多个人的感慨,这些感慨同时表达了一个党员、中国人的良知和品德。
第四、黄铎在和一些国家的老百姓接触时也充分显示了浓浓人间情,比如:他跟在姜堰的一些宾馆朝鲜族服务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和家属一起关心她们,视她们为亲人,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读黄铎的自传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更好的总结人生,过好晚年生活。





黄铎,《回眸平凡春秋》作者,1944年生,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泰州中学。1964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1969年10月退伍后分配到泰县广播站工作,一直到1986年调到县能源农村办公室工作。三年后调到姜堰市国土局工作,受到省国土局两次表彰。2005年7月退休。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五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1年底,已发202篇。




